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桥水镇印记(散文)
(2025-07-07 21:47:32)
标签:
散文 |
分类: 散文 |
从浙江湖州返鄂途中,应邀顺道前往九华山。途经安徽铜陵时,正欲寻觅客栈歇息一夜,恰好在铜陵市区的郊外路过一座古镇,上前一看,在古镇飞檐翘角的门楼横匾上书写着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犁桥水镇。
在门楼的左侧,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樟树,恰好与古色古香的门楼形成了一扇如梦如幻的画幅。走进犁桥水镇入口,迎面是一片约有数十亩的塘堰,周围都是一块块砌好的石基。往左侧行进,便是一条有着厚重历史的老街,地面镶嵌的则是一块块沉淀岁月履痕的青石,两边的店铺经过悉心修缮,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商铺画面,只不过现在开店的都是当代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商家。在左侧老街的尽头,再向右转,便是更为繁盛的一条街巷,吃喝玩乐的店铺比比皆是,门店招牌及上面的名称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街巷前面有一座又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石桥下是静静流动的水道,水道又连接着其它巷子侧边的水道,长长的水道上又拱起了一座座错落有致的石桥,石桥下面还可以互通行船。
这犁桥水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由贡生查凤翔等牵头营造,以徽派建筑群和江南水乡格局而著称。据《铜陵县志》记载,明代的贡生查凤翔等人先在这里倡导建设“犁耙桥”,此桥横跨钟仓河,成为连接附近两镇的重要通道。因为有水运的便利,也就渐渐发展成了徽派水乡集镇,形成了老街、店铺,后来便有了古塔、古衙、古庙、古宅、古戏台、古祠堂、古绣楼等等一百余座明清徽派古建筑。有历史人文遗存的地方,终究是其弥足珍贵的文化宝库。聪颖的地方企业家慧眼识珠,按照修旧如旧、外简内秀的原则,重点将石拱桥、河埠头等元素融入水镇,与其老街、古宅、古塔等形成相对完整的徽派风格。
眼下的犁桥水镇,像一首耐人寻味的乡土诗,更像一幅江南水乡风俗画。作为旅行者,我曾经行走过诸多古城、古镇、古村落,譬如四川南充的阆中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浙江富阳的龙门古镇、河南南阳的赊店古镇、江苏的乌镇和周庄、江西景德镇的三宝村等,每一座古城、古镇、古村落都有它们灿烂的历史履痕和文化故事,而对徽派的古建筑却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这些古建筑除了有粉墙黛瓦马头墙的鲜明特征外,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民俗文化,像宏村、犁桥水镇,还将水道引入其中,将上善若水、源头活水、源远流长之意寓于其间,足见其独具匠心。
在犁桥水镇行走,如同闲庭信步,体验的是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慢生活,不仅可以近瞻老街、古宅、古塔,还可以漫步石桥、廊道,沿途还能走进业态各异的店铺、民俗馆、博物馆等。傍晚,在水镇的美食馆子和游船上品一品犁桥八大碗风味,则是一番别有洞天的惬意。入夜,华灯初上,与水镇上的古建筑和水道、塘堰交相辉映。此刻,老街、廊道及水道周边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水镇上的一曲又一曲拿手戏非遗表演,在不同方位有序登场,既有超难度的独竹漂、高杆船技,又有赋予剧情穿插的水上婚礼、员外招亲,还有动人心魄的打铁花、烟花秀及渔灯巡游、歌舞巡游等等。这些不同寻常的非遗表演,使得犁桥水镇的文旅融合更加多姿多彩,趣味横生。直至夜深,水镇上的表演才在古戏台前广场上群聚的一场篝火晚会及拉拉手舞的互动环节落幕后进入尾声。
此刻,犁桥水镇依稀归于平静。
人生海海,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相聚在犁桥水镇,迎面相见都是笑容;夜从喧闹中终于静了下来,行客渐渐回到自己的客栈,当然,也有的夜不能寐者,还在水镇的廊道或坐、或行,没有了入夜时的熙熙攘攘,水镇的夜景依然是华丽得令人兴致不减。此刻,水镇远远近近的行客仍有不少在石桥上、塘堰边意犹未尽,不愿散去。从浙江湖州返回匆匆途经此地,差点预定不上犁桥水镇度假酒店的客房,所幸恰好有两套客房刚刚退了出来,便有了在水镇内下榻体验这度假酒店的快乐时光。人在旅途,不曾想会在这座犁桥水镇回眸过往和下榻客栈,以为就是在此匆匆做一回过客,却依稀对这座犁桥水镇产生了一种依恋,恰如人生的诸多行迹或机缘巧合,能够遇见,也是人生的快乐插曲与福分。
【2025.4.22-24
4.22南京;4.23安吉余村-湖州-铜陵犁桥水镇;4.24九华山-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