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漫中国衣服照片时尚芭莎toni雌和尚时尚 |
分类: 雌和尚的收获 |
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想去评论杂志的照片,那些所谓的大片和商业片
但是我个人也有拍片的需求,所以也会关注
既然聊了,那就从这一期六月刊的时尚芭莎说起
封面是范爷,摄影师:陈漫 化妆:卜柯文 服装:armani 珠宝:卡地亚
范爷很早就不是以前的范冰冰,但是我今天想聊的是陈漫
最早注意到陈漫是因为视觉
其实我个人也是很喜欢陈漫的
因为她的片商业价值算不错,片子都做的及其精致美丽,有一定的视角
恰到好处的抓住大众追寻美的期望和想法。
无论在大街上或是媒体电视里都成功的挑起了客户对一张照片到产品的欲望。
而且陈漫片子识别度也不错。
但她的片给我的感觉更像一副定死的画
包括和标准性的中国场景、所有的布局格调都是精密计算好的
里面的人更像一个木偶,拉着线的木偶。
《
其实陈漫说的很对,她是生活在自己想像世界里的人
能让人记住的故事。
不要一个统一的套路,定死的格调,应该是有生命在里面的(不过这个也是很多人的通病)
进入一定模式后,她很难有突破
而陈漫的随意更像机械化
好吧接着聊聊纯粹的片与片
第一个是衣服的状态
第二个是什么样的人气质状态和神情可以展现衣服的最高层次,实现设计师的想法。
什么叫衣服的状态?一个是衣服适合的场所,还有就是衣服的状态,衣服的动感度。
先发2张《lofficiel nl》的
D&G的华服用于足球场。我想是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的
长裙可以用于晚装,约会、湖边、塞纳河畔等等。
在表现衣服上面摄影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恰大好处的体现了当下设计师们的想法。
大家都在追寻一种新的穿衣方式,更时尚、环保附和人类需求的组合。
还有衣服更广泛的用途。类似于睡衣穿上街会变成一种时尚)
在创意上也比我们更刺激和颠覆大脑原有想法
照片更贴近真实的瞬间,包括人的神态和神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永远会觉得陈漫的照片像是被拉着线的木偶
戴着假面具的洋娃娃。
但是无论是拍照、后期还是造型都只是照片的一种表现手段
好的照片是在于想法,对生活的理解。
就像类似于纯设计和服装设计师的区别一样。
所有的片都做的大牌、华丽,让人一眼看过去感觉很美。
要不精致要不就刺激,过分强调形式感,也过于注重构图。
但是不能有很强烈的共鸣和记忆感。
不能定格 或者说是“时代性”,说小一点是代表着那一个时间点,时间永远是流逝的,不可逆的。
那么带上了时间符号的照片,才是值得看的,牵动回忆,或者给人好奇心。
只有注入深深感受拍下的照片,带有社会性能的。
才会贴近观看者的心灵,动人心弦。
其实当我们国内人士一次次赞叹这些国内这些大片。
而我却觉得这些大片不断的在被COPY 模仿。
中国的VOGUE
对于国人来说也没有更多的记忆、想法承载和共鸣。。
高端的后期处理是美,而这个美还不是只属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