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湾区的青江菜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国生活 |
人生第一次走進菜園子。
事情起因是我所尊敬的老大姊寄我一篇有關青江菜怎樣會長在金山灣區的文章,我一看就很感動。這是我最喜歡吃的菜,我從小長在上海,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就是這種青江菜,白莖肥短寬,炒菜的時候,一定要蓋鍋蓋燜一下,吃在嘴裏的青菜才會又酥又軟,清香鮮甜。旅居香港時就是因為看不見、摸不著這種菜,令我沮喪了十幾年,差點得了憂鬱症。
移民美國後,欣喜的發現本地的青江菜又好又便宜。根據老大姊在文章中介紹,矽谷中心庫泊汀若(Cupertino)的超市在1982年就出現青江菜,當時一出現立刻轟動,漸漸地每個中國超市都賣青江菜了。
原來種菜的是一對台灣夫婦——彼得和阿麗思,正是大姊的鄰居。我馬上告訴老大姊要去拍照採訪,但當事人非常低調,不願意曝光。最後拗不過我的懇求,大姊帶著她50年的老同學,開車送我去在半月灣(Half
Moon
Bay)農場,好認識我心目中的種菜英雄。來回車程差不多要三小時,而這對夫婦每天都要開那麼久的車,不是對土地執著的愛,怎麼可能堅持20多年?
彼得和阿麗思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還帶我們參觀菜地,從他們口中得知,要經營這個農場真不容易,不僅要親力親為操作,還要懂得維修機器和各種想像不到的工作。
彼得幼時跟在祖父身旁看他種花,很受影響,學農成了他從小的心願。所以即便是美國農科碩士畢業,在一家食品公司任職,但始終沒忘童年的夢想,後來他辭去高薪工作,買了地,當上農場主人。20多年來不僅讓全三藩市灣區的人都可以吃到青江菜,也把三個孩子送進了大學。
在農場裏,親眼看到彼得示範收割青江菜,真是讓人感動,原來每一棵都是用手工切割。晚上,我小心翼翼地把從農場帶回來的青江菜,清洗切塊,放入鍋中,燜了一會,打開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那一刻,感覺自己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