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复工程告竣 避暑山庄更美

标签:
整复工程告竣避暑山庄更美避暑山庄布达拉承德避暑山庄旅游 |
分类: 媒体报道 |
300多年后,国家拔专款6亿元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全面整复古典园林意境。前期相关保护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影响了游客的正常游览,山庄景区深表歉意。近日,避暑山庄御路、驳岸和相关古建修缮以及古典园林意境整复工程已经完成,向广大游客展现出古朴、自然、典雅、惬意的园林景观,并大力实施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和环境秩序整治工作,以更美的景观、更好的条件、更优的秩序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
此轮山庄古建园林整修工程自去年四月份始,至今年五月中旬结束,对山庄的御路、驳岸、部分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整复。根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要求,避暑山庄道路保护修缮工程、清代驳岸保护工程、园林整复工程以史料研究、考古勘探和价值评估为基础,按清代原有做法进行保护修缮。道路保护修缮工程修缮长度近4公里,对避暑山庄湖区二堤三岛的道路进行全面整修,包括整修加固清代的条石御路、拆除与古典园林景观不协调的现代水泥路等内容。改造后的御路大块的天然石条整齐排列,使御路不仅具有功能性,更体现了古代传统园林艺术的审美情趣,契合皇家园林的古典与庄严。

避暑山庄驳岸修缮总长度约21公里,工程中对澄湖、银湖和元宝湖的驳岸进行了修缮,拆除不符合传统做法的驳岸,恢复成山石驳岸、自然沙土驳岸、料石驳岸几种,并归安、加固坍塌的驳岸。整修后的驳岸打破了原有湖水与陆地生硬的分界线,湖岸边的天然石块看似随意又不失秩序的叠砌,极具天然野趣。

在湖光山色的大背景下,走近月色江声,就能体会到苏东坡《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水落石出”的意境,湖水“汩汩”拍打着石块堆砌而成的驳岸,皎皎白月映于溶溶湖水,诗意灵动;漫步芝径云堤,满眼苍翠碧绿,四周胜景层层,步挪景动,百态千姿,遥想皇帝当年踱步于此,怕是再烦心的国事也要先放在一边了;金莲映日的金莲花 “灿然匝地”,真可谓“直作黄金布地观”;采菱渡周围遍植的菱角与湖中荷花相映生辉,湖水澄清,青菱浮水,与莲叶萍花相杂,清香扑鼻。走在山庄中,榭、亭皆有矮廊相围,坐在廊椅上,任凭清风吹拂着发梢,远处是隐约青山含黛,近处是绿柳垂岸,眼前是碧水如烟,远近虚实,宛若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
避暑山庄占地5.64平方公里,面积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有关专家和学者将避暑山庄归纳为“形貌如中华成一统、名胜集全国于一园、文化融华夏五千年”。

在山庄内有占地160多亩的宫殿区,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曾长期在这里临朝理政、处理国事。目前宫殿区被辟为避暑山庄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的复原陈展。其中澹泊敬诚殿作为宫殿区的主殿,整组建筑全部由珍贵的金丝楠木建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楠木建筑。整组建筑朴素淡雅、原汁原味,而又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威严与尊贵,细雨飘落,清风徐来,弥散了300年的楠木馨香仍绕梁袅袅,沁人心脾。在各殿堂展线展出千余件珍贵文物,无论是瓷器、珐琅,还是家具、饰品都是皇家御用过的稀世珍宝,也是承德馆藏文物的珍萃和精华所在,能够令爱好者、鉴赏家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整复后的避暑山庄再现皇家古典园林意境,更显清新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