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2017-04-25 08:49:32)01
看到别人每天晨跑,风雨无阻数十年,你羡慕不羡慕?
看到别人每天码8000字,如今成了网络大神,资产以亿计,你羡慕不羡慕?
看到别人坚持做自己的公众号产品,结果粉丝上100万,如今微信产品日进斗金,你羡慕不羡慕?
……
当然羡慕啦!而且不止是羡慕,有些人也因此“磨刀霍霍”,写下了自己的计划,然后开始朝着目标前进:
第一天坚持,OK;
第二天坚持,OK;
第三天坚持,OK;
第四天生病了,好,停下来一天;
第五天家里突然发生了点什么事,不得不停下来;
第六天……
第七天……
然后计划就搁浅了。
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走过这样的路。
当然,也有少数人坚持了自己最初的计划,然后成功了。
另外,也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坚持按原计划进行,但他在过程中,逐渐修改了计划,让计划能够确保得到实施,最后坚持下来了,他,也成功了。
02
我们生活在一个空前快节奏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标志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做不到按计划实施,确实是生活的千变万化,让许多计划没有了实施的土壤。
但,我们之所以有计划,不就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导向进步和成功吗?
那些坚持原计划的人,是非常有毅力的人,但也同时说明,他的计划制订得具有可操作性。
我认为最可取的是第三类人。他们或者在一开始达不成自己的目标,但他对此进行了分析,然后调整自己的计划,让计划变得简单起来,可操作起来,于是他也坚持了下来。
03
我的邻居孩子,读书的资质很普通,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也总是在班级后十名。
可是你想像不到的是,他后来不仅考上了重点大学,还读了研究生、博士生,最后成了大学的教授。
邻居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原因无他,是邻居教子有方。
我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捧着六十分的试卷让妈妈签字。邻居看了看试卷的分数,摸着孩子的头说:“嗯,有进步,你下次再进步一分,妈妈就更高兴了。”
这样低的要求,基本上是没有压力的。孩子当然高高兴兴地答道:“好的,我一定努力。”
邻居曾对我说:“小孩子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让他有一种进步的欲望和动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多,只要一点点,可是最后就是质的飞跃!
04
美国作家娜塔莉·戈德堡写了一本书《写出我心》,这本书成为了北美教授写作的经典书籍。但这本书提示的一个写作秘方,不是每天要写多少字,也不是要如何学习排篇布局,而是“坐下来,写”。
娜塔莉认为:“写作时,不要说‘我将写作一首诗’,这种心态会使你当场呆掉。尽量不对自己有所期许,坐在桌前,说,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要是你每一回一坐下,都期待着要写出伟大作品的话,写作带给你的,永远只有大大的失望。此外,那份期待也会让你迟迟无法动笔。”
“坐下来,写”,你可以只写一分钟,可以只写五分钟,想到什么写什么,能够写什么就写什么。这种方法如此可行、如此简单,却使许多人经由这种方式成为了作家。
无独有偶。现在有人提出了“微习惯”的养成。微习惯如何养成?就是对想达成的目标从量上进行大幅度缩减,每天以最小的量去完成,最终形成好习惯。
提出者说,他曾经雄心勃勃地打算每天练50个俯卧撑,但他坚持没两天就放弃了。后来有一天他大脑里灵光一闪,他对自己说:“练50个难以做到,那么我练1个总成吧。”他把计划调整为每天练“一个”俯卧撑,结果他做到了,而且每天他都超额完成了计划,就此他练成了这个锻炼的好习惯。
05
我们制订计划,想要达成目标,这份愿景无疑是好的,但这美好的愿景,有时候是一种压力,人性天性是“趋利避害”的,有了压力,人性本能地就想逃避,再加上现实世界的变化速度,我们的计划烂尾之事才会频频发生。
如果我们转换一种思维,降低我们目标的难度呢?像邻居小孩子一样,每次考试只进步“一分”,像“微习惯”提出者,每天只练“一个”俯卧撑,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计划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样难以达成。
当我们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时,我们降低对目标的预期,让目标显得简单而易行,假以时日,这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就能够带我们抵达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地!
前一篇:心有多静,福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