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古村群回眸(散文)
(2023-07-30 11:51:35)
标签:
散文 |
分类: 散文 |
驱车由鄂入赣,先后进入九江,赶往南昌,接着就抵达了安义。此时,正值三伏天酷暑高温,可安义的天空,却分布了大片大片的紫云,没有炎炎烈日。在安义石鼻镇的古村群大院门前,我们舍车驻足,身旁荡漾的却是徐徐清风。
门前,耸立着别具一格的艺术雕塑,材料多为黑砖青瓦,地面多为青石板砌成。
穿过大门,便进入了一条古色古香的巷子。两侧的老房子,一片宁静,房子与房子之间,有的墙体相连,有的相隔留有支巷,有的还留有一方池塘。有的房子,大门关着,却留下了沧桑岁月的背影;也有的开着门,堂屋里一片荫凉,偶尔还能面见有祖传工艺的篾匠传人,正在自家堂屋削竹编篮忙活,有的还摆着旧时的货柜,呈现的是古村里遗存的器物。
待走进一栋大户人家的老宅,里面正好有一位居民在大堂里闲坐。其人和颜悦色,得知我们一行来自湖北,便更加客套了起来。他饶有兴致跟我们讲起了一千多年前湖北罗田黄氏人家在这里开基过日子的过往壮举,讲起“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的源远由来。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为躲避战乱,湖北罗田的黄氏祖先,还有水南的黄氏祖先、京台的刘氏祖先,先后到此依山垒屋,开基定居,他们在此傍水造田,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如今的罗田、水南、京台三个村落。其中,京台村的刘氏祖先最先于唐武德元年,即618年始建;再就是罗田村的黄氏祖先于唐广明年间,即880、881年间开建;最晚的也就是水南村,于明洪武七年,即1369年间由罗田黄氏分支后裔能公兴建。
三村相连,也就渐渐形成了三条街巷,分前街、横街和后街。村与村之间,还有一片花海,不同季节便有不同的花色呈现,譬如油菜花、荷花、波斯菊、硫化菊、马鞭草,等等,使这个生生不息的古村群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片古村群里缓缓踱步,似乎又看到了当年来此开基造房的“罗田黄”和“京台刘”奔波忙碌的身影。走上这里的菩提小道,走过这里的千年古井,与这里的绣花楼等古建房擦肩而过,一些青石板、一些大宅门、一些雕龙画凤的石雕和木雕,一些爬墙绿植与花卉,与巷子里一群少儿欢乐的神情,形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动画。
古村群的建筑虽然开基于唐代,但也一些明清时的乡村经典建筑。譬如,这里的京台戏台,就是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即1745年的一栋古建筑,坐南朝北,内梁架为穿斗式,中设有藻井,采用的就是如意计拱造型。而水南村的余庆堂民宅则为坐北朝南,仅占地就约近两千平方米,布局由前后两栋房屋相连组合,全部为砖木结构,系穿斗式马头墙,所建后堂俗称“闺秀楼”,设凭眺栏杆和堂楼花窗,其回廊背面和二侧房间,均用雕花木质扇门相隔,屋顶平盘上雕有莲花瓣纹,顺枋上还刻有汉文连体纹,花窗、桃枋、日枋均雕有精美图案。最壮观的还是罗田的世大夫第,始建于清乾隆的辛巳年,即1762年,占地却有四千多平方米,系由十一栋房屋组合而成,其主体建筑由三栋房屋在一条轴线上纵向排列相互连接而成,主屋正厅大木构架系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营造方式,尤显得空旷无比。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古村群,就像一个可圈可点的乡村建筑博物馆。
除此而外,在有一千多年悠悠岁月历史的古村群巷子里,还早就有了“雨天不湿绣花鞋”的宋元排水系统,早就有了中国最古老的户籍管理制度,早就有了源远流长的里甲文化。如今,伫立在古村群,我们遥望一千多年前的过往,目睹“换了人间”的古朴街巷,环视这里的天空和祥云,倾听这里欢愉嬉戏的飞鸟,偶尔还可以在巷子里看到一两只活泼的小狗,分明不像是来此旅行的过客,倒有点像是千里迢迢来寻亲的故乡人。
一个千年古村群,自然有自己厚重的文化积淀。仅就在这里的罗田村里,就留下了三棵古树,有太婆樟、古银杏,还有一棵千年古樟。据说,在880年那年,从湖北罗田一路辗转而来的黄氏开基始祖黄克昌,就漂泊在这里的大富堎旁,他在这里搭了一个窝棚,当晚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竟梦见有一头狮子向他扑来,素善营猎的黄克昌,连忙抬弓搭箭向狮子射去,只见狮子中箭落荒而逃,钻入了地下。第二日,黄克昌从梦中醒来,自感梦境有些离奇,便寻来锄头铁锹,在此挖掘,竟挖出了一口大缸,缸中竟有重宝三百斤,他喜不自胜,便在挖过大缸的土坑中栽下了这棵樟树,并将此地取名为大富堎。自此,大富堎,古樟树,与黄氏人家千年相伴,栉风沐雨,为罗田村也馈赠了千年好运。
走近这棵千年古樟树,只见树干极为粗大,恐怕得三四人的手臂相连才能合围它的腰部;而其树枝向外蔓延,宛如巨伞,似乎足以为行人至此避风挡雨。几个长者,一群小孩,在这里也不离不弃,他们欢乐的笑声,与树上的鸟语相映成趣。
在古村群里缓缓行走,自然是一种天然享受。这个古村群的房舍,经古人雕琢,其清水墙工艺堪称一流,至今纹路清晰;街巷之称,均赋予了现代的时尚,分别以长寿、祈福、丰禄而名。古村群里,精心营造了赣派小吃街,其手工米粉、古村喜饼、猪婆缠泥、安义花椒鸡等美食佳肴,耐人寻味,加之豆腐坊、新潮酒吧等与这里传承的画脸谱、扎染等进行了巧妙的文旅融合,还新添了孺子书舍、古村露营等新兴业态,使安义古村群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魅力。而在罗田、水南、京台三个古村落里,罗田村里的千年古井,如寿康井、和气井,以及六甲香火堂、潦河奇石馆、微型农具展等,水南村的民俗馆,还有名门闺秀起居之地的闺秀楼等,京台村的石牌坊、墨庄等,又似乎在融古今岁月长河之光,与今人一道追寻古村群的沧桑背影。眼下,即便天上的雨,就要泼了下来,我们还在这里悠悠移步,偶尔还一步一回头,打量着这个古村群宁静的时光剪影。
一场雨,终于在安义这个古村群与我们不期而遇。酷暑之时,忽有雨水从天而降,洒在古村群的青砖黑瓦上,洒在一片片爬在墙体的绿植花叶上,洒在街巷的一块块青石板上,当然,也洒到了我们意气风发的身躯上。这雨水,实在有些凉爽,不过节奏上一阵急、一阵缓,好像一场悠悠岁月的自然课。
前一篇:白雉山鸡田园客厅印象(散文)
后一篇:在一盆水里看一只小虫子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