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跨国事业

(2011-07-18 11:25:55)
标签:

宋体

美国人

统战工作

火锅

食物

情感

分类: 美国生活

大仲马说过:结婚不是恋爱的终结,“爱的事业”永无止境。是的,婚姻不但是一门爱的事业,且和任何事业一样,来之不易,弃之痛苦,维持更难。而涉外婚姻,似跨国事业,牵涉民族、文化、经济种种各不同,谈何容易.如何把跨国事业进行到底,这不仅需要勇气,耐心,更需要智慧.这儿介绍的是我们家生活磨合的几个小故事:

 

刊登于《家庭》杂志2011年8月上半月刊

 

受寵若驚的婚姻生活

 西方男人谈情说爱有种被宠爱的感觉,去问100位有此经历的中国女士,回答是的肯定的,有位很多经历过涉外婚姻失败女士,还是不愿把下一个希望转回老中身上,振振有词地声称,至少享受了这个过程.当然,西方人中,不乏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阴险毒辣的骗子和其他性格缺陷者,我也曾经着文和出书揭露过.但总体而言,西方的文化,是非常尊重女性的.我有一位朋友,曾做过详尽的中外婚姻调查,她采访了12对中女西男的夫妇,全体西方男士对太太都士赞不绝口”'very nice',若干时间过后,她再去访问, 十二对夫妇只剩下一半还存在夫妻关系了,问那些离婚的男士对前妻的看法,依然very nice.美国人并不把婚姻的成败和个人品格好坏混为一谈,做不成夫妻是大家个性不和,或者没有缘份有关. 这就是美国文化,有时你回觉得美国人过于客套有点虚假的嫌疑,例如在我们家,每次用餐后我洋夫都要对我说谢谢,和我们中国人自己人不用客气的谦逊是完全被不同.我还着实适应了好一些时间才习惯,有次,从买菜到烧到清洗都是他一手操办,结果他还是谢谢我,当时我忍办不住了就问:”要说谢,那应该是我谢你,怎反倒是你来谢我呢?”他很自然地回答说:”谢谢你陪我吃了一顿愉快的晚餐呀.” 要说质疑虚假,那么西方人的口头禅”我爱你”首当其冲.这三个是很多中国男人一辈子说不出口的,他们每天要说上无数次.我是赞赏美国人的做法,说句"亲爱的,我爱你,"总比说"小赤佬,老棺材"(上海人对孩子,老公的昵称)好听吧。不过,赞成归赞​​成,但碍于中国习俗总是说不口,直到嫁了美国人,好像说起来明正言顺了。但不多久,我却厌烦了。

因为我觉得"我爱你"说当然好,不说也不是什么罪过,嘴里不说并不代表心里不爱,可我洋夫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不说,是一件大事,如果哪一次我忘了说,他非要我补说不行,也不管时间场合,有次在我們報社門口,我已經要遲到了,有正好碰到同事,就朝他揮揮手就轉身,結果他追上來,硬要我補說才罷休,我觉得他真成了这句话的奴隶了,应该分轻重缓急嘛!他却有他的道理,他说:〞万一我們分開後,你没有说我爱你,我又出意外了,那你会后悔一辈子。〞

我却认为,爱不爱一个人,最主要看他肯为对方付出些什么,而不是光在嘴里喋喋不休。我洋夫的前妻老是人前人后的向人表示她最爱儿子,对儿子每句话离不开我爱你,可儿子和她一起住的日子,为了早上能睡晚觉,宁可让孩子走很远的路去学校,也不管狂风大雨甚至大风雪.孩子生日或是毕业典礼从没有收到她的一件礼物,而她有钱只顾和自己的男友去快活,也许她认为嘴里说了就等于尽了爱的责任和义务了。洋夫自从我把这件范例拿出来讲了之后,似乎不再对我忘了说那三字箴言太过敏感了.

