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市醉(散文)
(2024-03-13 20:42:05)
标签:
散文 |
分类: 散文 |
浦市,其实就是湘西沅江中游西岸的一个镇子。
驱车从鄂东出发,赶往湘西泸溪县浦市,途中经过常德桃花源时,便舍车驻足进入桃花源走了一圈。时值隆冬,可在三湘大地的桃花源行走却遇到了艳阳高照。沉浸在诗情画意的桃花源里,本来意犹未尽,但因为还要驱车赶往当年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的浦市,便从下午三时半许挥别了桃花源。约两小时许车程,就到了心之所系的浦市古镇。
浦市被誉为湘西四大古镇之首,亦是名震四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南京”之美誉。在浦市的街巷行走,犹如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穿越。与浦市一块被称为湘西四大古镇的另三个,分别是龙山县的里耶、永顺县的芙蓉、花垣县的边城茶峒。其中,芙蓉镇原名王村,因拍摄刘晓庆、姜文等名角出演过的电影《芙蓉镇》而一度名声大振,十年前我曾与诸友到此一游,至今印象犹深;边城茶峒则是此行看了浦市古镇后就紧接着去小住了几天的地方,认认真真体会了那里“鸡鸣三省”的梦幻般感觉;只有里耶古镇至今未去,这里与重庆、湖北接壤,据说这里耶有秦朝古城遗址,历史背景深厚,原貌也保持得不错,没有过度开发,就是显得较为冷清。
浦市自古以来因水而生,因军事而兴,还因商贸而繁荣。在舟楫络绎不绝、商贾蜂拥云集的沧桑岁月,浦市被沅江襟怀,海纳百川,渐渐形成了包容大气的河商文明。早年出生于湘西凤凰的沈从文先生,就曾在浦市、桃源等地来来往往,主要是通过水运乘船而行。眼下浦市的商贸依然繁荣,主街两侧商铺密集,门前摆满了肉铺,而且一个紧挨一个,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当今浦市吃猪肉的需求量很大,人间烟火味很足。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浦市的人气很旺,街巷人来人往,几乎每一栋老房子、每一个店铺都传出了笑声盈盈,说明这浦市百姓过日子还吃穿不愁,比较殷实小康快活。浦市不愧为有口皆碑的浦市,在浦市缓缓前行,渐渐才知道浦市灿烂的历史光环,诸如三条商贸大街、六座戏楼、十三座省地会馆、二十三座货运水码头、四十五条大大小小的的巷弄,还有七十二座寺庙道观等等。除此而外,浦市还是辰河高腔的发源地,被誉为“东方戏曲活化石”;沅江从浦市擦肩而过,河堤外还留下了一座座尘封在岁月记忆里的大小码头。
在浦市的黄昏,本来还想争分夺秒多看看这座古镇的老街古宅,听听浦市当地人讲讲浦市的过往旧事,可寒冬的夜色说来就来,很快就遮盖了古镇的容颜。而五光十色,又在夜幕下将古镇的活力迸发了出来。在温馨的灯光映照下,我们在老街的一个里弄惊喜地寻觅到了我们当晚要下榻的客栈——“浦市醉”,三个极有个性书写的大字,在一面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向我们传递出浦市风味的“醉美”。“浦市醉”门前比较宽阔,摆放了一条长约数十米的木雕龙舟,也配置了比较亮丽的盆景。待进入“浦市醉”厅堂,搁置好行李,简直就忘了自己是客至异乡,颇有点像苏东坡谪居黄州悟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身历心受,在宾至如归的心境里开始了在浦市古镇的第一顿“夜宴”,好好陶醉了一回。这里的店老板很会来事,知道我们入住到此一定会吃吃浦市的土菜小炒,在征得我们同意后就连忙安排了几个当地的特色佳肴。被安排走进的用餐包房也很雅致,餐桌、餐具都比较个性化,一席“夜宴”虽然简捷,却也口味绝佳,令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餐毕,大家又觉得入睡的时间还早,就从“浦市醉”里穿出里弄,走到了正街,街上的店铺和居民房舍大多还没有关门,显现出这里的民间生活气息颇浓。
走在浦市的冬夜里,似乎感觉不到寒意。打开手机上的网络导图,穿过浦市的一个个巷子和里弄,便到了古镇靠近沅江边的堤坝,天上的星空很美,堤坝外视野宽阔。同行的朋友一路告诉我,在堤坝上往前走数百米,有一个被称为浦市网红打卡地的民宿“遇见”。夜幕下悠悠踱步,终于来到了“遇见”的庭院,却没有遇见“遇见”的“网红”主人,一名颇有成就的女作家,好在“遇见”的工作人员对我们招呼极为热情,张罗我们将前庭后院、室内室外、楼上楼下看了个仔细。“遇见”以中式风格呈现,提出“向美而生”,既有“文学主题房”、“绘画主题房”、“书法主题房”,又有“音乐主题房”、“工艺主题房”、“摄影主题房”,还有“建筑主题房”、“香道主题房”。这些精巧的设计理念,匠心独运,融合了古今浦市的智慧,茶器、茶艺,床前、窗外,灯下、案头,有潺潺流水声相伴,停住脚步,一坐下来,就似乎忘却了凡尘俗世。
从“遇见”民宿依依惜别,又回到了先期预订的客栈“浦市醉”。入睡前,又想到了湘西走出去的文学大师沈从文青年时代对浦市的文字记述,他曾写过《泸溪黄昏》,就记述了自己曾经乘船抵达浦市住过这里的“小旅店”的过往,刻画过浦市印象。这无疑给浦市古镇留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待到天明,几个朋友便心有灵犀一点通,要去浦市老街和大码头等处看看,颇有点像探寻古镇奥秘的学者那样充满了精气神。浦市的老街,恰如抵达时看到的一样,弥漫了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沿街聚集了一列列菜摊、肉铺的买卖队伍,手工艺、小作坊的生意人比比皆是,一些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老房子、古楼阁令人目不暇接,诸如李家商院、李家书院、张家大院、青莲世第、周家院子、吉家三重院等等,加之还有镖局、钱庄、绣花楼、将军井云云,都是考量浦市古镇厚重历史的重要佳绝处。
第二日早早起来,便想弥补前夜没有好好看到浦市景观的缺憾。可浦市这座集镇地盘并不小,穿街过巷的每一处几乎都有浦市的沧桑历史履痕和陈年故事。浦市街头所呈现的物产、美食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譬如桐叶蒿菜粑、枞菌、铁骨猪、蛋卷肉等,颇有典型的“湘西风味”。伫立在浦市古镇的沅江畔,只见远山近水辉映如画,大码头依旧还在老地方岿然不动,只是因时代的变迁、运输的进步,再也看不到当年大码头水运的繁华光景,偌大的浦市大码头水边,暂且搁置了孤寂荒废的一叶小舟,水上再也看不到过往载客载货的其它船只,没有了熙熙攘攘。而今的沅江,在这里无声无息;大码头在这里空空如也。
浦市古镇的岁月长河,流淌的是时光碎影。浦市醉,醉了清风明月,醉了古道长亭,醉了穿境而过的滔滔江水,也醉了我等千里之外风尘仆仆追寻而来的过客。
【2023年12月30日,抵达浦市古镇,下榻“浦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