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南路(摘自潇湘一哥博客)
(2020-04-21 11:06:00)
标签:
邵阳县乡 |
邵阳南路就是邵阳南乡。古邵阳分为邵阳南路、西路、北路、东路、小东路,跟府城。邵阳南乡分为一厢、二厢两个近府城区,开化都、温和都、尚贤都为邵阳南乡的三个主要乡域,加上寄于其中的洪仁七都、八都,共七个都域。后来,很多人把现在的邵阳县所在地域统称为邵阳南路,这是广义的邵阳南路。广义的邵阳东路就是现在的邵东,邵阳西路就是隆回,邵阳北路包括现在邵阳市城区北塔区、双清区以北跟新邵的原邵阳部分地域。
广义的邵南路分为原邵阳西路的永成三都、永成二都、永成一都、新宁三都跟原武冈的村、团:白仓团、水津团、董木团、塘田团、沿滩团、金称团、杨青团、黄塘村、谭俊团、大陂团、屯田村、蔡山团、郭村团、黄亭团、蔡桥团。其中,永成三都在地域上属于邵阳西路,在归分中,常常归在狭义的邵南路内。
一厢:今大祥区(除原县衙府衙所在的内城区)、檀江乡、蔡锷乡一部分、谷洲一部分。
二厢:今谷洲镇、黄荆乡各一部分和大祥区罗市桥、雨溪桥镇一带。
开化都:今郦家坪镇、诸甲亭乡各一部分、罗城乡一部分。
温和都:今下花桥镇、罗城乡一部分、黄荆乡一部分、谷洲镇一部分。
尚贤都:今五峰铺镇、罗城乡一部分、下花桥镇一部分。
永成三都:今九公桥镇。
永成二都:今长阳铺镇、岩口铺镇小部分和北塔区一部分。
永成一都:今小溪市乡和长阳铺镇一部分。
新宁三都:今岩口铺镇和隆回县周旺铺镇一部分。
白仓团:今白仓镇。
水津团:今白仓镇跟塘田市镇各一部分。
董木团:今白仓镇的观竹村、三堆村和原新建乡。
塘田团:今塘田市镇。
沿滩团:今塘田市镇跟金称市镇各一部分。
金称团:今金称市镇。
杨青团:今河伯乡。
黄塘村:今塘渡口镇石桥、向阳、堆上一带。
谭俊团:今塘渡口镇谭俊村、松合村跟白仓镇的夏亮村、大水村一带。
大陂团:今塘渡口镇。
屯田村:今塘渡口镇的石桥、桂花、五星一带。
蔡山团:今塘渡口镇的太山、双合、双江口等村一带。
郭村团:今黄亭市镇的武邵江一带。
黄亭团:今黄亭市、长乐乡。
蔡桥团:今蔡桥乡。
一、一厢
在东关及南关外,长二十里宽五十里。东界富阳二都;东南及南界开化都;西界二厢;西北界永成三都;北界东关新宁上一都、西平一都。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近城有县学宫(在东山下,即宋治平故址)、县学署(在学宫旁)、洙泗源流坊(在学宫前)、府税关(在资水邵水交界处)、濂溪书院(在东山即东山精舍,原名希濂书院中有前五忠烈祠、后五忠烈祠,谢公祠、刘公祠、江忠烈祠、十二先生祠)、蔡公祠(在濂溪书院前,左祀明府丞蔡中孚,今废)、李少府祠(没有他的具体名字,在东山)、宝庆府校士馆。