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岛生长于野小雷旅行黄岛路旅游 |
分类: 青岛,我的城 |

吾城吾乡·黄岛路
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道路:嘈杂、凌乱、拥挤,它往往是城市改造的首选;也折射着城市最真实生动的性格。它就像一根剪不断的脐带,连结着一方特有的烟火蒸腾,温热着一脉真实的岁月轮转,叫人慢慢沉淀出生命本身的重量。
黄岛路就是这样一条路。
这条青岛的百年老路,东西向,斜坡状,全长四百多米,自20世纪初建成至今,一直是经营海鲜禽蛋、肉类蔬果及铁、木、陶瓷器等日用杂货的自由市场。它几度被取缔又几度重生,是青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街里”是以青岛中山路为主,包括黄岛路、四方路、潍县路等几条相邻道路形成的购物休闲地,曾经是几代青岛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象征。逛“街里”曾是一种时髦,带孩子逛“街里”,那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
黄岛路上的建筑很有特色,逊清官吏修建的欧式小楼、青岛市标志性民居老建筑——“里院”,以及“一步半”台阶,历来都被国内外游客津津乐道。“一步半”台阶位于黄岛路中段,青石板铺设,每级台阶很矮,仅4厘米左右,可宽度则比一般台阶宽,一步上小了,两步又大了,所以被称为“一步半”。七十多年前,家住黄岛路附近观象一路的萧军萧红夫妇,几乎每天都来往于这条石阶路。他们的爱情故事,曾在老青岛人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黄岛路上的建筑很有特色,逊清官吏修建的欧式小楼、青岛市标志性民居老建筑——“里院”,以及“一步半”台阶,历来都被国内外游客津津乐道。“一步半”台阶位于黄岛路中段,青石板铺设,每级台阶很矮,仅4厘米左右,可宽度则比一般台阶宽,一步上小了,两步又大了,所以被称为“一步半”。七十多年前,家住黄岛路附近观象一路的萧军萧红夫妇,几乎每天都来往于这条石阶路。他们的爱情故事,曾在老青岛人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解放前的黄岛路还另有一番故事。坐落于此的天香楼、平康五里、乐康里和宝兴里,都是当时上档次的妓院。当年青岛最有名的妓女都在天香楼。天香楼、乐康里、宝兴里已拆除,平康五里现在成为孤本。拍摄黄岛路的时候已是下午,街道里也随着人多热闹了起来,看到老人在忙着自己的小生意不由赶紧抓拍了一张。
沧桑的木门上贴着居民委员会的通知,往里是一个昏暗的胡同,带着好奇便走入。
穿过胡同,进入大院,不由的让眼前一惊,横挂的绳索上凉满刚洗的衣服,四层楼上一间挨一间的小屋,公用的水龙头等等,让我这个外来客实在想不出里面是这样的景象。
房屋很小,每个楼层中间都有一个水龙头,岁月的印记印在这些一间间房屋上,那时是怎样的景象?
刚洗好的衣服通过绳索滚动到楼宇空间地带,此时光影正好打在上面~
午后的光影总是这般耀眼,栏杆的倒影日复一日的洒在这不知经历多少故事的长廊上~
杂乱的电线,横拉的凉衣绳,紧凑的房屋,老屋还在,故事还在继续,只是有些故事已经久远的没了影子,只剩下时代的印记。
拍摄这张照片时,房屋的主人正好刚关上门,也不经意间往里看了看,房间很窄小,看起来很拥挤,下楼问了两个聊天的老人说住在这里面的很多都是在这做小买卖的,房屋也就三四十个平方。
故事像一条线,断了一个时代,另一个时代又会继续~
从弄堂里面出来,也就走到了黄岛路和芝罘路的交界口,写有茶叶店铺的这座老楼也是当时著名的妓院遗址,只是物是人非,现代的故事在继续。
快到了下班点,也到了做饭点,很多老人、年轻人都过来买菜,十分热闹。
黄岛路上的老建筑,也许不久的将来,也就成了回忆。
劳作。
弄堂街道里的自由市场。
黄岛路很多啤酒屋,也最不缺的就是卖海鲜的,买了海鲜到啤酒屋加工,点上青岛啤酒,一顿美味的海鲜就这样开始了。
在摊位、门头的后面是这样的景象。
不知用什么样的文字去表诉你所看到的这条街道,我想也许只有照片能去带你想象、展现这条沧桑的老街。
黄岛路、四方路、芝罘路以及周边街区,是众所周知的青岛老城街区中存留至今的市井标本,历史风尘中的商号店铺里院故事隐现其中,世俗风物、市井百态展现于此。是老街,是菜市,是充满人间烟火而鲜活的生活剧场,也是城市百姓故事的摄影棚。诚然,黄岛路不是彰显青岛城市魅力的“模特”,更算不上旅游景点,但这条老街真实而鲜活地演绎着百姓的市井生活。如复一日,在时光流过的石板路上折射出人们庸常生活中的人性光辉。
黄岛路,老青岛的街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