 

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要过圣诞了,洋夫拿出长长的礼物单,开始张罗起来。过圣诞的习惯,我还没有出国时就有。到了香港,更是年年花样不同,不是出去吃大餐,就是旅行度假,最开心的还是圣诞夜随着人潮在维多利亚海旁看灯饰逛街,真有点普天同庆的感觉。在美国的圣诞节,绝对在家里,大餐是精心设计安排的,在圣诞树下拆礼物是整个节日的重头戏。第一次和洋夫过圣诞他送了五样礼物给我,当时我还以为因为是第一次所以那么隆重,谁知以后每年都这样,圣诞买礼物是最开心的事,我总是喜欢买个家人或朋友需要的东西,又实惠,又尽了心意。那年我给住在我家的两个女孩子买浴袍做圣诞礼物,外加一套洗浴用品,用小篮子装着,打一个大大美丽的蝴蝶结,即漂亮又实用,价格嘛也可以,一共才30美元。我得意洋洋地给洋夫看,他说“不错,但你不能老买她们需要(need)的东西,圣诞节应该买她们想要(want)的东西才对!”他拿出他准备的礼物,原来每个孩子都有一个Ipot,即使是他买的是最简单的那种,但当时也要100多美金一个呢。

过自己想过的日子,这在我们家似乎每天都在进行,这个想过的日子,可以是很普通的习惯,他工伤后,收入大减,他最在意的是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出去吃早餐,也不能经常出去看电影,吃爆米花了.如果是中国人,可能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世界末日,中国家庭,大概都不会为了吃早餐而出外吃早餐吧,而且,看电影未必一定要吃爆米花,但是,美国人是绝不轻易降底自己的生活标准和习惯,因为这是他们想过的日子。后来,终于劝服了他,我们买了爆米花在家租碟看,虽然效果差点,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接受。

有一年全家回上海过年,教他中国习俗,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他惊异地偷偷问我:“你们中国人买得起大屋子,却不肯付电费取暖?”他是这样的,加州算是四季如春,但天稍冷,他就会把家里的暖气开的滚烫,在屋里只要穿个背心就行,为​​了过这样的日子,美国人可以用光银行里的最后一分钱,所以我也懒得跟他解释我们民族节约的优良传统,只是义正词严地回道:“环保,你懂吗?”

有时候,他为了要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真让人受不了。那年,他的腰伤到了不动手术就随时有危险的地步,医生把手术安排在12月20日,他当然不同意,因为圣诞节他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医生为了他签字,就答应说一定会在圣诞夜前让他回家,我心里想,开什么玩笑,脊椎大手术,要开十个小时,而且正面背面都要开,我在香港住过脊椎科病房,开过刀的病人起码一两个星期卧床,肯定是医生把他“骗进手术室,之后就轮不到他说话了。”手术之后他满身插满管子北送进了重症病房,第二天才转入普通病房,美国医疗是注重术后锻炼,当天就让他下地走了几步。第三天,是12月23日,我一看情况,他连坐起身都需要床上辅助装置的帮助,我就和他说:“今年我们就在医院里过个特别的圣诞吧。”我让护士在他的病房里架起了小床,护士还告诉我,不会收我的伙食费,我高兴之余,就出去买点节日的必需品,当然也少不了他想要的礼物,限量版橄榄球队的头盔。等我带齐东西回到医院,看到他僵硬笔直地坐在床上,严肃并神气地对我说:“我已经办好了出院手续,带我会家吧!"天啊,我们家的卧室在二楼,他怎么上的去,再说,他的要不能弯一点,连让儿子背上楼都不行。我说要不把床搬到楼下厅里,也被他意正词严地拒绝了,他倒是咬着牙,挪上了二楼,但自此之后
我的脖子成了他起床的大吊车,差点没有断。

 统战在饭桌上进行

 

这里指的是中美家庭的食物文化统战。统战工作并不是在婚姻一开始就展开的。初时,大家都沉醉于尝鲜,像发现新大陆似地相互品尝对方食物的特色。尤其是我,觉得很幸运,因为德裔的老公居然喜欢吃米饭。主食,通常是不同地区人们差别最大的食物了,例如同是中国人,也会为主食吃面或吃饭而起矛盾。我不怎么喜欢面包,干乎乎的好难下咽,如果让我每天要啃面包当饭,我会很严肃地重新考虑这婚姻的实在性。也听过其他的中美夫妻,在主食挑选上的矛盾,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保持各自的饮食习惯,可是有时候总想和另一半分享自己的最爱,食物的统战工作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作为家庭主妇,也难免有不想烧饭的时候。尤其是有段时间,我们有六张口,六张口背后的地区文化都不同,真所谓众口难调。如果在家乡,我会号召吃火锅,操作简单省事吃时又热闹丰富,我颇为老祖宗的这一创举自豪。可是洋老公怎办呢?老外的吃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分餐,就是他们爱吃中餐,接受了中餐的食物集中制,但也必须要用公筷,而火锅众筷一锅,而且是生熟不分。不过这些困难难不倒我阖家团圆吃火锅的决心。我决定从他最爱吃的食物下手。

