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摇滚歌词的歪打和正着

(2010-03-09 00:38:08)
标签:

杂谈

摇滚歌词的歪打和正着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非常感谢thethe,看到博客中“我的书”链接中《摇滚1955-1999》“图片暂缺”,特意将这本书的封面拍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图片发给我。

这本书成书于1998年,是我的第一本译作,其中的篇什,源于之前在我听欧美摇滚乐的过程中随手的翻译,最早的译笔甚至要再往前推10年,当时我是个大二的学生。至1998年夏,积累的总量达到了300多首,《摇滚1955-1999》选择出版了其中47首。

书出版后,我偶尔会看到有中国作家、音乐创作人引用它。

卫慧小说《上海宝贝》,每一章有一个引言,引的是欧美摇滚歌词,大都是来源于这一本《摇滚1955-1999》。

左小祖咒《在地安门》,开篇曲《爱的劳工》,把罗大佑、鲍勃·迪伦、“一万个疯子”和R.E.M乐队的词砸碎了拼到一起。外国的这些词全来源于此书。其中R.E.M的词来自Losing My Riligion,原词是:我想我听见了你笑/我想我听见了你唱歌/我想我想过 我看见了你在努力。左小祖咒把这几句话分散在《爱的劳工》不同的地方。一时唱:我已经听见了你的歌唱;一时唱:我已经听见了你在努力地歌唱;一时又唱:我想我听见了你的笑。

汪峰同学则是这么唱的:“伤害让我们自由”(《爱的隧道》)。这句话很感动人,汪峰爆炸般的巨嗓让它强大极了。其实这句歌词来源于吉姆·莫里森《结束》(The End)里的一句:结束了/这伤害让你自由/但你永远不要跟随我。

三位作者做法不同,用途不同,但有一点做得很“同”,他们都没有想过要说明,相关词句引用了《摇滚1955-1999》这本书,借用或改编了欧美摇滚乐先贤的某段创作,要致谢他们。当然更不需要说,其中文译词来源于一个拙劣翻译家李皖的翻译。

不好意思,《摇滚1955-1999》有一些地方误译了,如“这伤害让你自由”,错得没谱,跟“这伤害让你自由”一点关系都没有。英文原句是it hurts to set you free,瞧瞧,懂英文的人瞧瞧!

这错误会改掉,我对“摇滚诗歌”翻译的错误全部都会改掉。一本大书,叫做《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世界摇滚乐歌词集》,早已排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目录里,不过,因为交付的编辑是著名的出版“拖拉机”杨全强老师,好事必须多磨,想看得有点耐心。杨老师的认真,杨老师对他接手书目的热爱,杨老师的文化眼界,让我和他一直对眼儿,我还真就信他了——这本书一定不会编差,晚一点没关系。

扯开点,汪峰在《信仰在空中飘扬》中照套食指的《相信未来》却只字不提食指的做法(见第3首《光明》),让我有点愤怒,因此在碟评中批评说:“汪峰从别人作品中吸取思想和灵感的做法进一步变本加厉。如果非要这么做,最好在作词作曲一栏里也写上被引用者的名字。”看了这批评,有网友讨论起了剽窃和抄袭的问题,引来一位网友在留言中为汪峰辩解,说:那不是抄袭。

中国人尊重作者的意识真是够可以的。这里咱不讨论它到底是不是抄袭,在互联网上,这个讨论估计也不会有结果,有理也说不清,没理也扯出理。我只告诉你一个事实,如果中国人跑去做研究生,刚巧又是在英美导师手下,你这么做试试看?只消有几段文字的意思你引用了别人却没有注明详实出处,没人会跟你讨论什么叫抄袭,为什么必须注明出处,学术纠察委员会自会做出最严厉的判定,并直接将你从学校除名。

尊重作者,尊重别人的思想创造,从心灵深处自省、感恩并铭记那些抚养了你思想的恩人,这是中国人该做好的。可惜,除了自然科学领域,一直就没有做好。我期待在中文书籍、唱片的致谢辞里,看到更详细的致谢名单,真诚地。这一点,我以前做得也不够好,可我当时觉得做得还不赖,可见这种国民劣根性之深不可测。

再次感谢thethe。其实,《摇滚1955-1999》这本书该扔了。如果不扔,它剩下的唯一价值,当是看到李皖这个译者有多差劲。若是把它当砖头砸过来,真可以砸死我。即使砸不中,也会让我羞愧得难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