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教育道路上走过一段《西游记》
(2016-01-29 14:00:04)
近日,大师兄六小龄童,"无缘春晚"的话题在网络上遭到各大媒体和网友的热议,相信70、80、90后都是在86版的《西游记》伴随下成长的,那经典的画面,熟悉的旋律,脍炙人口的台词每年寒暑假都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猴哥六小龄童"把吴承恩的作品诠释的惟妙惟肖,受到了国内外人的喜爱,他已经是我们心中无法动摇的"猴哥",然而,猴年即将到来,央视春晚却没有他的戏份,媒体和网友们的疑问、失落油然而生:"猴年,没有猴哥怎么行?无论他戏份的好坏,我们都要看",不知,此刻的六小龄童看到这一幕画面了吗?无论他是否被央视邀约,我想说,大家也许是被这30年的经典画面吸引着,剧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精彩演绎,这部作品诠释了太多。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81难,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师徒四人性格各异,唐僧虽然是肉眼凡胎,但他的善良、稳重、信仰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打动着三位徒儿,孙悟空,石头中蹦出,生来无父母,聪明伶俐,法力无边,一路上吃亏过,挨过训,被师傅一点点的感化着,唐僧教育了他一些道理,也给予了他内心的灵魂;猪八戒,生性好吃懒做,却也本能强大,老实本分,小聪明也不少,唐僧用耐心一点点的教导他,改变他;而沙僧,很多人说他是最忠实的仆人,但我看来,不如说是最听话的学生,虽然没有悟空、八戒本领大,但却失最勤奋的,所谓笨鸟先飞,他越挫越勇的精神,也在打动着他的师父和两位师兄,师徒四人在取经的道路上,互相帮助着、激励着、打闹着、评教着走过一段艰辛的求学之路,最终修成正果。
其实,《西游记》化身在教育中,是恰如其分的,就像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智慧和耐心给予学生知识和素质修养,求学之路就像取经一样,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去克服,也需要旁人的帮助,就像《西游记》师徒有难,各路神仙道友会义不容辞的给予援助之手。
也许,会有人反驳,《西游记》中是徒弟保护师傅取经的,而教育是传播教学,受教的,虽然如此,但在传播知识、能量的同时,师生们也是共同成长的,老师在传播知识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这种困难也许是必然存在的,也许是人为的,不论是什么,老师在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时,就像唐僧那样需要耐心,需要指导,需要评说,同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过失,迷茫,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帮助和支持,唐僧不识妖魔鬼怪,师徒们齐心协力对抗妖魔才能走向终点,取得真经,而在教育面前,什么是妖魔,哪些是鬼怪,对于师生们来说,恐怕要数成绩了,无论在教学道路上多坎坷,坚持、勇往直前是不变的真理,学生获得知识、能力,老师桃李满天下,获得经验,这是教育真经。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教育道路上走过的,也都在老师知识的传递下走过一段《西游记》之旅,在教育传播的道路上,我们遇到艰难险阻,会碰到雨雪风霜,会路过黑暗的沙漠,会经历悬崖峭壁之险,在众人的帮助下,在师生的团结互助,互相关爱下,不畏艰难的走向了黎明,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西游记》伴你我同行,它承载着鼓舞人心的故事,在教育的道路上,激励着我们,给予我们勇气,祝福着每一位在教育道路上走过的人···
前一篇: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后一篇:每一位父母要知道的家庭教育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