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月去湖南背回的族谱释疑了两件事,是奶奶91岁时口述的:1,爷爷曾说过小时候缺少母爱,始终不能和太婆崇德老人挂钩,原来他五岁时过继给过世的没有儿子的叔父缉荣,送去了湖南乡下随婶母张太夫人居住了几年,那位婶母多病心情不好,也没怎么照顾我爷爷,九岁的爷爷身体不好也没上学,太婆知道后就把他从湖南乡下接回上海,跟她和爷爷的三哥聂云台一起居住,并马上安排上学,再没回到湖南,除了婶母的生日和葬礼。
其二:原来聂家有两位张太夫人,是婆媳关系。可能就出现了五太公慧莲居士和张太夫人和姑嫂关系的偏差之说。
很高兴因奶奶的口述发现了两件轶事,一是五太公慧莲居士对奶奶有恩。那是爷爷的婶母张太夫人过世时,爷爷带全家奔丧,太婆崇德老人深知湖南乡下规矩大,对丧家子孙要求高,尤其我爷爷是过继子,就先写信给五太公要她帮助我爷爷一家。奶奶说幸亏五太公出手,七七四十九日道场,出殡都靠了五太公慧莲居士的安排,否则真的吃不消。
我这次回乡在乡亲们的安排下,也拜祭了五太公,磕了三个响头外,全程跪着给五太公烧冥纸,我想,奶奶会高兴的。
我们从小家里佣人很多,有一位黄妈大家都很爱戴,我们小孩尊称她黄老太,我至今记得她的名字黄德瑶,她住在二楼的亭子间,她纳的鞋子扎实精致,那密密麻麻的线脚错落有致针眼大小均一。从奶奶的口述中,她是太婆找来给奶奶帮忙带孩子,从我大伯出生到后面的五个孩子 都是她帮忙带的,在我家整整三十九年!这一发现让我感到自己对太婆又亲近了一步。奶奶在口述里再次道诉了她老人家亲口对我说过的无数次的话:“曾太夫人德高望重,我在她身边为媳将近二十年,未见她老人家发过一次怒,她的一言一行,使我得到了良好的知识,为人之道至今不忘。”
这是怎样的恩典才能使一个媳妇在九十一岁高龄还念念不忘婆婆的言传身教?!
感觉上太婆对我们这一房特别关照,聂家花园共有五栋大屋,我们这一房就独占一栋,是否太婆弥补爷爷那幼时在湖南的那四年?
最后那张图是太婆聂曾太夫人和爷爷奶奶伯伯爸爸两位叔叔姑姑当年的合影。图中人,只剩下我爸和六叔还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