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其实很简单

(2011-05-11 15:05:32)
标签:

美国

英语

上海外语学院

山姆大叔

曼哈顿

文化

分类: 食性男女

“来叫come去叫go,是了不是yes no。”这是我英文的启蒙句子,比在开放初期全民皆学的this is a table, that is a pen不知实用多少倍。
   
美国生活,究竟需不需要懂英语?答案应是“必需的”。不过,在纽约曼哈顿的街头,听不懂一句英语的中国小贩,照样把生意做得红火,每月赚的钱可能比大学硕士博士还多。
    前些日子,和也是
上海人的朋友见面,这个女人结棍哦,出国前,是上海外语学院的,英文乓乓响,到了美国,又再学五年英语,后来闯荡美国主流20多年,嫁了麻省理工毕业的洋老公多年,居然现在对自己说英文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原来自从她在郊外山上另买了栋别墅,被邻居家庭主妇们的日常用语吓怕了,据说那些主妇随便写写的普通电邮,也能让她惊异欣赏半天。
    我听了暗自偷笑。我英文和她比,肯定被她扔后八条街,但我觉悟比她高,早就不和洋夫交流英语了,具体地说,yes no也用点头和摇头替代。我是有过上进心的,免费英语老师在家,不学白不学,但经历了两件事后,我宁可教洋夫形体语言了。一次,我们和一对当名牌大学教授的中国夫妇吃饭,回到家,洋夫很困惑地对我说:“刚才他怎么可以用那个字眼来形容他太太?太不尊重了!他真令我失望!!”我摸不着头脑,去翻中英大字典,没错呀,洋夫却说:“美国人绝对不会用这个字眼。”我有点明白,用同一种语言描述同一样东西,但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字眼。例如用同样的广东话说同一样东西,一个说“空调”,另一个说“冷气”,两人都对,不同的是前者是广州人,后者是香港人。对东西来说问题不大,对人,就会造成误解了。听洋夫说,英语里光“妓女”,就有十八种说法,“程度”不一。
    还有一次坐洋夫的车在旧金山街头飞驰而过,他突然问我:“看到左面那家店铺的中文名字了吗?”我有见到,叫作“贵夫人
美容店”,英文是“护理皮肤”。洋夫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用这个皮肤的英文,那是特指屁股上的皮肤。”天呐,在这家店进去出来的中国贵夫人们真要留意老美们的眼睛会往哪儿瞧了。
    所以说,好的英语,不在乎字正腔圆或深奥流利,而在于用对字眼。一位在曼哈顿送外卖的中国人,不幸被困于一栋高楼的电梯里,因为有关当局的官僚操作,也因为他不懂得英语的求助语言,被困在电梯里长达两天,几乎把命送掉。两天里,他反复地念叨:“No good, no good……”直翻,就是“不好了”。中国人都知道“不好了”的潜台词就是“出事了”,他以为警察会聪敏地来救他,可山姆大叔绝对不会把“不好了”和“救命”联系在一起的。
    干女儿要去纽约,我告诉她,在美国最有效的英语是“help”。有什么事要人帮忙,柔声说一句:“Help please!”(帮帮我吧!)出了急事,扯着嗓子高喊“Help!”(救命!),其实英语就那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