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家王喜庆的书法作品

(2013-12-18 15:16:01)
标签:

名家书画

王喜庆

王喜庆书法

王喜庆书画

华夏一笔鸭王喜庆

分类: 占宇收藏

http://s7/mw690/001TC2E9gy6F5z30pAqc6&690
画家王喜庆的书法作品
http://s10/mw690/001TC2E9gy6F5z35tu929&690
    王喜庆,1934年3月生,山东海阳人。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一级美术师。从事美术工作五十余年,擅人物、花鸟、山水,尤长写意简笔鸭和牡丹,有华夏一笔鸭之誉。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一级国画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名人书画艺委会副主任、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理事、东方中日书画家协会理事、国际书画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顾问、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华艺中国画院院长、夕阳红书画院院长等。

    看山东书画家王喜庆画鸭子,真是一种艺术享受。只见他三笔两笔,挥洒笔墨,一会儿宣纸上就出现了几只栩栩如生的小鸭子。怪不得人们称他是“华夏一笔鸭”。未见王喜庆先生的时候,常听人说:“王老有两好,鸭子好、心眼好”,也就是画好、人好。后来,有缘结识了喜庆先生。他,银灰色的齐肩发,慈祥的面容,轻快的步伐,诙谐的谈笑,一见面就让人生出许多亲近。而今,已步入花甲之年的王喜庆又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细品王喜庆的画,鸭子对春天对生长的渴望与感知跃然纸上。王喜庆画的鸭,有沉静贤淑型,有劲舞奔放型。同是鸭子,性格迥然不同。《芦花双凫》图里的鸭子气定神闲,在两棵随风起舞的芦苇下,深情地、缓缓地游着,他们爱的那么自然、那么真挚、那么和谐、那么浪漫。《畅游江河乐其中》的三只鸭子,活灵活现、动感十足,领头的公鸭展翅飞奔,表达出了一种“雄起”的个性。母鸭多情的紧追不舍,画家用淡红色的朱墨着在鸭嘴轻轻一个回笔,凸显出了母鸭的妩媚与丰韵,中国文学纵有千言万语,也不如画笔轻轻的回转,让人浮想连翩。紧跟“夫妻俩”后面的小鸭子脚步蹒跚,却憨态可掬,半张开的两个小嘴一看就是呱呱叫的小鸭子。纸之韵、鸭之歌,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境界已无声的渗入观者的每一个毛孔。
  当然王喜庆不仅画鸭,也喜欢画鸡、画花、画山,从事美术工作50余年的他,擅人物、花鸟、山水,尤长写意简笔鸭和牡丹。为了画好鸭,王喜庆倾力观察生活中鸭子的习性、生理结构,反复以各种手法去画。通过多年观察实践,他终于删繁就简,用极有力的简练线条画出了生机盎然的鸭子来,“湖塘鸭影”、“春鸭戏水”、“母子嬉戏”、“江南无处不春风”、“春雏茸茸乐无涯”、“芦塘双凫”、“湖塘花鸭”、“奋进”……笔下表现雄鸭、雌鸭、老鸭、雏鸭那入水、嬉戏、觅食、群舞、洗羽、悠闲、惊飞等情景真可谓活灵活现。画面上几根水草,则“蒌蒿满地芦芽短”;几条柳枝,则竹外桃花满目春光。仔细品味这体态丰盈、毛色油润、游态优娴的鸭子饶有韵味,给人们精神上带来无限情趣和高品味享受。心眼好也就是人品好。中国画画品则人品、风格则人格,画通心性就是这个道理。在齐鲁画界,王喜庆从事专业美术50年,桃李满天下,可以说是德艺双馨。可是王喜庆还是那么从容、那么自然、那么平实,他不但每年给公益事业无偿做画,而且凡是朋友要画都有求必应。能够为社会和群众提供艺术享受,提高大众精神境界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也才会有生命力。
  王喜庆人品画品俱佳。2006年7月,在山东省宣传干部培训中心的一次笔画上,一位叫杨峰的武警战士喜欢他画的鸭子,王老二话没说就画了幅鸭子使武警战士高兴而归。青岛画院院长刘文泉说:王老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第一幅作品是参加王老主持的山东工人文化宫举办的书画大奖赛活动获奖的,正是这一次的鼓励,才使我走上专业美术的创作道路。除了自己搞创作,王老还非常注重对社会美术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在工人文化宫举办的美术培训辅导学习班160余期,基层办学习班40多期,为基层培养美术人才3000余人,输送和报考高等美术院校的(包括业校和函授)200余人,成为有名气的专业画家20余人,做美术编辑的有30余人,做基层工会俱乐部的美术干部20余人,做美术教师和文化馆干部的30余人,做厂矿企业专业美术设计工艺师100余人。组织工厂工人美术小组10多个。
  王喜庆对职工业余美术作者特别关怀,经常到基层和作者家中指导,在他开刀住院期间,听到作者创作中遇到困难,还马上带着病残的身体去帮着人家解决难题。有的作者缺少绘画材料,他都帮着解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发现一女孩在画速写,很着迷,但方法不正确,就对其指导,并让她到文化宫参加美术班学习,这位当年的女孩已是淄博陶瓷厂的一位工艺美术师了;七十年代他发现天桥橡胶厂一青年徒工喜欢画画,就指导这个青工进行绘画创作,后来成为山东电视台美工师……在新的形势下,美术家的观念越来越多元,有人对王喜庆说:“你看看人家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你还在为他人穷忙活。”而王喜庆则说:“职工群众美术工作总得有人去做。”
  王喜庆,山东美术园地的耕耘者和守望人。(唐小明)

 

http://www.xinhuashy.com/upload/2010/2/27164112349.jpg

------------------------------------------------------------------------

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展示名家名作/引导盛世收藏

微信号:zhanyuwenhua

交流热线:13793171766

投稿邮箱:zhanyuwhcm@sina.cn

QQ号码:343059101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yuwhcm

收藏名家书画;收藏书画专辑、画册、诗文著作,让好的作品得以推广、流传、收藏。

http://mmbiz.qpic.cn/mmbiz/EIKictQZ04oW73Ss755T4GWu7WwUeVpKTexvtQ99GRHNq6EgUOqloTLG1T2CUmY8PlGV8XybUPRzDnIhKZzichWg/0<wbr>融古铸今——记画家贾鸿吏的书画艺术" TITLE="才情卓越 <wbr>融古铸今——记画家贾鸿吏的书画艺术" />

敬请关注《名家书画》,更多精彩尽在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绝色佳人
后一篇:水急不留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