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处低吟》自序

(2013-05-27 14:04:11)
标签:

文化

歌手、乐评人消除说:“这个世界上,环境险恶,人心不古,二流的歌手有着一流的名声,他们颠倒了好坏的标准,如果不是我在百无聊赖中试探性地去听这张音乐,那我就可能错过了,永远不会知道有一个五条人,在唱着最好的民谣。”

音乐人陈伟伦说:“抒情确实需要纯粹,用自己的方式。这个时代,资讯爆炸,拼命转发,确实需要纯粹地抒情一会儿,用自己的方式。”

他们说的,都跟这里的背景有关。

比如这阵子,我听到了“五条人”《一些风景》,听到了关栋天《短歌行》,我称之为“伟大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如此作品不可想象,不可能在那时候出现。但是现在出现了。

但即使是出现了,你也听不见。那个我们标榜的“我们”,听不见。这使这个时代喧哗无比,又寂然无声。时代最优秀的东西,已经发生,但它们在暗处,众人听不见。

所以,这本书的一些篇什,只是低吟,是低吟对低吟的低吟。已经有十多年,我发现,我正在变成一个偏执的唱片推销员,我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推销,想让我自认为杰出的、值得换取你一点时间、却在众人场合再也听不见的声音,被尽量多的耳明人听见。

耳明?耳鸣?耳背?耳聋?耳畔惊雷?耳边风?……不幸且万幸,这正是我辈在这一段时间,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经历的若干并置概念。

好福气。换别的时间我不换。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于东湖边

《暗处低吟》自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