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忐忑》着实吓了一跳,紧接着后背有些发凉,这是在唱歌吗?服装、化妆夸张:京剧不京剧,民族不民族的,表情、动作夸张:摇头晃脑、时而横眉怒目,时而像开怀大笑,一惊一乍的。这些也不打紧儿,你唱歌必须得有歌词吧,对不起,没有!随着演唱者的演唱我这心也跟着上下翻腾,真应了这首歌的名字,“忐忑”着呢。
怎么会有这样的歌?赶快上网看看。原来这首歌已经红一阵了,并被封为神曲。在看看网友咋说?评论令人喷饭。首先有聪明人上来翻译歌词:“啊这个贼,咋个逮,咯咯嗒,咋个逮,……”、“阿姨压抑带了个刀……”、“摘你蛋,带个刀,割不断,哎呀呦,用牙咬……”。对这种演唱风格有说“如母鸡下蛋时的痛苦与豪迈”。有说是演唱者“牙疼加胃疼”的产物。听后的感想有说“蛋疼”的,有说“做恶梦”的,有说“有舒筋活血之功效”的,有说“用它当闹钟叫早,告别枕头效果奇佳”的,破口大骂的也不在少数。在横飞的板砖下有没有鲜花和掌声呢?有啊,喜欢的惊为天人,说这是一首跨界民族风,有力量、有幽默感,在歌唱一种生命力。
还看到与这首歌有关的两个小插曲,一是《忐忑》激起了天后王菲的翻唱欲,但后来不得不放弃,原因是眼珠子都转飞了,还是学不来那忐忑的神情;二是辽宁男篮干扰对方出奇招,对方罚篮或进攻时就放《忐忑》,惹得篮协发通知明令禁止。
看了这些我对演唱者也发生了兴趣,正巧那天去机场接人,闲逛机场书店时发现了一本叫《博客天下》的杂志,咱不也写博了嘛,买一本。里面正好有一篇《忐忑》演唱者写的文章,题目就叫《〈忐忑〉走红,俺心不慌》。原来《忐忑》的演唱者叫龚琳娜,是旅德歌唱家,《忐忑》的创作者正是龚琳娜的老公,德国作曲家老锣。老锣写这首歌就是为了让老婆挑战自己的发音极限。龚琳娜有着正统的音乐教育背景,曾在央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中获银奖。龚琳娜在文章中有意思地写到:“我第一次看到在视频中的自己,也差点吓到,表情怎么那么夸张啊!”“我很欣赏网友写‘阿姨压抑带个刀’的翻译,笑死了,他们太有才了!”
在网上我又看了几个版本的《忐忑》,后背也不发凉了,心态渐渐平和了下来,还觉得蛮好玩的。我们习惯了“一条大河波浪宽”式的歌曲,习惯了李谷一式的演唱方式,冷不丁来这么个《忐忑》,难免让人忐忑。现在社会上让人,尤其是像我这样上了些岁数的人看不上、不理解的事情多着去了。一块月饼卖上万元,你理解吗?不理解,但有人买;网上的凤姐你理解吗?不理解,但人家有粉丝;街上黄头发、绿眼影、紫嘴唇的姑娘你理解吗?不理解,但她有人爱。仔细想想也是,俺也是过五奔六的人了,已经混混沌沌地虚度了大半生,现在赶上了开放、多元的社会,咱就跟着多开开眼吧。还拿《忐忑》来说,咱就别追问这是艺术吗?歌怎么可以这么唱?咱今天听不惯,明天再听也许无所谓了,后天再听兴许喜欢上了呢。
俺在心里对自己说:咱是老同志,稳当点,别跟着起哄骂娘,稍安勿躁的好。实在看不过眼儿咋办呢?上最后一招:洗洗睡吧。
北京电视台2011年网络春晚龚琳娜与百人共唱《忐忑》:http://v.ku6.com/show/xntc8CjOzzSDb0xY.html
想看原汁原味的就来这个: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0NTEyNzk2.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