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旅行-金塔、銀塔、鐵塔和森林公園

标签:
海城游三塔杂谈 |
分类: 游记 |
到海城旅行,第二個目的地是金塔、銀塔和鐵塔,為什么不象云南大理那樣,直接把這三座古塔叫“三塔”呢?估計在于這三個塔并不是建在一起,建造時間,建造風格也差異很大,所以,分別命名,這三座塔建于遼、金時代,是海城、鞍山地區得以保存的最早的古塔。
金塔:
位于海城市析木镇西北2.5公里的一座山的半山腰上。塔
高31.5米,13級實心八角密檐磚塔,網上介紹:迭涩内收的塔基是用18层青磚雕刻。塔座為两层须弥座,每边长4.1米。第二层须弥座上施两层重瓣莲以承塔身。各面均雕乐伎、舞蹈人物、半身狮子。人物姿态优美,动物神态生动。八个角有砖砌圆柱。每面有一拱龛,龛内雕有坐佛一尊,神情端庄,两旁立胁侍。胁待人物栩栩如生,披戴璎珞,脚踏莲花。龛顶上雕有小宝盖,龛门上方雕有四垂大宝盖、盖上是飞天,飞天形体秀美,体态轻盈活泼,各种图案布局合理,构思和谐。據說當夕陽西照時,此塔一片金色,因此得名,金塔饱阅人间沧桑,经多年风吹雨打,遭剥蚀较严重,上顶颓破,。1963年,该塔被认定为省保文物,并確認為辽代建筑。
銀塔:
银塔位于海城市东南25.5公里接文乡西塔子沟村北山腰上,距金塔14公里左右,建于金代,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银塔高约20余米,塔为六面九级实心密檐砖塔,塔基须弥座每面长2.8米,此塔雖然高于金塔,但級數少很多,也沒有金塔
那般樣的邊長,據網上介紹:塔上有砖砌仿木围栏,栏板雕有花纹,还有鹭鹚、虎、荷叶、水草等花纹。银塔座与塔身之间雕仰复莲瓣花纹。第一级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方形柱,上有柱头,补间四铺作斗拱,每面龛内有座佛一尊,两侧有胁侍,上有宝盖和飞天,塔顶砌有莲瓣宝瓶。
鐵塔:
铁塔位于海城市析木鎮鎮中西北角,距金塔3公里左右,是三塔中唯一建在平地的塔,而不是建在半山腰上。此塔建于金代,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比金塔和銀塔,此塔较小,高约10余米,为六面七级实心密檐砖塔,塔基须弥座早已破坏,座上雕仰复莲瓣花纹。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圆形柱,有柱头,补间四铺作斗拱,每面有砖雕立佛一尊,高约1.5米,上有宝盖。第二层塔身较矮,每面有砖雕小坐佛两尊,形态各异,其上各层密檐用砖叠砌,
略有收度,塔顶为覆钵式,铁刹杆插于其上。铁塔雕工粗糙且破坏严重,

正面


另一面



起飛一下看看

上面三座塔原來均有塔寺存在,目前均己損毀不復存在,但這三塔歷經千年,也是歷經磨難,什么風吹雨打、地震、人為破壞之類,但目前形態仍基本完好,實屬不易,歷史上三個塔曾有修復,但初建時質量之高應是主要原因。三塔現狀,是并沒有被建為景區,也少有游人到此,我也是挺費勁才找到的,而且此這些塔的路況是極差的,但愿這種狀況能改觀,更希望這些歷史遺跡能夠完好地保存下去。
在海城析木的旅行中,由于去石棚時進入了叉路,誤入到森林中,偶遇一農夫,忙停車打聽,方知走錯路,不過農夫說,此地也屬森林公園,前行不遠有神樹一處,值得一看,于是將錯就錯,直奔山上而去,也才見到下面這些,特別是見到了神樹。當然還有其它一些景致,這里很荒涼,只有我一人在此,離開這森林下山之后,別人介紹,才知還有山洞一類,而且洞中有蛇呢,罷了!有危險,不去更好些。



两树下一石,上书:迎客松

石门,门上有“姑嫂神树”四字

有這牌,但找不到洞在哪里

此树命名為“夫妻树”


叶衣观音


一石,上有道、儒、释





有红布的就是神树

其实是树齡400年的油松


山中还有孔老夫子和一武士


這山路实在是有点那个。
前一篇:海城旅行-析木城石棚
后一篇:恒力隨拍-30萬噸原油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