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皖老师:
我是《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的李頔,我们最近在做一篇有关当下年轻人喜欢“小清新”音乐的稿子,您是乐评人,关注摇滚和民谣,因此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若方便,劳烦您给予指点!
李頔
1、现今一些民谣女歌手被贴上了“小清新”的标签,比如陈绮贞、张悬、曹方,还有这两年很火的邵夷贝,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该如何界定“小清新”的流行乐?
答:中国进入商业时代之后,精神逐渐被抽空,文化艺术中的名词,变得非常感性。它们不再代表什么主张,说观念也大了,只剩下趣味,跟物质感受更紧密地合为一体。
小清新这个词,也是这样,不说它有什么内涵吧,仅从表面看,它是身体的知觉体验,跟思想无关。
糊涂时代生糊涂词,小清新就是个糊涂词。
从小清新所指代的对象看,确实,也是一样的。它们的内涵不突出,观念、艺术主张不明,它实际上既非团体,也非某个流派,而是被商业消费文化强拉在一起,介定出了一个近似于消费品牌的词汇。被指为小清新的艺术也挺冤的,不管是谁,这并非其本意。
陈、张、曹、邵,其他被指为小清新的艺人,总体上有一种清新的格调,其艺术态度中有一种对物欲、物质主义、大众群体文化的疏远,对艺术、美、个人情怀的亲近和热爱。
小清新是不能够界定的,它就是陷阱,是这个商业时代对人的控制下的一个把戏。可以姑妄言之,因为它已经存在了,成为交流中的一个有效词汇了。但没必要去界定它,有那点闲心还不如具体关注具体的艺人,他们在唱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各自的艺术特色。
2、有乐评人认为邵夷贝的歌不只是小清新,而是反映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忧伤和彷徨,您赞同这种观点嘛?
答:我赞同。我也认为,邵夷贝的歌最可贵的地方,是表达出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不夸张地说,邵夷贝是80后的代言人,在这一代人中,她是很有思想的一位,总在留心观察这一代人与时代的一些命题。
3、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追捧小清新?这种喜好反映着他们怎样的精神状态,及其背后的社会现实状况?
答:人是有灵魂的动物。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物质生活填满,精神生活也成了物质追求的另一种形式,但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是不可消灭的。我觉得小清新像物质主义钢板中的小气泡,表达了新一代人的精神渴望、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当然,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很轻。小清新嘛,用这样的词来形容一个人的艺术、形容他的精神世界,简直讽刺。骂人哪!
可是又能怎么样?现实的压力几乎全都是生存压力,尤其是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很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