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 FOX-我想了太多(资料篇纪录篇)

标签:
中国创造和道教e2思维模式张钟元雌和尚时尚toni |
分类: 雌和尚的搭日记 |
Jon Fox西方插画师研究道教。
喜欢中国的艺术诗词。
最喜欢的书是张钟元的《创造和道教》。
通过构图色彩的关系去表达对人生理解。
忽然让我想到中国的教育,感觉更奴性。
大半辈子出来,学的都是skill英文是有用的。
其他创意,思维模式还有思考人生的来源、自我挖掘都比较空洞。
非常喜欢Jon Fox的风格
当然说风格是很空洞的
很多艺术家他去创造一些的东西的时候
往往是从其他领域,或者儿时青年时的一些遗留的记忆和爱好作为一种感染和影响。
比如在我14 15岁的时候我常常抱着资治通鉴看
虽然没看全也没有全看懂。
但是对我现在是有影响的。
包括同一时期我看的大量的漫画,
我甚至很多时候认为它是真的
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我的思维相对于某些人来说很跳跃,然后过于想象。
就像10年走同一条路,我不一定要发现它有什么变化。
但是它在我脑子中永远是不一样的。
会和我其他接触或者看到的东西重叠。
像这张无限的膨胀中所体现的贪婪和自我精神的创造与毁灭。
这个也是我一直想要的。
想知道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能创造出这些东西。
Jon Fox说:“虽然没有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但通过观察不同艺术家的作品,
学到他想学的东西。最后需要从这些大师的影响下走出自己的风格。”
“成为一名艺术家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一定要忠于自己的想法,当然以此谋生,真的需要具备天赋。”
我很认可这句话
很多东西是影响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其实这个不是一个艺术家难题,是很多人的难题。
忠于自己,不随波逐流。然后以此谋生。
Jon Fox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喜好来找到共鸣的人
让别人了解他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和感悟
其实中国人不是很愿意分享
从我小时候记忆起最早的不愿意分享的就是金庸的里“武林秘籍”(当然这也算是个笑谈)
好东西不是用来分享的而是用来成为天下无敌的
可能这个跟社会文化真的是有关联的
不要说别人,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小事分享觉得没有意义,谁要看
大的好事我也不愿意分享,那不是被人“虎视眈眈“(开玩笑)
总而言之现在懂得分享
士为知己者死,应该就是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