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108弄10号的小囡之婚房


标签:
情感 |
分类: 个人故事 |
小囡要结婚了。
最开心的还是筹办嫁妆吧!当时很流行,结婚看有多少条被子,好像起码要八条,小囡准备的不是很多,但都是她喜欢的。记得当时买被面子,使很令人兴奋的事,因为小囡喜欢稠缎类,那时南京西路有家丝绸公司伐?小囡跑了几次,终于买到了大红底烫金的龙凤花的织锦缎,这是结婚非常必需的颜色,不过还有一条淡紫上面银花的是她最爱了。传统风俗要遵守,但骨子里总是有那么些反叛的小囡,总是会做些和大家不尽相同的事情。例如被子里有一条就不是缎子的,而是当时不多见的鸭绒被子,有一对枕套还是自己秀的。当时结婚什么都要买新的,而且都要展示在新房里,连漱口的牙膏牙擦都是。小囡没有照做,也没有用家家户户都有的三五牌钟。
小囡的婚房就设在二楼亭子间。
就是冷气机下面,拖把窗上面的爬满绿藤的窗口了,这个窗朝南,但因为是单边,所以在朝西的那边开了小窗,这样下午总算有了点太阳。在那年代,有大卫生可用的12平方米的婚房在上海滩也算是令人羡慕的了。
小囡把婚房的颜色定位绿色调,朋友们,差点忘了说结婚的对象就是楼下叶家小弟的好朋友,阿四头老婆调房子来的叶老师的儿子,经常到10号来玩,也到二楼亭子间玩,一来而去成就了小囡的初恋,出乎大家意料,被认为最难嫁出去的却就这样顺水推舟地搞定了。很多年后,小囡当着二十多岁儿子的面多谢了前夫:“多亏当年你爸爸没有嫌弃我,否则很有可能我一辈子嫁不出。”
再回到当年,墙壁颜色是淡绿,画境线,房门和窗框都是深绿,只可惜窗帘太花了一点,婆太太早就买好的,而且买好了很多布,连沙发套都做了还有多。
看见吧,台灯都是配绿的,那天也不知怎的,连衣服都配上了。那件毛衣是小囡亲手织的。
买得家具很吃力,全套水曲柳还是要侨汇券,要很多,老爸出动找了很多亲戚凑的。小囡一定要家具里面有书桌的,当时没有人稀罕,其实她是准备婚后继续读书,即便是夜大学。后来那套家具里面有酒柜,倒算是时新的。她更高兴了!
大概大家都觉得小囡可以出嫁不容易,就算是忙于出国的表姐,也大手笔,送了在82年也算很稀奇的彩色电视机,尽管只是十四寸。里面这件粉红的也是当时很流行的用晴纶毛钱去店里摇得。外面的外套也是织的,绝对有人指导的...
那时,小囡也蛮要物质的。
看,酒柜里的那套水晶酒杯,其实是和当时的经济和环境格格不入的,但小囡是非常非常欢喜的。
十二平方间里,挤得满满的,有大床,大厨五斗橱,酒柜书桌,还有吃饭桌子,还有一张单人沙发,虽然不能和小时候很有感觉的二楼大房间比,但也是蛮温馨的。但也没有住很久,为了争取到落实政策,小囡婚后放弃了再进修的计划,马上怀孕,就可以有三代同堂的困难理由了,果然,当儿子孩子圈圈车学走路时,他们被分到了离荣康别墅不远的长乐路942弄楼下一大一小朝南房间了。
就是对着弄堂铁门那个门了,还有小院子,后期还自己出钱,在院子里搭了厨房和浴室,这样对小囡来说,不用在露天的过道里走来走去烧饭和上厕所了,也就是说,终于又回到了独门独户,如果,当时有工作,小囡可能会一直住下去,不会有出国的念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