有邵水、檀水、入邵入檀诸水;有相公潭(在马鞍山下,以前记载是诸葛丞相祠);有银杏岭、捧指岭、锡岭、石云峰、七星岭、石山岭、箭杆山、耀紫岭、祭旗坡(诸葛亮祭旗处)、紫霞山、马鞍山、东山;有和尚观洞(在杨伯山);有雨石(在相公潭)、云根石(在桃花洞)、道人石;有故紫阳驿(在东山下,今废);有元朝唐隆道寨(在灵乌庙)、明桃花园社(车以遵、王嗣翰等建);有枫木铺、檀江铺、岩头铺、锡岭铺(有锡岭公馆);有石塘、头坝、二坝(三处都是阻塞檀江水修成的);有双江渡;有青龙桥(即东关桥、即古跃龙桥、即俗称十二景龙桥铁犀)、檀江桥(跨檀江水)、澄水桥(跨长冲水)、三里桥;有濯缨亭(在青龙桥上)、归春亭(一名熏风亭,濂溪书院右边)、宝峰亭、拜石亭、一鑑亭(均在桃花洞,今废)、八蜡亭(在东关外)、鼓楼亭(在小东路)、东湖亭、富春亭、五代亭、澄水桥亭、罗家路亭、仁乐亭、双八亭、三八亭、九十亭、鹫岭亭;有武侯庙(在马鞍山,今废)、东山寺(有景泰铜钟,十二景中俗称山寺晓钟)、法华台(在东山寺)、灵乌庙(祀姜维)、东湖寺、水府庙(在河街)、马王宫(在河街)、邵洪观(在石云峰)、东岳寺、小佘湖山寺、繖居庵、七星岭庵;有贞孝节烈总坊(在南关外);有故城南书院(在桃花洞,今圯)、府中学堂(在城东南之南岳庙)、县小学堂(在东湖寺)、刘艾义塾(在城南三里桥);有明朝江川王支子妃嫔墓(在东湖寺,明亡,僧人尽夷已经建寺庙)、南关双坡岭义冢(康熙中期建);有东关外街河街;有社仓(旧在岩头铺);有定远局(在檀江桥,离县城二十里)、定远分局(在茅坪)。大姓有:夏氏、唐氏、颜氏、袁氏、刘氏、罗氏、车氏、雷氏、胡氏、陈氏、何氏、杨氏、彭氏、邓氏。境内小村落有:茅坪、黑泥塘、长塘、杨伯山、廖家桥、高枧冲、澄水桥、檀江桥、夏家山、唐鑑冲。
分十甲:
一甲:唐氏:高枧冲,高氏:沙子塘,李氏:长岭观,黄氏、赵氏;
二甲:颜氏:江溪?
三甲:夏氏:檀江桥;
四甲:袁氏、刘氏、罗氏:谷洲;
五甲:颜氏:江溪,李氏、康氏:檀江桥;
六甲:雷氏:白马田、坪上、大水田;
七甲:李氏,唐氏:唐鑑冲;
八甲:雷氏、胡氏、陈氏:白马田;
九甲:何氏:毛坪,罗氏:谷洲;
十甲:杨氏:罗氏岭、羊背水,刘氏:箭杆山,彭氏:高枧冲,邓氏:檀江桥。
二、二厢
在县城南三十里(一作十里),长十八里宽四十里;东及东北界一厢;东南界开化都;南界温和都;西及北界永成三都(今九公桥镇)。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有檀江、翁家及入檀江诸水;有没底井、清水井;有下黄瓜岭、蕨菜岭、白马岭、栖云山、芭蕉山、翁家山、黄龙坳;有阿弥石;有山口铺、故州铺(故州:一曰毂州,一曰孤州,距离县城四十里);有上坝、中坝、梁壁坝、礼堂坝、长恒坝(都是阻塞檀江水修筑而成的);有陈家桥、袁家桥、余家桥、李家桥(都跨檀江)、乌龟桥(跨乌龟水)、曾家桥、陶家桥(都跨长冲水)、故州桥(跨小江)、蒋家桥、肖家桥;有清风亭、永兴亭、汉寿亭、星南亭、露井亭、古楼亭、杉木坳亭、兴隆亭、慈云亭;有青龙寺、岩塘寺、栖云山寺、游亭观;有明朝的康信墓(在县南枫山下,康信死难见明朝的一统志);有山口市、乌龟桥市、好子铺市、黄龙坳市;有社仓(旧在谷洲铺);有常胜分局(在鼓楼亭,旧作古楼,近故州桥)。大姓有:李氏、陈氏、覃氏、罗氏、谢氏、刘氏、袁氏、黄氏、王氏、夏氏、谭氏、信氏、苏氏、邓氏。境内小村落有:小田、五花坪、菜塘、老口山、大围里、楼脚底、心田、小溪冲、牌头冲。
分十甲:
一甲:覃氏:谷洲坝;
二甲:李氏:谷洲、小江水、塘山冲;
三甲:谢氏、王氏:中坝、谷洲;
四甲:袁氏、李氏、罗氏:谷洲;
五甲:黄氏:小江水;
