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崎山里的“罗田吊锅”(美食文化笔记之八)
(2022-12-29 21:46:33)
标签:
散文美食 |
分类: 散文 |
大别山地跨鄂豫皖,山道十八弯。每次到大别山旅行,因为山脉博大,每次都有意犹未尽之感,曾经在早春游过白马尖,在酷夏游过天堂寨,在深秋游过大雾山,可这些旅行,来去匆匆,都还仅仅是让我一次次体验了“过客”的滋味。朋友说,大别山层峦叠嶂,山中有山,山外有山,诸如鸡公山、三角山、龟峰山、天台山、薄刀峰、金兰山、大同尖、黄柏山,等等,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民间风味。
此行恰是隆冬时节。朋友相约,去看看大崎山吧。于是,便驱车过江北行,穿过黄州、团风腹地,从新洲道观河、利子河,进入将军山景区,沿途依稀可见乡村农闲景象,一棵棵老树,一道道河流,一块块塘堰,一群群鸭鹅,一堆堆柴垛,一片片农舍,就像一幅幅乡村风俗画。将军山紧邻大崎山,山环水绕,河道、水库、塘堰也比比皆是。驱车翻过将军山的崇山峻岭,沿途还欣喜地看到一列列乡村旅游车队到山上寻觅山涧野趣,共享冬日山谷里的一抹斜阳。从将军山匆匆出来,约半小时便跃上了当年发生过“惨案”的麻城夫子河镇的夏家山。这里曾经是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第五游击大队指挥部的所在地,方毅、刘西尧、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指挥过战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在夏家山岭上登高望远,想起当年先辈们一幕幕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一阵静默,感慨良多。热心的夏家山人,也连忙上前给我们带路,为我们讲述起当年先辈们和指挥部老房子的如烟往事。从夏家山下山时,特意另辟蹊径穿越了大崎山谷的一部分,便进入了罗田大崎镇。此时,夜幕已经悄然四合,大崎镇的灯光却给这个冬夜的旅行送来了丝丝暖意。在镇上一家“食为天”的小酒店门前,我们便舍车驻足,上前推门而入,店主人忙将将我们张罗到温暖的火盆旁。木炭燃起的火苗,升腾着小小的火花。在这样的冬夜,“罗田吊锅”分外勾起了我们的食欲。便向店主人点要了一份羊肉“吊锅”,烧了一壶米酒。店主人做事非常利索,很快送上来的“吊锅”里冒着腾腾热气,分量很足的羊肉与当地的年糕、千张、萝卜、青菜煮在一锅,配上微辣的作料,色香味颇佳,吊锅下面的火苗与吊锅里的食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炖好的带皮羊肉有肥有瘦,很有嚼劲,汤汁炖的白萝卜给人口感适度,再加之有米酒、糍粑相配,又有火盆营造了温馨时光,使这冬夜的美食“晚宴”充满了野趣。
说是到了大崎山来,其实也只是在偌大的大崎山谷擦肩而过。好在途经了罗田大崎镇,算是不枉此行。尽管过往曾经多次品味“罗田吊锅”的风味,但这冬夜里的一顿羊肉“吊锅”美食却让人感到格外爽口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