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一年三件事

(2012-01-16 01:16:37)
标签:

杂谈

若以最简单的语言,可以这么说,2011年华语歌坛出现了两个重磅,一个意外。

摇滚乐中出现了一个重磅,左小祖咒《庙会之旅Ⅱ》。《庙会之旅Ⅱ》是一场拳击赛,不只以勇气和蛮力,更以智力和技巧,一下一下,以不同手法,从不从角度,重击在时代的脸上。在崔健之后,很少有人,这么着力于与时代的拳击赛。

旋律扭曲得生动,歌声难听得感人,姿态含混得恰如其分。可能时间过得越久,越会凸显这张专辑的意义。《庙会之旅Ⅱ》是2010年代中国社会舆情与情感实录,一份当得起这个时代复杂程度及其分量的重量级作品,是一个时代标志。

大众流行乐也出现了一个重磅,尚雯婕的《In》。这个曾经的超级女声冠军,在举世汹汹、众口烁金的非议和谩骂声中,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巨大压力,由此而孕育出了这张杰作。它精神分析的深度,直达歌手的内心隐秘,充满黑暗、愤怒甚至暴力;最终,这种规模空前的言论压迫与反压迫,指向了灵魂救赎的方向。由此,它成为社交网络兴起以来粉丝文化的超级样本,成为时代的一次重要沉淀,对揭示2010年代之交的大众文化症候和人类精神图景,具有档案和揭示的意义。单独从音乐上看,国内外多位名制作人的参与,使这专辑成为一张大众电子乐的精品。

一个意外是,罗思容与孤毛头的《揽花去》。听《揽花去》,恍然听到古人歌吟,听到古中国在今天歌唱。客家是中原汉族,因避乱而南迁,因此大量保留了传统,甚至比世居中原的汉族保留得更稳固绵长。罗思容以客语诗入乐,大律天成。歌声背后,是一个48岁的台湾客家女,在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养鸡养鸭、种菜种果、写诗绘画作手工,与天地相依相生,与自然相应相融。

这本来不应该存在,但是却存在了。并非刻意,完全是一个意外,发生得自自然然。吉他、口琴、曼陀铃的民谣—布鲁斯小器乐,与这歌声相应相融,本来世间难寻,却在这里相聚,天作之合,亦属意外。

2011年当然还有其他事,但以我的狭窄视野,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件。

 

2012年1月5日

 

后记:

《深圳特区报》约稿,700字,对2011年华语流行音乐作一个总结。

700字,字数不多,也可以作全面的总结——以抽象概括之辞。但在这样一个音乐全景普遍不被人关注的年头,能读懂、能心领神会于这样700字的人,实在是极少数。

为报纸读者计,有了以上文字,列出我认为重要的专辑三张,并尽可能地把它们的意义阐释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