 

人说,音乐无国界,其实口味也无国界,例如某人喜欢吃酸的,即便是某种食材、某种饮食习惯他不认同,但为了他所喜爱的口味,他会去尝试、会去妥协。如果掌握了这个秘密,那么我们的食物统战工作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得成功。

 

我的祖籍是湖南,有味家乡小炒,辣椒酸豆蔻。小时候还是祖母依照风俗让我们尝过鲜,多少年没吃上了,没想到,这两年,包装的酸豆蔻竟然出现中国超市里了。正好我老爸从香港来美探亲,我忙不迭地买了酸豆蔻加肉末和红辣椒爆炒,看老爸吃得喜孜孜,却忽略了旁边还有一位吃得欣喜若狂,那就是洋夫。原来德国人有吃酸菜的习惯,德国酸菜(Sauerkraut)是德国的传统食品,用圆白菜或大头菜腌制。在美国的普通超市有很多种类,罐装袋装都有。

 

洋夫最爱吃鸡翅膀中段,被他称为手指食物(finger food),是美国人看电视球赛时的热门食物。曾有次,老公跟我去采访餐厅,那位厨师做的干烹鸡翼让他喜出望外,连连建议对方关了餐厅,专门制作鸡翼,他担保说,美国人一定会排长龙来抢购。可惜这位厨师的志向不在于此,洋夫的愿望落空。我曾经成功地让他爱上了广东小菜“北菇焖鸡翼”。我的计划,是把鸡翅膀当做火锅涮食材的一种,再加上用他喜欢的酱料相佐,引诱他向火锅入筷。洋夫懂什么是火锅(hot pot),虽然英文一样,当然和我们的火锅吃法完全不同,他们的只是一锅熟的干锅烧而已。我精心设计了川味火锅,味浓,还可以放入酱料,除非奶油汤,洋人不太喜欢没有颜色的食物和汤水。然后用花生酱再加辣酱调稀后,把在火锅中煮熟的鸡翅膀薄薄搽匀了酱料,送进了他嘴里,等到他喜形于色的时候,才告诉他这是火锅产品,从此以后,我们一说吃火锅,他就连忙点头说:“我喜欢,我喜欢。”

 

 

 关注和偏见



也不知巧合还是西方人的共性,他们对太太都非常关注,我是作家,习惯打腹稿思考,有时可能脸上木无表情,我洋夫总要神经紧张地问:"发生什么事,"我回答:"没事。"他还不放过:"别瞒我!"每每搞的我苦笑不得,和他解释多次后下次还是照问。和同样嫁给洋人的女伴闲聊,原来他们的老公也是这样紧张她们的,连问话的前后的句子和前后次序都一​​样。洋夫对中国人总的评价是很高,勤劳节俭的美德,是他常常夸的,我们曾经有一位邻居,夫妇俩人连英语都不会说,丈夫修车,太太在餐厅洗碗,都能在旧金山买到一栋房子,我洋夫常说,马路上站着讨钱的无家归者(homeless)群里,见不到中国人或者说是亚洲人。虽然他不直说,但明显地顾及一些和中国人有关的事,洋夫他平时拒绝去中国超市,理由是停车争不过亚洲人,还有中国人的争先恐后是他最怕。也不知道这种偏见在他心理有多深厚,我最烦就是和他一起去美国商店,他老是要提醒我:"看你后面。"开头一二次,我真的以为我是否挡着别人的道,后来发现不对,我在边上走,就是后边有人想超越我,应该他和我打招呼才对,我眼睛长在前面,就应该朝前看,我反抗了:"你是否歧视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我往后看?"他解释的理由一点都站不住脚:"我是怕你被人撞了。"我自认是一个非常奉公守法的好市民,有错也不怕承认,但就吃不了冤枉。和老公结婚不久,他就神神密密地问我:"你知道我们加州的Big A,我们美国人开车最怕见到他们"。这个大A,就是指喜欢开大车(通常是七人车)的亚洲人(Asian),被偏见地认为开车象蜗牛。 "我听了很不以为然,亚洲人开慢车的肯定有,但不是所有开慢车的人都是亚州人吧,有时候,他们的偏见蛮怕人的,我有个坏喜欢,眼镜老是东扔西扔的,又懒的楼上楼下找,有时坐在电脑前,就凑合眯眼打几个字,我老公每逢看到,总会楼上楼下地帮我把眼镜找来,但总也要说一句:"你们亚洲人就是喜欢眯眼! "想不到我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给整个亚洲人戴上了帽子!出于民族自尊,我和老公出去,特别留意开慢车的人, 如果貌似亚洲人,我就不出声,如果是和我老公一样的金毛蓝眼,我就会大叫:"看,真是Big A,Big Amenrican!



