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敖狭隘了

(2012-05-20 21:41:24)
标签:

文化

分类: 食性男女
 
 

日前,聽了灣區著名女作家喻麗青的一場演講,很有啟發.喻女士學醫出身,卻寫得一手好文章,是文壇出名的才女,至今已出版了50多本書.聽喻女士介紹,當她還是醫學院一年級的學生時,她的文章在台灣的皇冠雜誌得了獎,雜誌社老闆平鑫濤帶她去見了瓊瑤,還專門給她開了個副刊,可誰知沒過了沒有多久,李敖評擊瓊瑤,也把她給捎上了,說她們是躲在象牙塔裡的閨秀派,還沒有正式踏入社會的她,被罵得有點手足無措了,只好停筆反省自己.

其實,李敖狹隘了,他不覺得閨秀文學有用,並不能代表其他人,如何豐富短暫的生命,書籍佔了頭功,而且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是需要不同類型的書籍去填充.

小時候,和其他孩子一樣,喜歡讀童話故事,最喜歡看的是<<木偶奇遇記>>,因為我從小患有腳疾,吃了很多苦頭,從皮諾曹的經歷裡我卻得到希望,說不定那天早上一醒來,我會變得和夥伴們一樣健康.

文革的時候,正值我處於求知慾最旺盛的時期,可是學校關門,家中所有的書籍都上繳了,至今非常感激父親,他冒著被批鬥的危險,踩著自行車,橫貫整個上海,在自己複旦老同學家,一次一次偸偷借來了大部頭的世界名著,我才不至於沉落在紅色海洋裡失去了自我.

有一段時間,我也成了瓊瑤小說的忠實讀者,那是在香港,說來慚愧,那時的我,早已不再是情竇初開的黃花閨女,而是孩子都上學了的三十多歲的妇人了.還記得常常在下午,等孩子放了學,先去了家附近的沙田圖書館,借上一大疊瓊瑤的書,然後把孩子帶去幾步之遙的沙田公園,孩子玩的開心,我也忘了時間的流逝,任讓這些浪漫的情情愛愛故事,填補著我簡單空白的感情地段.

在香港奮鬥了十年後,急速的生活節奏和無形壓力,人感到迷恍,雖然事業不差,生活小康.幸好讀到了很多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許多個人奮鬥的自傳,好像找到了知音,感到無比充實.

移民到灣區後,美國生活對比香港要失色許多,我發現,自己開始對驚心動魄的犯罪小說有興趣了,因為生活太枯燥了,在一個太單調的生活圈子裡呆得太久了,需要一點刺激,而且,犯罪心理是人類還不能控制的領域,不可能去親身體驗,但卻絕對有興趣去了解犯罪的心理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書籍能成為人類好朋友,因為它能填補生命心理的需求.

 

原載《星島日報》副刊
李敖狭隘了

几年前和丽清姐(左二)以及其他阅读会骨干主持人依林吕红的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