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诗词月刊8月卷首语及目录

标签:
文化 |
用诗词涵养心性
潘
莹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词是文学艺术,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它提炼和渲染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诗人们沉淀了眼中的意象,运用缜密的章法、超凡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将火热的情感经过心灵的发酵,放大了感伤和欢乐,将个体的情感体验升华为社会与时代的篇章。
每一首诗词创作的过程,都是作者的精神在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禅会:化物为象,化象为意,滤尽浮华,尽得本真,自视内省,超然物外。这个过程,或淡定,或激越,或从容,或愤慨;这个过程,有思考,有取舍,有激情,有智慧;这个过程,思绪肯定跳跃,情感肯定激荡,也许看似随手拈来,但绝不是草率为之。“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十夜郡斋宿,苦吟身未闲”……这些“吟”或“得”,都是诗人词家心性的旅行过程和灵魂的锤炼过程。在这样的历程中,世间万象拂去尘埃,心性得到提升和涵养。不问过程长短,莫不如此!
是的,真正入诗词之道的吟友大都如此吧。谁,在诗词的海洋中能够一帆风顺而不作挣扎?航向,为何迷茫?岸,在哪里?眺望前方,环顾左右,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一个字、一句话、一首诗、一阙词,对或错,如何评价?好与坏,怎样评估?点点滴滴,都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评判。心性在过程中受煎熬,在权衡中被荡涤,在得失中修行,在磨耗生命中被涵养!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进行诗词创作的同时,也是在阐述心灵、涵养心性。一首诗,一阙词,意象在思绪中被牵拉,恍若肋生双翼自由翱翔于蓝天,划下一道自己独有的迹痕;恍若驾乘方舟激荡在碧海,率性拍起惊涛骇浪。俯仰天地穿梭古今,碧水寥廓蓝天悠远,四季流转生机盎然,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品尝内心的喜怒哀愁,感知社会的炎凉百态,在诗词的创作中涵养心性,在心灵的河流中探索人生的流向。
感谢《中国诗词》月刊,给了一个我们可以涵养心性的平台。
月
2016年第08期(总第八十二期)
主
主
协
东方华龙(北京)文化集团
公司
金都乐苑(北京)民族文化
发展有限公司
社
副
顾
丁国成
孙鸿翔
李益民
主
副
编
特邀副主编:崔广义
责 任 编 辑:荷
办公室主任:荷
运营部主任:王
总
编
特邀编审:刘成宏
编
王志彦
魏星华
封面题字:
封面设计:
本刊法律顾问:高春利
联系电话:18611345902
邮
网
刊
刊
出版日期:每月16日
定
本刊如有印刷质量问题,可来电要求退换。
卷首语
潘
竹韵松风(7-9)
晨
孙英山
鱼雁往来(10-13)
马中奎
戴迪卿
红尘百味(14-22)
周文龙
刘增昌
吴
徐雨生
李
艾中棠
储昭时
方建飞
兰心琴韵(23-28)
颜昭莲
杨
何
庄金蒂
张石英
清溪笛韵(29-31)
李泽兴
苏少道
八千里路(32-34)
瞿险峰
李福江
咏物抒怀(35-38)
周文龙
陈祖荫
陈正非
情系山河(39-43)
何
赵其栋
饶上建
何晓靲
怀古颂今(44-48)
张发安
郑文胜
杨明灿
岳庆九
中国诗词·古香园专辑(49-54)
袁维胜
王婉丽
王教平
孔
陈良传
梁宝清
四海吟花(55-60)
淮南风韵
周文龙
樊学常
甘家骏
秋风诗词沙龙
张维用
王世常
泗阳诗词(61-64)
潘
葛仕忠
刘家波
裴永林
戴迪卿
辞赋采珠(65-67)
孔
中国诗词副刊目录
红尘似酒 岁月如歌……(68-74)
陈
刘
那山 那水 那袅袅炊烟……(75-79)
桦树皮
雁字归时 月满西楼……(80-83)
李明月
中国诗词论丛目录
诗家风采(84-90)
吴庆丰
韵海争鸣(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