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的诗社活动

(2010-11-21 18:12:58)
标签:

红楼杂谈

杂谈

分类: 祥云读红楼
http://s1/middle/6793c684g958d76410240&690

《红楼梦》的诗社活动是整部作品中最出彩的地方,也是让人觉得快乐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是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和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两回。

首先我们看,这两回处于整部《红楼梦》的前三分之一部分,这个时候贾府还表面上过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大观园此时也处在一派祥和的气氛中。宝玉挨打之后身体已经康复,“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怎么打发时光,让年轻人有点正事儿呢?有办法了,让探春出面邀宝玉出来到秋爽斋,张罗成立诗社。因为这是一件好事,立刻得到黛玉、宝钗等年轻人的积极响应,李纨不仅主动参与进来,还自告奋勇“掌坛”。很快以李纨为社长、迎春、惜春为副社长,宝玉、黛玉、宝钗、探春为骨干成员的海棠诗社成立起来。人家这个诗社的成立可比我们现在成立什么协会简单、容易,我们还得填一大堆表,还得有账户,有场所,都符合要求了才能审批。最伤脑筋的是谁当会长,付会长,理事、常务理事、名誉会长、顾问等人的安排。弄不好,没等开始活动,就出了说道。总之,现在办件事儿可实在不容易。

《红楼梦》的诗社活动是整部作品最为精彩,最好看,最让人愉悦的部分,也为这部世界名著增加了许多浓重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分量。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其中的诗社活动去掉,《红楼梦》还有现在的活力跟魅力吗?不管是阅读原著,还是看电视剧,我都愿意看这部分,因为它充满着和谐、欢乐的气氛。

别太自私了,给大家介绍两段文字,与大家分享。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个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道。”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歌,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子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们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燃,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题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

    探春的兴急,李纨的热情,宝钗的妙论,迎春的叫真儿,黛玉的胸有成竹,宝玉的抓耳挠腮,都饶有兴味,生动形象。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想笑。还有她们作的那些限韵七言律,也让我们长见识。咱先不妨把四人的诗都端出来看看,也学学限韵七言律的作法。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探春)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宝钗)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宝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黛玉)

人家的诗社还相当民主,当场由“掌坛”下评语,排名次,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压尾”的宝玉也很服气。他不服气也真不行,谁看他那首也是太牵强了。后来,史湘云也加入进来,而且竟一连作了两首。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浊滴于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难怪“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史大姑娘的这两首诗写得确实不错,连我这不懂诗的都看出来了。特别是第二首比第一首还好。“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这句更妙。

   因为史湘云的积极性高,在宝钗的策划下,紧接着便有了“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竟被评为十二首中的前三名,可真是出了个大风头。总体看,这次诗社活动的诗确实比前一次“进一层”,原因是采纳了宝钗不限韵的建议。

    曹雪芹先生实在了不起,那时候就想到了诗社活动,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凡参加诗社活动的这些年轻人都很有素质,很可爱。贾琏、贾芸、薛蟠之类肯定不往里凑合,他们也没这个兴致。这跟今天我们成立的诗社、文学社、书画协会差不多,浮躁之人或蝇营狗苟之人对此是不屑的。《红楼梦》中的探春在给宝玉的“花笺”时写得非常明白:“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这里探春强调的是“同志”,显然就是志同道合者,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遂成千古之佳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