六甲:夏氏、谭氏:蔡塘、枫木塘、毛栗山、饭塘、石山冲;
七甲:信氏、刘氏、苏氏:塘山冲、黄瓜岭;
八甲:陈氏:谷洲、梁壁坝;
九甲:王氏:西路、孔雀滩;
十甲:刘氏:没底井,李氏:谷洲,邓氏:黄龙坳。
三、开化都
离县城东南四十里,大致范围长宽各四十里,东界梅塘都;东南及南界永州府祁阳县(今祁东);西界温和都;西北界一厢、二厢;北界富阳二都。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有槎江(起源郦家坪)、四叶(诸甲亭)、龙井(龙井湾)诸水;有吊井岭、城天堂山(又称承天荡山)、大岩头山、小岩头山、芭蕉山、牌头岭、古塘岭、猴子岭、洪家岭、毛固岭;有塔岭铺、泉口铺、吊井铺、洞田铺(距县城八十里);有回龙桥、杉木桥、水口桥、郑官桥(在九龙岭周围);有诸甲亭(有旧志跟谱书称朱家亭)、仁让亭、福星亭、郦家亭、古井亭、双寿亭、云路亭、积善亭、济世亭、志爱亭、长荣亭、益寿亭、古寨岭新亭、代树亭、毓秀亭、谱荫亭、青云亭、同心亭、超然亭、功德亭;有白云庵(祁阳刘维赞避乱隐居于此)、大乘庵、乱石庵、脱尘庵、石云庵、石山寺、长兴寺、罗汉寺、紫云峰(在九龙岭绝顶);有郦家坪市、诸甲亭市;有图南书院(即郑伯隽、华连甲等所置图南书院);有义胜局(即诸甲亭子处)。大的姓氏有粟氏、李氏、刘氏、艾氏、唐氏、杨氏、郑氏、吴氏、段氏、陈氏、邓氏、朱氏;其小村落有:龙井湾、牛市塘、栗山湾、大冲、大平湾、五龙村、直田冲、杨木塘、大塘坪、郦家坪。
分十甲:
一甲:粟氏:大湾冲、鲫鱼塘、木龙庙、干塘冲、栗山湾、大井塘、牛厂坪、过路塘;
二甲:李氏:檀木塘,段氏:牛市塘,付氏:杉木桥,粟氏:龙井湾、井塘冲;
三甲:邓氏:杉木桥,王氏:水红桥;
四甲:李氏:大塘坪;
五甲:艾氏:茨家塘;
六甲:朱氏:三角塘;吴氏:长铺;
七甲:艾氏:艾门前、曹门岭;
八甲:郑氏:九龙岭;
九甲:唐氏:郦家坪,艾氏:岩山;
十甲:杨氏:杨木塘,曾氏:曾家坳。
四、温和都
离县城南五十里。长三十二里宽四十里,东界开化都;东南界是永州府祁阳县(现祁东);南界尚贤都;西界武冈大陂团及永成三都;北界二厢都。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有檀江(起源于黑冲跟四明山各一个源头)、小江水(湾塘一带)、四叶(诸甲亭四叶塘)、红庙(诸甲亭红庙村)诸水;有塘冲山、寨子岭、雷祖殿山、中黄瓜岭、沟龙界(罗城)油草寨;有花桥铺;有瓦子塘、罗塘(四十八口泉水)、黄土坝(阻塞檀江水而成的)、五里坝(阻塞三角水而成的)、三路坝(阻塞小江水而成的)、赵家坝、潭江坝、乌纱坝、汾洲坝;有自生桥(位于九塘跟双冲之间,横阔十余丈,高二丈余,长六丈,上面有小田三坵,祁水自九塘源头入祁阳经过这地方,即九塘、郭塘属于温和都),花桥、义江桥(都横跨檀江水)、谱口桥(横跨谱口水)、朱家桥、余家桥、雷家桥;有花桥亭、会龙亭、惠风亭;有乐安寺、青龙寺、六合庵、万福林、希彝山寺、扫月庵、游秦庵、雷祖殿、迎仙观、青山观;有花桥市。大姓有蒋氏、刘艾氏、暨周氏、黎氏、顾氏、杨氏、胡氏、邓氏、郭氏、彭氏、黄氏、赵氏、李氏、吴氏、秦氏、钱氏;境内小村落有过路塘、罗塘、谱口冲、岩门前、五里坝、神山田荡、周塘、罗城、礼庵里、三路坝、东山田荡。
