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教育出版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98
  • 关注人气:9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遇突发状况怎么办?

(2016-06-07 10:48:43)
  高考最后时刻,十几万的家庭为此进入冲刺阶段。到现在,比拼的更多的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前的这几天应该如何度过?高考政策是否完全了解?考试当天出行怎样早作准备?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最后的成绩。
  为此,中国吉林网特别推出高考服务指南,从政策到高考安全,从心理到健康,从饮食到应急,梳理和采访了有关高考的实用信息,希望能为考生及家长提个醒。
  考前调整
  考前最后一天做什么?
  高考前,如何调整考生的状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三的孙老师说:“最后两天天考生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过分紧张,但也绝对不可以极度放松,这里的度一定要掌握好。”
  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的丛老师说:“很多高三孩子可能已经离校了,需要注意的是,回家孩子的生物钟调节、对点训练、辅导答疑等都可能出现间断,导致学生放松,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提醒孩子,心态可以放松,但是不能彻底脱离学习。”
  最后几天,学不进去怎么办?“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复习的关键期了,保证必要的精力上考场最重要,此时复习功课会造成负性情绪性条件反射,会影响考试的发挥。”丛老师建议考生在上午和下午考试的时间段,让自己兴奋,“但是千万不要再碰难题和怪题了,主要是看看自己的错题本。如果睡眠不好的话,睡前可以看看比较轻松的散文,不要硬往脑子里记,看看就好。”
  突然“失忆”会的都忘了怎么办?
  “今天我在家做模拟题,再答文综选择时我突然之间什么都记不住了,明明是会的题,可是突然间就答不出来了,对答案时才恍然大悟,整套做一道错一道,好害怕高考会出现这种情况啊。”昨日,吴同学很心烦,因为她发现自己一紧张,明明会答的题想不起来了。
  长春市实验中学杨蕾老师说,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疲劳战术的结果,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具体方法是: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去散步,不要做高于平时运动量太多的项目,去广场或者公园都可以;听一听能使自己心情舒畅的音乐;看一段笑话或喜剧小品等。这时头脑里需要注意对知识系统的完整梳理和把握,且不要过于在意某一道题的正确与否。
  饮食方面:
  高考期间忌大补特补盲补
  面临考试的最后一刻,并不需要大补特补,还是遵循平时的饮食习惯,越是考试
  ,越要清淡。因为考试期间,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压力,有压力就会食欲下降。所以,如果心疼孩子,想在这两天给孩子补点啥,反倒容易弄巧成拙。因为孩子考试期间消化功能下降,如果吃的大鱼大肉,高油高脂,孩子反倒容易消化不良,进而会影响考试的状态。
  最后备考阶段,考生饮食卫生与安全比盲目进补更重要,家长只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远离油炸、辛辣食物、生冷海鲜以及冷饮,保证考生一日三餐均衡合理即可。
  这个时期,在保证均衡合理的饮食外,家长对待高考前的饮食也要有一颗“平常心”,因为如果特意在食谱上大做文章,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
  专家说,有时候家长越重视,孩子越紧张。在饮食上可以稍微注意一下,但不要特意改变孩子日常的饮食习惯,保持常态就好。
  心理减压:
  合理调整期望值用积极的心态暗示自己
  随着中高考的日益临近,各种各样的考试测验接踵而来。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开始成为不少考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春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尹洪影,针对不同案例,对中高考学生与家长的困惑以及心态的调整给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大部分考前的学生压力较大,压力源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分数比较、对未来的负性想象等。”尹洪影建议,考生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注重用脑效率。高考前的复习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无节制、过度用脑对大脑有害,应避免熬夜搞疲劳战,做偏题、怪题,要按时作息,定时学习。
  考生要用建设性语言暗示自己。当头脑出现“考不好我无法向父母交待”、“考不好我一切都完了”等念头时,建议用建设性语言暗示自己,肯定自己,如“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会有好回报的”,“我每天进步一点点,会有好结果的”,“无论结果如何,我一样会成为有价值的人!”等。
