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6-12-02 08:26:15)
情绪犹如突发的洪水,若不控制,它会泛滥成灾,如果强行堵截,它会更加凶猛肆虐,最好的方法是疏导,让它们沿着既定的河道汇入到大海,即找到合适的方法将其排遣,宣泄出去。
若菱在这一阶段过得异常艰辛,朋友与爱人的双双背叛,差点令她情绪崩溃。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她就会丧失自我,做出极端举动。幸运的是,她有一位智慧老人一路引领她,走出重重迷雾。“在情绪上要先接纳已经发生的事,然后对可以改变的事尽力去做力挽狂澜”,即不管事实多么残酷,你的心里多么难受,最先要做的是冷静下来面对现实,然后基于现实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就是老人口中的臣服。
臣服,这两个字,乍一看像是屈服的意思,屈服即认输,妥协,如此好像没有骨气的人还没正式上场,就提前弃权了一样。再细思,又可从中窥见拜服的影子,心甘情愿甘拜下风似的。一个词脱离了情境语境,可根据读者的心态衍生出多种含义,这就告诫我们读书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否则会与原意南辕北辙。
老人口中的臣服,是对事实臣服,然后接纳因此而产生的情绪,情绪是自然能量的流动,只有你支持了认同了,它才不会赖着不走。其实我觉得将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概括为臣服比较片面,臣服之后情绪、事件并没有立即得到解决,只是自己在心里有了一个模糊概念,不去否定不去抗争,真正重要的是之后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行动,行动影响结果,而最终的结果就代表了你是否突破情绪的障碍。所以正确的概括是基于现实所作出的行动,即从实际出发。
书友@G05西红柿
这本书读到现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词:臣服。这是老人对若菱的教导,臣服于过去,因为它已无法改变。只有全盘地接受,才能真正地改变。
回想我的过去,种种挫折与痛苦,常常眼含热泪。但是在众生之中、宇宙苍穹之下,我的这些微不足道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如同沧海一粟一般呢。心中郁结之时,抬头仰望星空漫天繁星,感受着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心灵会渐渐得到平静、升华。
人间琐事,无可奈何,不如就随它去吧。就像披头士乐队歌里唱的:“Letitbe.Therewillbeananswer.”随它去吧。一切自有分晓。而我们面对生活,如果能够拥有这样恬淡、豁达的心境,自然能够苦中作乐、处变不惊。放下了过去,我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创造未来,接受了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进步。而这一切,都是对过去、对无可改变的事实的臣服。
学会放下,学会坦然面对、全然接受,这是这本书要教给我们的人生成长的重要一课。春去秋来、叶落花开、人来人往??我们感受着一切,平静而淡然。
这样的课程太难:要不断回想并剖析自己的伤疤,并且去全然臣服,想到就已眼眶湿润。不如,就当做是参加了一次关于自我变革的试验。看看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书友@1号随遇而安
领读七唯读书和跑步不能辜负
我举双手赞同这个说法。
我从小就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它就挂在我小学教室的墙上,我天天看它,我那时就知道凡是往墙上挂的肯定是大道理,而这句话平平常常,简简单单,联系到自己天天读书天天走路,所以对这句话格外亲切,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大道理,不就是书读得多点,路走得远点吗?
然后很多年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地明白了这句话的涵义。
叔本华说,人人都在生活,好像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实际上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只能按照他内心的限度来看世界,如果内心贫乏,那么外面的世界无论多么精彩,他一定熟视无睹,而内心广阔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一定天地广阔,内心丰满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一定美丽富饶。
读万卷书,内心一定丰富多彩;
行万里路,眼界一定长远广阔。
本文来源:网络
前一篇:从细节看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
后一篇:不要总羡慕朋友圈里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