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原路风情:小马路老房子,静守岁月流转

(2012-09-12 11:38:17)
标签:

蔡昌

五原路

花园住宅

乌鲁木齐路

武康路

分类: 上海记忆

五原路,离我两处老家常熟路长乐路都不远,我二舅一家住那儿,还有就是自由公寓,我最敬爱的伯妈何振志的家就在二楼,那充满着艺术气息和温馨氛围的住所,令人永远记忆,我想,不光是我,上海美术界,现今很多大师级人物和高层管理人才,以前都常去那地方,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和念想。

 

小马路老房子,静守岁月流转(图)

发布者:lee 时间:2012-06-29 07:35:00 来源: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

 

 

五原路风情:小马路老房子,静守岁月流转


    五原路289弄3号,红砖墙内的楼梯导向二楼

五原路风情:小马路老房子,静守岁月流转


    五原路258号,自由公寓,底层为粗石基座

五原路风情:小马路老房子,静守岁月流转


    五原路251号,建筑形体简洁、错落有致

文/本报记者 顾学文

    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上海拥有不可移动文物4422处,居全国第一。普查同时从全国70余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评选出“百大新发现”,上海有三处近现代历史建筑入围:曾经代表着“上海制造”的上海重型机器厂旧址、曾有“远东第一码头”之称的民生港码头和名人故居汇聚的五原路近代建筑群。

    与工厂、码头相比,一条马路所记录的光影里有着更多生活的韵致,而且更适合今天的人们在有空的时候带着闲情去走走。

    周围每一条路都是盛名在外,唯有它静守岁月

    淮海路、华山路、武康路、常熟路、安福路……五原路周围的每一条路都是盛名在外,唯有五原路,只静静地守着岁月。

    五原路窄窄的,是上海少有的不通公交的马路,一头连着常熟路,一头连着武康路,从头走到底大概十分钟不到。一条乌鲁木齐路从中间穿过,往东充满了市井气,烟纸店、米面店、房产中介沿街排开。几年前这里还有个露天菜场,据说可以买到一般菜场不太常见的高档吃食。住在六楼的居民要买鸡蛋什么的,可以在篮子里放上钱从窗口吊下去。乌鲁木齐路往西,立刻就安静祥和起来,有许多老洋房藏在高大的梧桐树后面,枝叶遮去了阳光,也遮去了都市的浮华。

    解放前,五原路叫作赵主教路,解放后改为此名,五原是内蒙古的一个县名,冯玉祥将军曾在那里誓师。

    沧桑的、甚至有些破损的外墙,透出院子里一星半点的葱郁

    行走于五原路,就像漫步在拱形绿荫长廊,静谧慵懒的气息扑面而来。除了弄堂门口的杂货店,招牌简朴的理发店等小店,五原路尽是住宅,花园洋房、高层住宅和新式里弄混合其中,建筑风格迥异、年限不同,不过,即使是这里最新的房子,相对于日新月异的上海来说,已然是颇具历史感了。

    一些老式花园洋房的门口,静静地挂着“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乍一看却不是很惹人注目。相比武康路、华山路的历史建筑,这些老洋房色泽不华丽,造型不特别,并无惊艳之处。但在梧桐树下一路走来,老房子沧桑的、甚至有些破损的外墙,透出院子里一星半点的葱郁,有种含蓄的优雅。

    这里有宋庆龄创设的中福会托儿所,也有邬达克留下的“自由公寓”

    五原路上有两处较特殊的历史建筑。

    一处是五原路314号,建于1932年,独立式花园住宅。建筑共三层,双坡屋顶,入口处有宽大的门廊,门前的石狮憨态可掬。门、窗洞多采用弧拱和平拱。墙面浅灰色涂料,门、窗口有白边,三层窗有披水,二层窗下有几何形图案,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园内绿草如茵,山石亭台,池塘竹树,布置精巧,有儿童游泳池及多种幼儿体育活动设施。1949年,宋庆龄在此创设了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1950年迁出,1959年迁回,此时其已改名为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另一处是五原路258号,也叫自由公寓,建于1933年,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外籍建筑师邬达克之手。楼高9层,一梯两户,平、立面都是左右对称的。建筑外墙为褐色面砖饰面,中间部分的窗套为构图中心,建筑顶部向后退去,同时向中间收缩,形成台阶状。所有这些都使整幢建筑呈现出现代装饰艺术派的特征。而建筑底层则处理成粗石基座,上面是有花纹的砌砖,白色嵌线勾勒出客厅窗户的流畅线条,又使建筑带上了几许古典色彩。

    每一幢老房子宁静的表情,集合成五原路的淡淡风情

    没有哪幢老洋房是特别出挑的,但几乎每一幢都带着宁静的表情,集合成五原路的淡淡风情。

    五原路212弄16号,三层西班牙式花园洋房,是曾领军旧上海零售业的南京路大新公司创始人蔡昌为儿子建造的。毗邻的相同款式的建筑是蔡昌叔伯的房屋。两幢楼占据了整段横贯五原路228弄和212弄弄底的优越位置。1891年,14岁的蔡昌进香港先施公司工作。1912年,他开设香港大新百货,4年后,创办广州分行。1929年,开始建造上海大新公司大楼,5年后开业,成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冠。1953年,改制成上海第一百货公司。

    五原路251号,建于1939年,英国现代式花园住宅。二层建筑,形体简洁,错落有致。平缓双坡红瓦屋面,有棚屋形老虎窗。墙面采用红色清水砖,强调山墙面的构图和比例,山墙面底层为凸窗,上面是二层的阳台,栏板作实体围护,没有花饰。局部门廊等重要部位采用石材,并进行重点处理。如入口处雨棚处理成波浪形,由一堆雕刻精美图案的巴洛克式涡卷支撑,门框上部券心石也雕刻成券涡状。内部装饰为西式风格,彩窗、楼梯栏杆、门套等装饰具有新艺术运动特征,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五原路289弄3号,建于1933年,英国传统风格的联立式花园住宅,尺度宜人,氛围亲切。住宅沿弄堂立面上下两段以不同材质区分,既显出形式的丰富,又呼应了居住空间的不同使用方式。底层是辅助用房,住宅的主要入口由围在红砖墙内的楼梯直接引入二楼。楼梯侧墙处理引人注目,梯段上弧形转砌扶手与锯齿形的上升折线组合起来,呈现一种动态的韵律。较陡的双坡屋面,高耸的红砖砌筑烟囱,门上的铁饰,还有面向花园的尖券门廊和扶垛,充满着英国乡村住宅的气息。

    据说五原路住过不少名人,但五原路并不因此而增添张扬的气质。无论历史变迁,也不管周遭如何繁华,它总是自在沉静,守候岁月流转。日子久了,这份宁静渐渐酿成一种能量,可以让走在路上的人,心在瞬间放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