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先发的写碑之心

(2012-03-25 21:03:25)
标签:

杂谈

陈先发的写碑之心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陈先发的最新一本诗集《写碑之心》去年底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多年深深的自我折磨,尽在这220页中。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等网站、各地新华书店正售。请有兴趣的朋友关注。谢谢。”

        陈先发和我是大学同学,若扯起关系来——我们都在复旦大学读过新闻,毕业后都做了记者,而从出身看,我们都是安徽人。所不同的是,他生在长在安徽,从上海读完大学,又回到了安徽。而我一天也没在安徽待过。

        很可能,我和他是在差不多同样的年龄,在同样的环境里,在同一个地理座标、时空节点,开始写诗。大学时,我读他的诗不多,当时的印象是:好像水平差不多,都谈不上多好,却也不是太糟。

        离开大学之后,陈先发在诗歌上突然有了飞跃,而我,则被记者的生活彻底吃掉。等我再读他的诗,每一次,都等于给了我感到自卑的机会。

        不管肯定还是否定,有一点是不能否定的——在中国当代诗人中,陈先发属于少数那些将其诗意、技艺写到了极致的诗人。

        最早让我一见难忘的,是陈先发诗歌中的戾气,不少诗篇,都有一颗阴冷的黑色心脏,在剥剥暗跳。他是一个阴郁的诗人,这我在大学里就看出来了。但离开复旦校园后,他所发出的日益独特的声音,愈加像荒郊冷夜中不知名怪鸟的喋喋笑叫。这种暗黑美学本是让我倾心的,但对陈先发,我却有种本能的拒斥。原因无他,不是我对这种美隔膜,而是对其诗歌中的恨意、咒怨、杀气有排斥。

        这些年,我对陈先发的诗歌渐渐多了些亲近。也可能,随着青春既去,人届中年,他本人的思考和气质也发生了变化。我越来越感到,陈先发的诗歌是很安徽的,那个扎得很深的古意的安徽,根系上连带着中原腹地幽深历史的泥石和墨汁;它也是非常乡村的,诗歌中有他、他的父母亲戚、他所热切关注的安徽农民的土地沧桑,因此,这些诗也非常中国。

        录三首陈先发的短诗,以为这本诗集的推荐。

 

《丹青见》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2004年10月

 

《前  世》

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
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
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
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
他哗地一下脱掉了蘸墨的青袍
脱掉了一层皮
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
脱掉了云和水
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
又脱掉了自已的骨头!
我无限眷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
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
暗叫道:来了!
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2004年6月2日

 

《伤别赋》

我多么渴望不规则的轮回
早点到来,我那些栖居在鹳鸟体内
蟾蜍体内、鱼的体内、松柏体内的兄弟姐妹
重聚在一起
大家不言不语,都很疲倦
清瘦颊骨上,披挂着不息的雨水
  

2005年4月

 

 

陈先发(1967年10月—— ),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前世》,长篇小说《拉魂腔》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曾组建“若缺诗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