分十甲:
一甲:颜氏、杨氏、周氏:罗城;
二甲:艾氏:田中间、五里坝、谱口毛塘;
三甲:蒋氏:岩门前;
四甲:黎氏、蒋氏、胡氏:黄土坝、驺塘;
五甲:邓氏、刘氏:马子冲;
六甲:黎氏:田中间;
七甲:周氏:水东坝、三路坝;
八甲:赵氏:龙塘,李氏、彭氏、吴氏:花桥牌、五里坝,刘氏、秦氏。
九甲:郭氏:大水、五里坝、过路塘,蒋氏:矮山、十里;
十甲:彭氏、刘氏、黄氏:崇山亭。
五、尚贤都
离县城七十里,长四十五里宽三十里;东界温和都;南界永州府祁阳县(今祁东县);南界东安县;西界武冈董木团、谭俊团、白仓团;北界温和都。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有檀江、小江、罗城油草诸水;有四望山、高霞山、巉岩山、三角岭、小眉山、高坡岭、景霞山、太公山、鸭婆山、犁头山、九莲山(俗名雷神岭)、金字岭、旌旗岭、上黄瓜岭、枫木岭(武冈与邵阳交界处,王嗣翰在此隐居过);有花街堡(明朝修筑好用来防守山贼的);有石脚铺、田心铺;有四马坝、杨家坝、水东坝(都是阻塞檀江水修成的);有余家桥(邵阳、东安交界处)、六里桥、上板桥、下板桥、大田桥、徐家桥(都跨越檀江)、坝塘(头)桥、清凉桥、邓什桥、枸杞桥、落马桥;有鸭婆山亭、六里桥亭、花街亭、甘棠亭、崇山亭、贞洁亭、五峰亭、五十亭、八十亭、东阳亭、坪阳亭;有七星阁、诸葛庙(在东山田荡)、高霞观(在高霞山,唐朝李震曾经在这里修炼)、雪山观(李秀裔所建,连接狮子峰)、白鹤观、小眉观、莲台寺、太公山寺、金简山寺、四明寺;有五峰铺市(距离县城九十里);有允升小学堂(在景霞山);有常胜局(在五峰铺市后,有新旧二所,又建有预备仓)。大姓氏有:蒋氏、吕氏、莫氏、陈氏、刘氏、李氏、唐氏、邓氏、张氏、王氏、胡氏;境内小村落有:李山坳、马草冲、淑铺、大井头、邓什村、李秀村、留旗坪、陈保冲、六甲坪、王瓜冲。
分十甲:
一甲:李氏、刘氏、何氏:李山坳;
二甲:邓氏:邓什村,吕氏、胡氏:五峰铺;
三甲:张氏:鲤鱼塘,刘氏:大屋,王氏:脈督冲;
四甲:黄氏:楮塘铺,莫氏:留旗坪;
五甲:唐氏:东山田塘;
六甲:吕氏:四马塘;
七甲:蒋氏:马子冲;
八甲:陈氏:颜塘、坎塘;
九甲:李氏:李秀村;
十甲:陈氏:陈保冲。
六、永成三都(图、里):
在县西关外,长二十四里宽四十六里。东界二厢;东南界温和都;南界武冈大阪团;西界永成一都、北界永成二都;东北界新宁上一都及西关南关一厢。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有资水及入资诸水;有云泉(一名何氏仙井)、卸甲池(在南关外,相传恒侯张飞卸甲卓枪于此水出成泉);有含豪岭、希彝山(二山东为二厢)、黄丝坡、牌头岭、石膏岭、人字岭、油炸岭、卸甲坡、五百寨(在面铺古人躲避兵灾的地方);有罗山铺、木兜铺;有黄土坝、舒家坝(都是阻塞黄田水修建而成);有拋江渡、黄田渡、白田渡、桂花渡、神滩渡(俗称十二景之神滩晚渡);有泌水桥、锁石桥、洋桥、九公桥(工或弓或鞏)、禹溪桥、龙家桥(均跨黄田水);有贞孝节烈总坊(在西关外);有养济院(在西关外,康熙中期,知县张起鹍修建,同治元年,知县章濂重修);有葆寿亭、金陵亭、松兰亭、敬