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拖着发烧的尾巴,飞出恩雅

(2010-04-01 09:06:56)
标签:

杂谈

拖着发烧的尾巴,飞出恩雅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1990年,崔健为亚运募捐义演巡回到了武汉。在电台做节目时,一个女生打进电话,说:我要同台跟你唱一首歌,你敢不敢?老崔说:有什么不敢,来吧!

这个意外事件还有更意外的一幕。演出那天,观众发现舞台上的勇敢女生竟然是个单拐少女,崔健安排她与自己一起合唱《投机分子》:“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自己的欲望,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自己的力量。”

这个女生就是今天的小娟,大名王秀娟,中南财经大学财经系肄业生。

1991年,小娟中途辍学到了北京,成了波西米亚流浪艺人。她在《摇滚北京Ⅱ》里唱自己词曲的无伴奏歌曲《美丽的魂魄》(1994);在《第一直觉》中与民谣分子一起民谣、唱何力的《鸽子泪滴在伤口上》(1996);“摇滚另类拼盘”中有她与子曰一起戏曲摇滚的《白皮书》(1996);死亡金属歌曲《死城》里有她为战斧乐队送去的飘渺仙音(1999);还和三宝合作,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配唱了片尾吟诵(2001);和导演红袖合作,在试验话剧《弘一法师》中唱了《送别》(2004);和洪启合作献唱了著名的新民歌运动歌曲《红雪莲》的另一版本(2006)……名声不大的小娟,在北京音乐圈却有口碑:很纯、很干净的嗓音,让她自觉不自觉扮演着仙女的角色。

16年声音历程,恩雅(Enya)就像附在小娟身上的魂儿,早几年特别强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变得越来越淡,直到今年推出《如风往事》,不飙唱功、不设仙境,恩雅已经淡得看不见了。

这是件大好事。仙女没什么好扮演的,恩雅更不用当。发烧界、通俗美声界一贯推崇的天籁,早已经没什么新意,只剩下一味重复的赝品。

《如风往事》是小娟第一张专辑,是一张发烧碟。多年来,这是第一张让我觉得发烧制作参与了创造的专辑:精密、细微、高解像力的电子管话筒和录音技术,让小娟发现了一种极轻的唱法。她近在你耳旁,对你一个人唱。你听得到她的呼吸,听得到她口齿的轻碰、拖音到结尾时微妙之极的转音。小娟小心翼翼地轻触着每一个词的咬音和发声,其小心、真切就像初恋的少女,第一次轻触爱人的头发、眼睛、脸、唇。14首歌曲都是旧的,但唱法是新的,感情是真挚的,旧歌出了新味道。人声还原得很真,小娟唱得很真。“山谷里的居民”配上巴西风味的木吉他、原声鼓、冷派萨克管,使它又有点像一张巴西民谣专辑,因为这个缘故,已经有人称小娟为“中国的小野丽莎”。

小娟不是“中国的小野丽莎”,那很傻。她是武汉女人。等你有了超过十年的武汉生活经验,你就会知道:武汉女人不媚雅,随性,不装,很真。自然、简朴和真实,才是这些歌曲的魂魄。小娟不可能去做小野丽莎。

但由于是发烧线上下来的产品,这张唱片确实还带着发烧的症状。做翻唱不做原创,即为发烧症状之一。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有一大把的原创作品不用,偏去作那些港台旧曲,发烧烧得够执著。歌页中的文案大多可笑,关于发烧和怀旧,简直胡话连篇。但有几句说得不错:“用原创的理解去翻唱……翻唱的最高礼遇是原创一样的对待”,“歌唱是为了生命里不能缺失的声音,……是为了生活看起来比生活还要美好”。是的,本该如此。对歌唱来说,这是真理;对这张唱片来说,这是小娟做到了的事实。

“山谷里的居民”是三个人,小娟(木吉他、主唱)、黎强(木吉他、合音、编曲)、于宙(打击乐、合音、口琴)。其中,小娟与黎强是夫妻,和于宙是好友。他们的配合有一种默契,有一种关爱的氛围,慢慢地弥散开;小娟唱别人的歌,她的歌声里有她自己的爱情。

爱情,小娟的爱情。这是这张唱片动人的地方,音符中写满了爱,让人感觉到爱、感觉到幸福。它无言地证明了我们时代的一个艰难命题:动荡时世,依然可以保有安宁;宁静之中,生命才可以享受其至深的喜悦。

2007年4月9日

本文纸媒版本载《科技生活》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个高晓松
后一篇:3月CD采购目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