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工具--茶磨
点茶原料为团饼茶,使用前要用茶磨碾细为茶粉。宋代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云:“石转运,名凿齿,字遄行,号香屋隐君。”
http://s14/mw690/001TByqtgy6LVRKSA3Pcd&690
古代茶磨
http://s8/mw690/001TByqtgy6LVROKXt5c7&690
宋刘松年画中茶磨
http://s8/mw690/001TByqtgy6LVRVYEWHa7&690
点 茶 演 示
茶磨用石质材料加工而成,“转运”是宋代负责一路或数路财富的长官,字面上看有转运之意,与磨盘的操作动作吻合。
茶磨在宋庄季裕撰《鸡肋编》记载:“南安军上犹县北七十里石门保小逻村出坚石,堪作茶磨,其佳者号掌中金。小逻之东南三十里,地名童子保大塘村,其石亦可用,盖其次也。其小逻村所出,亦有美恶,须石在水中,色如角者为上。其磨茶,四周皆匀如雪片,齿虽久更开断,去䖍州百余里,价直五千,足亦颇艰得。”
明《一统志》载:“茶磨以石门山石为之,出上犹县。苍䃜缜密。脉理如线极鲜明。”
“转运”,言石磨转圈而运行。 在官制上指转运使。蔡襄掌管北院贡茶事务时,其职务就是福建路转运使。
“凿齿”,磨盘面凿出的齿槽。
“香屋隐君”,暗指茶磨碾茶时屋内充满茶香,古人常以磨茶时体验茶香为快。
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对茶磨赞曰: 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
“抱坚质”,坚为石之特点,先秦名家有《坚白论》,其坚,即指石。.
“怀直心”,磨盘中心必有用以固定之轴心。
“啖嚅英华”, 暗指磨碎茶叶。
“周行不怠”,指不停地绕圈运行。 “斡摘山之利”,斡,本为斗勺之柄,柄可主宰斗勺旋转,故又旋转之义,如斡旋,又有掌管之义,读如管,如擅斡也,
“摘山之利,茶之收入也.”宋代,摘山煮海,指摘山产之茶,煮海水为盐,《宋史·职官志》“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叶嘉传》“上利其财,故榷法不罢,管山海之利,自嘉始也。”黄庭坚《阮郎归· 茶词》:“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
“操漕权之重, 循环自常,犹周行不怠。”
以漕射槽,磨盘外侧必有槽;重者,石磨重也。循环、周行系石磨运转的规律。转运使亦称漕司,以磨比喻漕司重权在握,然能自律,勤勉不倦。
“不舍正而适他”,石磨因有轴心,而运行轨道不偏。典出《昌言》“于是世俗同共知节义之难复持也,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 。
“虽没齿无怨言”,没齿本指毕生、至死,此处指齿被磨平。磨面皆凿齿槽以助碾磨,久磨齿必平。典出《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