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应该否定超女舞台上跑调的曾轶可,不应该否定写词的、作曲的、用绵羊音唱歌的曾轶可。
应该否定不分跑调不跑调都叫好的观众,不应该否定在绵羊音、在意外曲调、在口齿不清的演唱中被触动的心。
应该否定昧良心的、越娱乐越开心、浑水越搅越好看的娱乐搞手,不应该否定快乐和娱乐本身。
应该否定在一场场娱乐和商业的秀场中各怀机心的阴谋家、投机分子、唯利是图者,不应该否定大众文化、价值多元化、我口唱我心。
一个跑调的、五音不全的人,若是让我遇上,我一定规劝她不要再唱了,不要奢望做一个歌手,不要再用跑调折磨人。会创作,可以拿给别人唱;喜欢唱,真想唱,那么唱吧,尽管唱给你的亲人、爱人、朋友;但别指望你会成为一名歌手。
2009年的这一场闹剧,最精彩、最经典、最高潮的桥段是,甭管如何跑调,曾轶可继续留在超女的舞台上颠倒众生,歪曲着正常的音调,让许多人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一个曾轶可,本来不足以颠倒是非,之所以让正常人以为自己不正常,是因为有耳朵那么好、音乐那么权威的评委老师一直力挺;其中最出名的力挺评委高晓松老师,甚至满怀激情地为曾轶可制作了唱片。
但是,这一张叫《Forever
事实就是这么诡异。在唱片中,跑调的曾轶可跑掉了,跑来了不跑调的曾轶可,还有更诡异的——
《最天使》爱恨交错的心情,歌词的意外,表达的意外,拧来拧去的旋律起伏。好!
《电车计划》的咬音,是一个女孩子而不是歌手的口吻。“很多计划都是这么跑调的”那种神兜兜的口吻。“睡不着
《白色秋天》就是一个不会唱歌的歌手,但这样的唱,也不该否定。《视觉系》滚成一团的咬字,真拙劣,但也真动情。是的,她不会唱歌,咬字不会咬字,高音不会高音,字也不正,腔也不圆。但这里的随性随心,随性随心得可贵呀!
打开灯和关上灯
这都是不该否定的,而应该赞美。
不只是可爱,而是真实;不只是真实,而是感人。应该向这里的真诚美学致敬,它一直是民谣给予我们的启示,这一次,启示的名字叫曾轶可。
一个人有心,一个人让心发烫、发光,一个人让发烫、发光的心跳出来,跳出来情难自抑地歌唱,这是值得赞美的。在2009年流行的一堆专辑中,只要你的心还流着鲜热的血,你听吧,你会一下子把《Forever
但是,复杂的纠结依然没有消除。
该赞美的《Forever
该赞美的制作人高晓松,如果触动他的不是折磨人的跑调背后那一颗动情的心,而是跑调闹剧的眼球效应触发了他出风头的欲望和赚一笔的商机,这是不是一种拆烂污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否定?
因为没有门槛,因为没有因跑调就否定她,曾轶可才得以进入大众视野,才有高人给她指点,给她制作出这么一张专辑。这是不是就可以说,这种没有门槛就是好的,这种没有标准就值得肯定,就是时代的进步、个性的自由、民主的胜利?
对此,我只会说出两个字,扯淡。
我看见了躲在幕后辱行疯狂利用之能事的机会主义;看见了唯利是图、肆无忌惮、唯恐天下不乱的无良商人;看见了鼓吹娱乐精神却失去灵魂、没心没肺的可怜人;看见了打着价值多元旗号否认标准、否定艺术基本功、不辨黑白是非的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看见了崇尚自我表达而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没有高低优劣的已经乱掉、疯了的脑袋,他们否定了真理、原则、操守,自以为这样就是得道,就是自由、平等、包容、爱,就是时代进步。对它们,我没有宽容,只有否定。
否定这一场闹剧。必须否定。
简单地说,有两个曾轶可,前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否定,后一个我会满怀真诚地拥抱。
有趣呀,开眼呀,这娱乐的、好玩的、乱哄哄的、失范的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
2010年3月4日星期四
本文简短版本刊载于《上海一周》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