心亭、七峰亭、长栗亭、裕公亭、祝萱亭;有西湖古寺、召伯祠(在西关外)、茅亭观、白虎观、狮峰观、观音阁、石隐庵(在城南二里许,车大任、彭克济有记录);有陶鹤泉墓(在神滩渡、冷水铺后面)、明朝江川王墓(在西湖池口)、恭恵王墓(在梅子井)、漏泽园(城南六里)、义冢三(一在城西半里,一在校场坪,一在城南宝塔岭);有九公桥市、东田冲市;有清真学堂(在西关外,马邻翼等倡导修建);有伍氏义学、伍氏义田;有大安局(今在九公桥,距县城三十里)。大姓有:伍氏、张氏、唐氏、康氏、谢氏、雷氏、秦氏、胡氏、刘氏、王氏、黎氏、李氏、蒋氏、曾氏、赵氏。小村落有:马号塘、禹溪桥、唐洪坪、崇山湾、石坝、爬船塘、七十田旁边、冉家冲、东田冲、黎什冲、九公桥、木兜铺。
分十甲:
一甲:康氏:木兜铺,谢氏:九公桥;
二甲:张氏:马号塘;
三甲:唐氏:朝东观;
四甲:雷氏、秦氏、唐氏:黄婆坳、旁上、禹溪桥;
五甲:胡氏:翁家山、石罩,唐氏;
六甲:刘氏:崇山湾;
七甲:伍氏:东田冲、长冲;
八甲:伍氏:荷叶塘、锁石桥、石山、旁边;
九甲:唐氏:爬船塘,王氏:石坝;
十甲:唐氏:唐洪坪。
七、永成二都
在县西十里。长四十五里宽十八里;东界永成三都;南界永成三都及一都;西界永成一都及新宁三都;北界新宁三都;东北界新宁二都及新宁上一都。洪仁二都寄此。境内有资水及流入资水的其它诸水;有添子山、铜盆岭、梅子岭、斗篷岭、竹林寨(在资江旁,山四面峻绝,为古人躲避兵灾的地方);有富盛铺、枫林铺、长烟铺(也作长阳铺或长杨铺)、板桥铺;有唐朝胡曾故居,宋朝李杰故居,李氏同庄;有何家坪渡、瓦窑坪渡;有迎人桥(跨金溪)、河上桥(跨木三溪)、田桥花桥;有神滩渡亭、一瞬亭、愿安亭、三合亭、萃临亭、谭井亭、江龙亭、双圣亭、胡喜亭、卫险亭、青龙亭、绍裕亭、应安亭(有古檀树,在井旁,乡里人用古檀树发枝叶多少来占卜运气);有乡贤祠、唐朝胡曾墓(墓在祠内,在秋田村,距县城三十五里);有慈溪庵、碧潭庵、金轮庵;有神滩渡市、梽木山市;有社仓(在长烟铺,旧储谷八百四十九石);有长胜局(在长烟铺,现在已经废弃了,距离县治三十里)。大姓有:罗氏、胡氏、李氏、钟氏、何氏、蒋氏、蔡氏、马氏、海氏、陈氏、黄氏、邓氏、刘氏、萧氏、唐氏、郑氏、周氏、余氏。小村落有:白马、瓦窑坪、南江村、木三溪、迎神桥、梅冲、皇恩寺、高拱桥。
分十甲:
一甲:胡氏:湴田;
二甲:罗氏:岭上;
三甲:钟氏:梅子岭;
四甲:李氏、蒋氏:白江大桥旁;
五甲:罗氏:三合边;
六甲:胡氏:梽木山、大头桥、皇安寺;
七甲:何氏:迎人桥、黄田河;
八甲:李氏:秋田;
九甲:罗氏、何氏:木山溪;
十甲:罗氏:长烟铺。
八、永成一都
今小溪市乡和长阳铺镇一部分。在县西四十里;长三十里宽三十里。东界永成三都;东南界武冈大阪团;南界武冈蔡山团(;西南界武冈郭村团;西界永丰二都;北界新宁三都;东北界永成一都。洪仁七都、八都寄此。境内有资水二源及入资诸水;有云飞寨、高头岭、鸭公岭、麻角山(乡称蝦蟆)、岩头岭、扶背岭、香炉山、雷神岭;有杨柳滩、孔雀滩;有雷打滩渡、浦口渡、槎江滩渡、溪口渡、大埠头渡、小溪寺渡、拖洲渡、川门渡;有孔塘油草桥、金溪桥;有太平亭、蠟树坳亭、坳田山亭、读耕亭;有小溪寺、水月庵、景云庵、观音阁(在孔雀滩右岸,山腰有明朝成化年间建的时钟,俗称飞来钟);有小溪市、黄花坪市、油草桥市;有社仓、积储仓(旧址都在小溪市,积储仓谷二百石);有长胜分局(在小溪市)。大姓有:罗氏、唐氏、简氏、李氏、刘氏、谢氏、石氏、张氏、伍氏、王氏、孙氏、陆氏、周氏。小村落有:合田、川门、山园冲、雷公塘、小船江、白茅塘、梅洲、霞塘、新胡田、大田村、石木山、泉塘。
