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罗•雅各布:移动技术改变世界

(2012-02-24 18:15:01)
标签:

高通

保罗·雅各布

snapdragon

3g

消费电子

it

分类: 管理层声音

“移动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最大平台”“ 全球移动连接已达60亿,移动连接几乎无处不在,影响着世界的每个角落”——日前,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博士接受了新浪财经的视频专访。


回顾自己在CES的开幕演讲,他认为,以“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少影响”这样的话题作为开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无论是在纽约整天与画面或高端多媒体打交道的乐队技师,印度渔夫,还是身处北京的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女性,他们的生活都受到了移动技术的影响。”


保罗•雅各布:移动技术改变世界


(以下为采访节选)


权静(新浪财经记者):我们知道,您刚刚参加完国际消费电子展,那就让我们从这次展会说起。请先向我们介绍一下,CES期间您看到的最有趣的产品或技术趋势? 


保罗·雅各布(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我看来,本次展会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无线技术芯片应用到各种不同产品的创意。比如我们在现场展示的联想智能电视,集成了我们最初专为智能手机制造的Snapdragon芯片。今天的消费者希望在电视上也能玩游戏、看视频,并获得几乎所有其它来自电视的和互联网的功能。智能电视这类产品几乎将所有上述功能集于一身。对此我感到非常兴奋。


我们也看到计算领域正进入过渡期。因此,我们展示了一款植入Snapdragon芯片的平板电脑,运行Microsoft Windows系统,支持最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如LTE ,可以为终端带来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使我们能以更快的速度上网。


就我看来,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流趋势。无论在消费电子还是计算领域,人们都能感受到移动芯片组带来的这种影响。





权静:在竞争中高通公司具有怎样独特的优势?

保罗·雅各布:我们有多方面的优势。我们从移动行业起家,并且专注于打造低功耗、高性能的产品。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努力了很多年了。谈到终端的各种功能,我们是最先将所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的。因此,你们获得的不仅是无线电功能,还有计算、图像、连接、多媒体和定位功能。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所有这些功可使你们的终端更小巧、电池续航时间更长、性能更强大。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更不用说我们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特别是在芯片上的。我们去年在芯片研发上投入了30亿美元,但我们并未在芯片制造方面进行这样的投入,因为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制造芯片。英特尔则需要在芯片的制造和设计上同时花钱。我们只对芯片本身进行投入。 

权静:中国市场为何如此重要?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规模大还是其他原因呢? 

保罗·雅各布: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还有一方面很有趣,那就是中国厂商。中国厂商建立了强大的出口市场。他们不仅局限于国内的销售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是非常强劲的竞争者。从一开始我们就展开紧密合作,确保顺利发展。因此,我们拥有了华为、中兴通讯和联想等合作伙伴。我们正与联想探讨计算和智能电视等新市场的合作事宜,有机会发展这些业务确实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收益。当然,也有公司在为其他品牌生产产品,很多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都在中国制造。因此,我们也向这些公司出货,这也是我们在中国市场发展如此迅猛的一个原因。 

权静:中国企业如何推广自己的品牌?如何发展高端产品?您对中国公司的建议是什么?

保罗·雅各布:他们并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非常有信心和很好的技术。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制造出屏幕更大、处理速度更快、以及功能更强的手机。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消费者的认知度。我认为还有一点很有趣,就是服务在终端产业链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你需要拥有某些音乐服务或视频服务或应用,很多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都依赖于Google及其服务。

权静:您是一个成功的工程师,但是又从工程师向管理者成功转型。商业管理是您个人兴趣所在吗?还是更多的因为责任?

保罗·雅各布: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我热爱产品,喜欢新技术。管理工作最能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管理者不仅仅创造技术,而且需要控制整个业务和生态系统,并将这些融合到一起。在过去,如果我有一个想法,就会和我的小团队一起合作完成它。现在,如果我有一个想法,或者公司其他人或我们的合作伙伴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共同努力,集合很多公司和成千上万人的力量,销售数以亿计的产品。这很了不起,我们的规模变得如此巨大,这也是我决定将自己的角色从仅仅研究几个项目的工程师转变成控制众多事物的管理者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