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十万置不全

(2018-06-14 16:59:29)
标签:

原创

传说

训诫

分类: 麟游那些凤毛麟角的事

漆水河在麟游县境内的最后一段,便是石村南边的王十万沟。

麟游县志载,很早以前,隔着漆水河,在石村的对岸,住着一户姓王的财东,人称王十万,他家门前的沟叫做王十万沟。如今,王十万的名声,整个关中恐怕没有不知道的。

相传,王家利用漆水开办磨坊和油坊,进行来料加工,曾经富甲一方。王家啥都不缺,对外自称万事不求人,家里的东西轻易也不外借。

一天,王财东办喜事,没成想抬轿子的扁担闪断了一根。情急之下,只得张口向人借。

事后,心性好胜的王十万,望着漆水河,自己跟自己赌誓,非要把家具一样不少的置备停当。这个愿望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可是,他却无法兑现。王十万发现,自己认为有用的工具,时常闲在那里。生产和生活中,一些连做梦都想不起来的东西,说不定啥时候就把手头的活儿给打住了。

人们就说:王十万,置不全。言外之意暗示他,人活在世上,不管你有多少钱财有多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不和外人打交道,也不会啥事都能随心如愿,一辈子不求人。王十万不以为然,还有些懊恼。

于是,他把这种怨气四处发泄,仗着自家财大气粗,时常迁怒于家里的仆人和长工,一旦有谁不顺从,他就加倍惩罚,闹得人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遇到饥荒之年,王十万也不动善念,不发善心。而且,他对于财富的渴望,也越来越像门前的王十万沟,没啥能够填得满。

有一年大旱,渭北塬上,熏风肆虐,禾苗枯萎,焦土尘路,到处都是逃荒要饭的人。王十万得意忘形地摇着扇子说:“只要我的水磨转,哪管他天旱不天旱!”

王十万万万没有想到,天旱成了这个样子,漆水哪能不断流,他的水磨又不是风车,怎么能像吹牛一样胡吹?

这天,一位破衣烂衫的老人,来到王十万家乞讨。王家的佣人慑于主子的吝啬和无道,没人敢行施舍。王十万见来人久候不去,派家丁放恶狗驱赶,老人只好失望的走了。

王家厨下的烧火女童,可怜老人孤苦无助,趁人不备,拿出饭菜送给老人。老人感激地说:“这样的人家,竟然还有心存慈悲的善人!”老人向女童打了个手势,把目光转向王家的深宅大院,气愤地说:“这家人恶行盖世,苍天有眼,不忍闲视!”女童直勾勾地看着老人,说:“老人家,有啥心事,你只管说。”老人看着即将干涸的王十万沟,深情地说:“孩子,久旱必逢大雨,你要留心王家大门口的石狮子,哪一只的眼睛红了,你就赶紧爬到它的背上。”说完,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女童回到王家,时常留意石狮的变化。一天,天空阴得跟锅底一样黑,一只石狮的眼睛突然红得像熟透的灯笼柿子,她飞身爬到了狮子背上。只听得霹雳裂天,雨如瓢浇瓮倾。霎时间,漆水暴涨,洪水漫山过梁,淹没了王家庄院。女童觉得石狮一跃而起,顿时耳边风声大作。等到双脚落地,她睁开眼睛一看,已经到了王十万沟的北岸。水落之后,有人前去查看,王家寨子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岩石上两个安置门敦的石臼窝。

从此之后,往来行人,经过王十万沟,走得人困马乏,就会在半山坡的石臼里取水解渴。有个赶驮子的商贩坐下歇脚,随手捧了两捧饲料丢进石臼里喂骡子,他歇得差不多了,看看骡子还在吃料,他就耐心地等待,等着等着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一看,骡子这边吃那边喝,肚子滚瓜溜圆,石臼里的两棒干料却不见少。他想一定是天太热,骡子渴坏了,喝了个水肚圆。商贩只好把干料捧进袋子里赶路,他捧了两捧,低头看时,多一粒都没有。商贩觉得奇怪,拿一个干粮放进石臼,他拿出一个吃了,里边还有一个,他拿出一个装进褡子,石臼里就没有干粮了,想多一个都没有。他重复了几次,都很灵验。商人觉得这两个石臼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时间一长,即便是粗心大意的人,也都渐渐地知道了这个秘密,有人就说:“这是王十万阴魂知愧,有意要在自己的大门口报答过路的人。贪心的人就想把这个聚宝盆移回家里,自己享用。于是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锤打錾凿,不但自己受了伤,还使石臼的再生能力失灵,结果像王十万一样,落了个骂名。

还有许多寓意类同的故事,以各种版本在民间流传。我想,这个传说,肯定是编撰出来的。不过,这个故事正好印证了“无德自招祸”的古训。在我们那一带山区,王十万的故事历来都是口口相传,成了教育子孙后代的经典案例,也被视为为富不仁者的前车之鉴,还因此派生出各种各样的家规家训。

八岁那年,我第一次经过王十万沟,沐浴着朝阳,坐在那个传说中的聚宝盆旁边,看着眼前空荡而又幽深地峡谷,还听不懂大人们讲的这个故事。二十几年后,我再次路过王十万沟,在那个聚宝盆旁边徘徊了很久,抚摸着被路人摩挲得明光溜滑的石臼,看着山下几百米深处的漆水河,心想,亘古以来,漆水搬走了多少沙石才造就了这条壮观的峡谷?多大的洪水才能淹到石臼的位置,如果王十万的传说还有几分真实性,那就真是上天打定主意要灭这种不仁不义的恶人。

后来,我向老年人问起这个故事中乞讨的老人,有人说那个老人是石村人,是王十万舅家的先人,成仙得道之后,发现王十万横行乡里,劣迹昭著,大水到来之前,就没有告诉他。那只红眼睛的石狮子飞到了北坡,一是为了搭救女童,一是为了镇水,不至于使北坡受灾。石村,就是因为石狮降落于此而得的村名。从此,人们就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舅家人。至今在西府麟游一带,凡是重要的事,都得征求舅家人的意见,大事小庆的场合,也要把舅家人尊为首席上客。

王十万沟是麟游、扶风、乾县、永寿四县交汇之地,沟南边是扶风县的店头,是麟游人经崔木、庙湾出山的唯一通道。但是,由于王十万沟地势险要,加上麟游的政治、文化、经济重心偏向于西部,王十万沟这条通道的“黄金含量”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至今一直没有修出一条像样的公路。

不过,听说在不久的将来,麟游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就要洞穿或者跨越王十万沟,这条旅游和经济的大动脉,一定会给周边的百姓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那时,湮没于险山恶水和历史长河中的“王十万财富”,也一定会重现于世,造福一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