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我的家


标签:
杂谈 |
美国移民局在三个月之内批准我以经理身分定居美国时,我真的感恩,感恩香港,香港崇尚精英,香港也培育精英,因为实实在在地,是香港造就了我。
国泰航空的飞机,带着隆隆的声响,把我送上了青云。还有十多个小时,我就能见到万家灯火的不夜城香港了,回到自己的家了。
要了一杯Rum酒,调好座椅的角度,腰间颈根处垫入柔软的小枕头,轻轻抖开蓝色的毛毯盖在腿上,打开面前的电视,选项众多,手指自然朝着香港电视剧按了下去,正在上演的是无线的连续剧《珠光宝气》,不知前因,更无法知晓结局,不用,也不必,那熟悉的人物,那似识的场景,这就是我所生活过的香港,毕竟,我和香港电视剧相伴,已有二十多个年头。
那年,三十出头的我,拖着不满六岁的小儿,随着拥挤的人群,拐着伤残的脚,通过罗湖移民局的柜台,登上了通往市区的火车,我的心随着火车的振荡而起伏着。怎样想像一个不会广东话,没有大学文凭,没有社会经验没有钱的家庭主妇,去闯荡一个非常陌生文化相异的土地,那样一个高消费,崇尚精英的社会?庆幸当时在上海,像我这样的残疾人,找不到一份可以活口的工作,所以不管愿意不愿意,我还是当上了香港居民。那时,我的想法简单,没有学历,开不了口,至少可以去做个缝纫工吧,即便赚个千把来块钱,也是一份收入。那时,我的知识并不足以产生香港是可以缔造神话的梦想。
在香港的新生活以晚上的电视连续剧最能吸引我,渐渐地熟悉了那广东话的发音,听明白了人物对白的含意,了解了拼博奋斗的香港文化。电视剧中表现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人性裸露的社会现象,却让我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务实还须积极。很快地,我从一个小接待员提升为管理人员,参加了业余专业学习后,一步步地自我增值,终于踏上了领取大学文凭的高台。
当诺干年后,美国移民局在三个月之内批准我以经理身分定居美国时,我真的感恩,感恩香港,这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成了我人生的跳台,让自己的生活再来了一次飞跃。此时才真正认识到,香港崇尚精英,香港也培育精英,因为实实在在,是香港造就了我。
三出剧情很快看完,带着一丝过瘾的满足,我伸了一个舒服的懒腰,好像还在香港的时候,每天晚上向惯性收视率报到之后才能熄灯一样,安心地睡去,好迎接明天,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