分十甲:
一甲:刘氏:新塘,谢氏:胡田、黄花坪;
二甲:罗氏:小船江、水花;
三甲:唐氏:合田,金家桥;
四甲:李氏:川门;
五甲:张氏:单村,刘氏:田心;
六甲:刘氏:拖州、川门;
七甲:罗氏:梅洲、山田冲;
八甲:伍氏:下温、大江边;
九甲:唐氏:白茅塘;
十甲:唐氏:白茅塘、霞塘。
九、新宁三都
在县西四十里(一说二十里),长四十里宽四十里;东及南界永成二都;西南界永成一都;西界永丰一都、隆回八都;西北界南隆回七都;北界新宁二都。洪仁二都、三都寄此。境内有屋溪(一名清江)、田池、白莲江(出大井塘)、筛冲、金溪诸水;有槐岭、枫背岭、梅子岭、昌山岭、雷打岭、管子岭、木山高天寨(古人躲避兵灾的地方);有岩口铺、车塘铺;有趋善亭、镇坝亭、骑龙亭、双甲亭、乐成亭、五里亭、得寿亭、蠟树亭;有皇恩寺、波罗山庵;有岩口铺市、周旺铺市;有社仓(旧由蓝桥、车塘二铺并移岩口铺)、长胜分局(在岩口铺);大姓有:李氏、陈氏、屈氏、高氏、张氏、陆氏、萧氏、杨氏、刘氏、邹氏、周氏。小村落有:囊头、荒塘、庄山、斗坎冲、麦兰、杨柳村、大井、毛铺、干田冲。
分十甲:
一甲:陆氏:众乐亭、板塘铺,陈氏:心田,萧氏:芭蕉;
二甲:杨氏:满底,刘氏:石彝,邹氏:清江庙;
三甲:屈氏:红庙,张氏:庄山;
四甲:屈氏:荒塘、观脚底、梅子岭;
五甲:周氏:芦楼边、周旺铺、岩塘,李氏:麦兰;
六甲:李氏:北水塘、烂坝边、香炉山;
七甲:李氏:车塘铺、藕塘、青背底、码子冲、铁炉冲;
八甲:萧氏:杨林、木枧塘,陈氏:鹭鸶塘、井口、枫背、捉坡头、羊丫斗;
九甲:陈氏:朱溪、拖里;
十甲:高氏:陡坎、管子岭。
十、洪仁七都、八都
洪仁七都、八都寄存于邵阳南路几个都之中,分为十甲的具体情况是:
(一)洪仁七都
一甲:阮氏、银氏、苏氏:阮家冲;
二甲:罗氏、唐氏、陈氏:杨子塘;
三甲:曾氏、刘氏、尹氏:白其冲;
四甲:刘氏、董氏、黄氏:崇山湾;
五甲:徐氏、王氏:石板塘;
六甲:彭氏:湘思庙,赵氏:谷洲,杨氏:谷洲,黄氏:小家冲,罗丝桥;
七甲:李氏:谷洲,何氏、杨氏、邓氏:瓦窑坪;
八甲:颜氏、刘氏、黎氏:黄婆坳;
九甲:曾氏:毛坪岭、沙塘,刘氏:湴湾冲,颜氏:偏桥,高氏:三仓坪、长生塘;
十甲:朱氏、刘氏、唐氏:鸭婆山。
(二)洪仁八都
一甲:石氏:石桥铺,刘氏、李氏;
二甲:刘氏:羊角滩,李氏、邓氏;
三甲:朱氏:高口渡,邓氏、屈氏;
四甲:龙氏:五子塘,徐氏、黄氏、张氏;
五甲:贺氏:西岭铺,刘氏,杨氏:罗士岭,王氏:谷洲;
六甲:罗氏:三口铺,曹氏、萧氏;
七甲:李氏:下花桥,黄氏;
八甲:秦氏:水土坝,彭氏、周氏;
九甲:缪氏:李卫山,李氏、陈氏、袁氏;
十甲:黎氏:五峰铺,谭氏。
前一篇:明清时期湖广宝庆府邵阳县地理变迁
后一篇:宝庆古城门之临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