礼轻意义重



洋夫是个闲不住的人,即便是在工伤后,仍然丝毫没有减低他做事的热情.不是整理车库,洗车拖地,就是打理花草,烹调美食,他确实是一个住家男人。不过到他被逼做手术后,情况完全不同了,因为那是脊椎复整手术,是一个大手术.医生吩咐他,手术后有一段颇长时间里不能弯腰,不能拿重东西,一句话,从此远离家务。对于他来说,可是个打击,从来做事不假手与人的他,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事,自己残废了,是一个被照顾的对象.也不知是他改不了做事的习惯,还是有意无意想尝试一下自己的能力,所以就出现了屡屡犯规,险情频频的情况,搞的家里战况百出。因为一旦当我阻止他做这做那的时候, 他就会失去平时他特有的耐心,烦躁地说,难道我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你都要管我吗?其实他心里明白,自己的人生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只是不肯承认.我实在怕他出意外,任合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他健康的复原,影响他今后的生活,所以我采用人盯人的做法,一发现他企图想做些什么,就立即喊停!搞得他怨声载道,家里火药味越来越浓。有一次,他又提要把寄存在干女儿家的特大电视机搬回来,其实家里现有的我觉得也不小了,因为知道他节约的标准,肯定自己去搬,他的脊椎怎么受的了,所以我一口回绝:“不!”他气哼哼地说:“你这么可以这样说话。”美国人比较注重礼貌,通常表示不赞成会说:“我不这样认为。(I don't think so )”我也不示弱:“因为说过多次I don't think so,但不管用,只能把自己的反应升级。”



情人节快到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何不乘这个美好浪漫的日子,用另类的方法让他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呢?只有先面对现实,才能有可能接受事实。走了很多商店,终于买到了一套文具,拆信刀和放大镜,设计高雅,即可当书桌上的装饰品,又具有非常的实用价值,在情人节的那天,我还特意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他,信中没有肉麻的句子,却实实在在地告诉他,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这么一个画面,当我们白发苍苍,仍能在一起干点什么,即便是我们老了走不动时,我们仍可以看报写信,人生没有绝望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做,即使要用放大镜拆信刀又有何妨。洋夫收到我的礼物非常的开心,他说能明白我的意思,人生必然有缺陷的时候,不可能永保青春活力,但可以做到人老心不老,人残也一様可以过开心日子。



出乎意外的是,他也送了一个礼物给我,一个粉红色的可爱狮子,脖子上围着一圈爱心毛,有趣的是,一捏它的抓子,会有呼噜呼噜,活像洋夫晚上打的呼噜声,小狮子还捧着一张情人节贺卡,洋夫在上面写着:如果嫌我晚上太吵,就请摸摸我的爱心毛,如果有什么得罪了,请照打不误,狮子能替代我。其实,洋夫很会转弯,比我还幽默。



不管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步上红地毯或走进教堂的那时刻,没有人会期望将来婚姻会出问题,就像普通企业一样,婚姻也会受到各种天灾人祸的冲击和危害,只要还能经营自己的婚姻,就要好好地珍惜和另一半的缘分,天长地久也好,曾经拥有也好,过的有滋有味,才能无愧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和岩彩画有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