  上考场之前,是否得到充分的休息会对考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合理安排作息,保障足够的休息时间,调整生物节律,保证大脑兴奋期与考试时间一致。
  如果遇到失眠的状况,考生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早上床,到点该睡了就躺在床上,让自己浑身放松,什么都不想,只是舒服地躺着;也可以利用一些舒缓的音乐进行睡前放松,在这种环境中就容易不知不觉地睡着。
  家长禁区:
  忌唠叨不休和关心过度
  高考前期,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孩子,如果家长一反常态,当孩子在家时故作沉默,或者提早作息,可能令孩子不习惯。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
  家长在家里还要适时鼓励孩子,但不要老是把“我相信你,你一定行”这些话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分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也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话,这样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同时不要给予孩子过分的关心,那样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心都要适度。
  每年高考题目难易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要硬性地给孩子制定一个分数目标并让孩子去完成。
  不要规定孩子一定要考哪所学校,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每年都有很多考生的志愿完全由父母一手填写,孩子只是照抄一遍而已,可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结果造成了子女对父母的不满甚至埋怨。
  家长要不要去考场外陪考,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高考穿着:
  考生一定要亲自去验考场
  据了解,高考前各个高中都在考前进行了安检演练,考试当天,衣服、鞋子就穿演练时的穿着。
  有个别孩子还是着装不够注意,比如有的同学虽然穿了运动裤,但没有注意到裤子的拉链是金属的;还有的同学穿了带金属装饰的鞋;还有的女生戴了金属的发夹等等。
  还需要提醒的就是,前一个考生一定要和后一个考生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如果考生离得太近,太密集,通过安检门时,也会出现“不合格”的响声。
  6日下午是正式的高考验考场了,也是最好的实战演练机会。提醒各位高三家长,一定要让孩子重视这个环节,准时去熟悉考场。验考场时,入场过程、安检环节、衣着物品要完全按照高考当天的来,建议高考当天准备穿哪件衣服、哪双鞋,就穿哪件衣服、哪双鞋去验考场,检验一下是否能够顺利通过“无声入场”安检。
  紧急应对:
  十种突发状况怎么办?
  1.丢失、忘带二代身份证、准考证,或者身份证过期咋办?
  解决办法:未带准考证但有身份证的,由监考教师核对准考证存根人头像,确系本人,可准予先入场参加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必须带准考证;未带身份证的,由监考教师用身份证验证终端核对考生身份信息,确系本人,可允许参加考试,并要求下一科必须携带。
  2.考生相貌与证件上的照片不符
  解决办法:现场工作人员会先允许考生答题,等考试结束后,检查人员、监考教师将考生带入主考室处理。如发现是替考等,再要求考生写明情况并签字。
  3.考生入场时遇到大到暴雨
  解决办法:部分考点会按照预案利用遮雨设施继续进行操场检查,检查合格的考生,由工作人员组织有序进入教室、体育馆、走廊等候入场,并确保安全。
  4.考生意外迟到了,还能入场吗?
  解决办法:考生开考15分钟内进入考点,接受入场检查后进入考场,记录迟到情况,考生签字后,由专人带领考生进入考场。考生开考15分钟后到达考点,不准进入考点。
  5.考生开考前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考场
  解决办法:如果情况符合实情,考生可以离开,但返回后必须重新进行检查。
  6.考生因身体原因需带入特殊物品(如助听器等)
  解决办法:同时交验指定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诊断书、病历)和当地招生部门出具的审核材料。
  7.考生因突发疾病需要带入特殊物品(如轮椅)
  解决办法:须交验由县(市)级以上二级甲等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诊断书、病历)和当地招生部门出具的审核材料,考试期间突发此类情况,由考点主考逐级报告,并妥善处理。同时,各考区设立争议仲裁机构(由教育、纪检、律师、医生等人员组成),负责仲裁入场检查中出现的争议问题。
  8.答题时文具突然损坏咋办?
  解决办法:高考考场统一提供文具,不许考生自带。如个别考生发现文具损坏,监考教师将启用备用文具。考生和家长无需担心。
  9.在考试期间想要去卫生间
  解决办法:举手和监考老师示意,在监考老师的陪同下去洗手间,回考场后,要重新接受检查,所耽误时间不补。
  10.考生弄脏答卷或答题卡,要求更换
  解决办法:监考老师检查如果不影响答卷或评卷的,一般不予更换;必须要更换的,向考点主考申请启用备用试卷,所耽误时间不补。
本文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