标签:
上海e2书展黑色拍案惊奇雌和尚toni灵感 |
分类: 雌和尚的搭日记 |
书展-好像从05年起
几乎每年的上海书展我都去
黑色蕾丝上衣 自己店里有售
黑色长裙有同款驼色的
黑色
很少照片中我有黑色的全套衣服
虽然我生活中一直穿
说说对黑色的理解吧
黑色一直是我最自信能驾驭的颜色
肯定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自己的
照片中不常出现黑色
是因为黑色很难拍、没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而现在又重拍黑色
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大?
也可能是因为我看透了些东西?
年轻的时候喜欢张扬、浮夸。
现在我需要真实、沉淀
(其实上篇博客我也有提,包括这次我去书展买的书跟我的想法也是很一致的)
我在这里说这个其实是想让大家知道
为什么我说衣服其实是人的一种表达方式
衣服在某种程度上表露了这个人的思想、行为、甚至你的心声
继续回搭配
其实搭配功底好的人往往是粗看有韵味,细看有细节的人。
搭配黑色是需要功底的
这里先推荐以黑白为单色精妙裁剪进驻服装圈的设计师
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
走专业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他
(初学者日常的话就继续看我的)
全身黑就更需要衣服是有层次
面料的对比
面料的透视度
衣服的裁剪和比例
(当然我说也是不全的,很多东西要大家自己意会,多看)
比如这套
黑色蕾丝-首先分析它的特性
一个是风格
一个是面料
风格:蕾丝最大的特点是女人味、神秘、甚至可以到野性和中性
面料上来说:它是透视(让黑色不是那么闷、沉重、有层次)
确定一样东西之后,你也必须要先确定你的自己想要的风格
比如我这套,我想去书展要比较优雅、成熟
但是不失骨子里本色
裙子是仿真丝材质
(因为你要体现优雅和成熟,请先一定要让衣服的面料质量够的上那个档次,有那个质感)
过膝盖-70年代到80年代
前短后长-是现在的时尚
其实它前后就结合了2大元素
好吧,一下子到了很搞笑的地方
嘿嘿,看一下蜘蛛侠(蜘蛛侠比我瘦)
那天去是赶上了阿秋秋的新书发布
她的很多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我还没出书展
就在手机收到一个旺旺消息
#¥%@:“toni,我在书展上看到你啦~哈哈哈哈哈!”
我马上惊悚成一只鸟
你是不是看到像鬼一样的我
还是蹲在人在群众非常不雅的我。。。
好吧,无论怎么样的我、都是真实的我
不管我有多丑、多像鬼、多胖
多不优雅、多么邋遢~
大家都不要嫌弃我~
正题到了
这是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系列-纸上的记录片
也是我最近在想的要做的事-我要拍纪录片
给自己留档案
因为他们震撼着我、触动着我、让我日思夜想
我看着这些照片,我共鸣的快要疯掉
可能我的记录片会结合着商业,结合着我的华服-我称之它为我的大片
先来一段
上海人这本书的续
摄影师是陆元敏
闲谈中他说到有些人放着身边的那些寻常但鲜活的人和物视而不见,绕过去。
他的意思我明白:
很多摄影作品,总想表达不同寻常的宏大场景和拍案惊奇。
好吧,这话说到我心里了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照片中我要开始拍黑色衣服的原因
我总共买了3本
上海人、火车上的中国人、HI SHANGHAI
其实上海人这本我本来可以不买,有点冲突了。
但是我太喜欢陆元敏拍上海人那个感觉
其实很穷没钱,家里的家具都是有历史的印记、
老了也好,胖了也罢
但是骨子里不能遗忘的小资的调调
那就是我记忆里上海人的样子
看看这个老爷爷
还有这个阿姨
烫着有时代印记的发型(当时最时髦的头)站在她的花园里
还有这个眼睛兄
穿着7UP的招牌T,站在他的花园里
我的记忆里当时的“文艺青年”都会有他的花坛,摆弄他的花草。
我在想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
上海人以前的房子就像阁楼
弄堂里更是人挤人
我要回去寻找我的记忆
结合我现在的生活和时尚
对了上篇博客还提到认识个朋友-是个摄影师
她在为固定几个孩子拍成长纪录片
50年后,站在同样的地方再拍一张照片
你是不是还认得出我
这里会不会早已物是人非
PS:有人问我:"TONI, 天天看你穿黑色出来。你从此就准备低调奢华了?那你不是否定以前的自己了?”
我很坚定的说:“不是,其实人一开始就注定你喜欢的东西。
我就喜欢张扬、T台服、喜欢不实用的东西。
喜欢John Galliano、Viktor&Rolf
但也同样喜欢Dolce&Gabbana
还有 COCO CHANEL 的精神
我一开始并没有被Yohji Yamamoto的不对称
和Jil sander的及简主意所吸引
反而被GIANNI VERSACE的金色熏的头头转。
其实人的本质是不不会变的,心也不会。
只是到了一个地方你忽然懂了悟了
你的生活和穿着时尚不是只有张扬、夸张、高调
它隐藏着真实、及简低调。
沉淀下来的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