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小说创作的幽默特色

标签: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文化 |
一、“口语化,世俗化”的语言
无论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还是中短篇小说,都透着一种让人生笑不止的幽默,而这种幽默的艺术技巧主要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幽默诙谐上。老舍在《什么是幽默?》一文中谈到:“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字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活泼,精辟。”②
A.
B.
C.
在《二马》中,对温都母女的描写是这样的:
“温都姑娘和她母亲站到一块儿,她要高出一头来,那双大脚和她母亲又尖又瘦的脚比起来,她们娘儿们好像不是一家人,因为要显得脚小她老买比脚小一号的皮鞋系上带儿,脚面上凸出两个小肉馒头。母亲走道好像小鸡啄米儿似的,一逗一逗的好看,女儿走起道儿来冬冬山响,连脸蛋上的肉都震得一哆嗦一哆嗦的。”②
二、多用比喻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有着对语言极强的驾驭能力,其中,善用修辞就是他小说语言的一大特点。而相比之下,“比喻”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在老舍的小说中的到了充分的运用。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比喻能起到很好的幽默效果。因为老舍对比喻的要求是:“首先宜求恰当,还有再求精彩。”他主张“要用”、“慎用”、“最好不用” 。③那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比喻必定是经过老舍先生去粗取精,精挑细选之后的妙语。
为了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老舍常常将两样极不相干的事物拉拢到一块儿,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以显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在《月牙儿》中,为了形容锅里一点粥也没有,用了这样一句比喻:“我们的锅里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④很难让人想象,锅的干净和寡妇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味,会让读者觉得这样的比喻极其精妙,用来形容生活的艰辛既形象又贴切,引人发笑又意味深长。
《柳家大院》里对小王媳妇的描写:“小王娶了媳妇,比他小着十岁,长得像搁陈了的窝窝头,一脑袋黄毛,永远不乐,一挨揍就哭,还是不断挨揍。”⑤将黄毛脑袋比喻成“搁陈了的窝窝头”,让人禁不住发笑。 但“窝窝头”因打破一只[2]碗而上吊,尸身上竟没有一条好裤子时,这“好笑”也就变成一种同情、怜悯和心酸。
A.
B. 做老爷的要空着手儿来,满堂满馅的去,就好像刚惊蛰后的臭虫,来的时候是两张皮,一会儿就变成肚大腰圆,满兜儿血。(《我这一辈子》)
这样的比喻充满幽默情趣而又有极强的讽刺意味。A句是比喻牛监督生气时的表情,他生气是因为科长没有按他的意思在汽车上装一个痰盂,这样的比喻把监督耍官威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让读者感到轻松幽默。B句中把老爷比喻成“刚惊蛰后的臭虫”,赤裸裸地揭露了做老爷的欺压百姓,搜刮民脂的寄生虫本性。
当然,还有一些比喻只为搏人一笑,以活跃文字。如:《二马》中描绘那位英国老太太:“老太太开始向前走,小短腿象刚孵出来的小鸭子的;走的时候,脸上的肉一哆嗦一哆嗦的动,好像冻天吃的鱼冻儿。”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