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迷”系列之一》
孔子说:“《易》之失,贼!”意为:用错误的方法解读易经,会变得很迷信。而过度迷信,就会造成生活的不方便。《易经》讲究“大道至简”,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事物的本质就够了。很多朋友在学习易经时,不知不觉就沉迷在古老神秘的教条中走不出来,以致于陷入误区。
比如选房子,我们都知道要首先考虑大环境,地善即人茂,宅吉则人荣。风水爱好者张先生就是位非常看重居住大环境的人,经过“研究”风水,他发现古人认为理想的居住之所应为“前有池塘,后有靠山”,他非常认同。于是,前段时间,他便在偏远的郊区买了栋“前有池塘,后有靠山”的别墅。按道理,事随心愿,应该心满意足,心情愉悦才对,可实际上,由于别墅地处郊区,他每天上下班都要驱车数小时,高峰期还总是堵车不断,天天因为堵车疲惫不堪,脾气越来越暴躁,心情也越来越糟糕。

其实,历史社会在变,风水也在与时俱进,古人讲求“前有池塘,后有靠山”,那是因为我国自古是个农业国,“前有池塘”迎合其取水之需。而如今,自来水已经进入到家家户户,“前有池塘”成为了一种人文环境,有无池塘,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有位王先生更是迷信风水,他家是80平米的两室一厅,客厅沙发和卫生间门相对,他认为风水上这叫犯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爱人特地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个湘绣的木架屏风,放在卫生间门前“挡煞”,不过也因此占据了原本就比较狭窄的过道,人出入厕所都只能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王先生的爱人上厕所时,不小心被屏风的脚架给绊倒了,脑袋撞在墙上鲜血直流,闻声赶来的王先生也没留神,一道栽了下去,把腿也摔骨折了。这使夫妻俩都认为家里有阴气,非常郁闷。
实际上,使人居住方便才是风水的最高目标。像张先生那样,刻意追求“前有池塘,后有靠山”,弄得自己出行不便,像王先生这样,在卫生间门口放置屏风,弄得自己居住不便,并不可取。张先生完全可以在更合适的地理位置(比如离公司近的地方)选择一套大环境相对不错的房子居住,王先生则只需在卫生间门外挂一个珠帘或布帘就可以化解,成本低,而且安全、方便。
生活中,还不乏有些人为了“化煞”,在家里摆一屋子的风水化解物,弄得自己疑神疑鬼,反受其害。
举以上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风水是因人类生命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我们学习风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易经,要古为今用,活学活用,不能将那些教条古板的运用于生活中,只有符合天地人和的风水布局,又方便出行,才是好的居住环境。
载于湖南《晨报周刊》杂志2011年3月23日第162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