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宁夏卷文言文阅读《萧燧》
(2012-07-14 18:48:36)
标签:
育儿 |
分类: 导学案集锦 |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杨柳 审核人:王雪茜 时间2012年7月
课前预习
1 理解文段内容,圈画出重点文言现象
2 你都积累了那些一词多义?
3 找出文段中的一义多词现象,并积累。
一、巧设迁移
二、展示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串译文段,积累文言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鼓励拓展、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萧燧格尽职守、为人正直的品格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常见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理解文段中一词多义现象。
三、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规定讨论时间,明确讨论要求:
(1)朗读文段,串译大意
(2)组员交流重点文言知识(板书)
(3)鼓励学生知识延伸
(4)师生探讨,强调易混、易漏、易错点
(5)小组限时研讨,解决各组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1重点知识积累:
1)属文:属:连缀
2知识延伸
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表一会、 不久:既 既而 寻 旋 须臾 俄 俄而 俄顷 顷之 未几 少 间 顷尔 顷刻 少顷 少焉 无何 有顷 有间 已而 俄顷 逾时 移时 向者 斯须
3 一词多义
属:1 连接 2跟着 3做文章 4 类似 5嘱托6 交付
1重点知识积累:
1)改:改变更正
2 知识延伸
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1重点知识积累:
1) 揉 :通糅 错杂 2 )恃 :依靠凭借 3)镪:成串的钱
4)浇:不醇厚不厚道
2知识延伸:
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有恃无恐: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3一词多义:假1借2 凭借3给予4宽容5 兼任6假装7假使
1 重点知识积累:
1)劳:费力吃力
5)霈:雨水 引申为恩泽
2 知识延伸:
表示只是:徒 独 适 特 顾 固 但 直 只 第 弟 唯 惟 止 反 乃 单
3一词多义:
发:把箭射出去,2出发派遣3兴起产生4表现5打开发掘6发放
翻译:婺州和严州相邻,人民熟知条令教化,不费力而达到治理。年成遇旱灾,浙西常平司请求拨糓米到严州,萧燧说:"东路西路不是一路,不应当给,但怎麽忍心对于以前治理过的地方不管?"为此到朝廷请求,打开太仓的米赈济他们。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四巩固提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1)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五质疑反馈
六布置作业 整理本节课重点知识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学生版)
主备人:杨柳 审核人:王雪茜 时间2012年7月
课前预习
1 理解文段内容,圈画出重点文言现象
2 你都积累了那些一词多义?
3 找出文段中的一义多词现象,并积累。
一、巧设迁移
二、展示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串译文段,积累文言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鼓励拓展、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萧燧格尽职守、为人正直的品格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常见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理解文段中一词多义现象。
三、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规定讨论时间,明确讨论要求:
(1)朗读文段,串译大意
(2)鼓励学生知识延伸(4)师生探讨,强调易混、易漏、易错点
(5)小组限时研讨,解决各组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1重点知识积累:
2知识延伸
3
一词多义
1重点知识积累:
2
知识延伸
1重点知识积累:
3一词多义:假1
1
重点知识积累
3一词多义:发:
四巩固提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五质疑反馈
六布置作业 整理本节课重点知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