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春应该算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青年

(2010-05-04 20:44:48)
标签:

红楼人物

红楼杂谈

分类: 祥云读红楼

有些人可能不大同意我的观点,认为探春是无耻的权欲狂,踩着自己亲娘的头向上爬。应该承认,探春有些地方做得不大合适,再怎么说,赵姨娘也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应该给母亲一点爱。但总体来说,探春还算是个有上进心的好青年。

看一个年轻人,应该放在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去看,应该在生活的大关大节中去观察。在贾府这些女孩子当中,真正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只有这个探春。因为老色鬼贾赦娶鸳鸯的事儿,老太太发了大火,“连王夫人怪上”。在这个当口,探春“想王夫人总有委屈,如何敢辨;薛姨妈现是亲姊妹,自然也不好辨;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辨;李紈、凤姐、宝玉一发不敢辨;这正用着女孩儿之时一一迎春老实,惜春小”,“便走进来”,大胆地跟老太太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任如何知道?”她的这句公道话,既替王夫人洗刷了冤屈,又使现场的紧张、尴尬的气氛得到了缓和。可谓点石成金、恰到好处。如果没点儿勇气,没点儿上进心,她何必如此呢?再说抄检大观园时,她能勇敢地站出来护着自己的丫头们,“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捜我的箱柜,他们所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捜阅;要想捜我的丫头,这不可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呢,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要捜只管来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自去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是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探春的这番话真正是掷地有声。还有她让丫头们把自己的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加上她扇王善宝家的那一巴掌,别说她手下的这些丫头们感动,就是我们今天看了也觉得丈义,让人佩服。同样的在惜春那里就是另一种情景了。惜春是自己去请尤氏来抄,不仅把丫头入画的东西一一要来与尤氏过目,还让人“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孰高孰低、谁好谁差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探春虽是女儿身,但是在贾府困难时刻,她能挺身而出,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贾府的男人都没能做出的大事。在她和李紈、宝钗共同理事的时候,不徇私情,就是自己的舅舅死了赏银子,她也是按旧例只赏廿十两。母亲赵姨娘来哭闹,她的一番话入情入理:

探春笑道:“原来为这个,我说我并不敢犯法违理。”一面便坐了。拿账翻给赵姨娘看,又念玉他听。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这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屋里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这原不是什么争大争小的事,讲不到有脸没脸的话上,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着旧规矩办。说办的好,领祖宗的恩典、太太恩典;若说办的不公,那是他糊涂不知福,也只好凭他抱怨去。太太连房子赏了人,我有什么有脸的地方?一文不赏,我也没什么没脸之处。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连姨娘真也没脸了!”

首先,她是按祖宗的旧例做的,“不敢犯法违理”。这对于一个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倘若糊里糊涂地,或者跟谁关系近就多给谁银子,那么她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探春是个有上进心,想干点事儿的年轻人,她当然要秉公办事儿。再有,她对母亲赵姨娘还是很客气的,一是“笑道”,说明态度很恭敬,二是亲自“拿账翻给赵姨娘看”,还“念与她听”。这也说明她对母亲赵姨娘很重视。三是她向母亲赵姨娘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话也没我乱说的”,总算这次被“看重”了,叫“管家务”,有了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没有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母亲赵姨娘“倒先来作践”。是啊,作为母亲应该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高兴,应该支持女儿才对。特别是最后一句更到位,也更动情:“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连姨娘真也没脸了!”探春虽小,但确实非常成熟,她深知太太给自己这次的机会是在考验她,如果办不好,这个机会马上就会失去。而失去这个机会对她这位庶出的女孩来说意味什么?作为母亲应该懂得什么是大局,什么是真正的脸面。探春不仅是在给自己争脸面,也是在给母亲争脸面。我们再看赵姨娘的表现:“赵姨娘没话答对。”这段话应该是探春人生的精彩表现,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宣言。

列位再看看这件事儿之后的各方反应:

正说着,只见秋纹走来。众人忙赶着问好,又说:“姑娘且歇歇,里头摆饭呢。等撤下饭桌子来,再回去。”秋纹笑道:“我比不得你们,我那里等得?”说着,便直要上厅去,平儿忙叫:“快回来。”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子的防护?”一面回身,便坐在平儿褥子上。平儿悄问:“回什么?”秋纹道:“问一问宝玉的月钱,我们的月钱多早晚才领。”平儿道:“这什么大事。你快回去告诉袭人,说我的话,平他有什么事,今儿都别回,若回一件,管驳一件;回一百件,管驳一百件。”秋纹听了,忙问道:“这是为什么?”平儿与众媳妇等都告诉他原故,又说:“正要找几件利害事与有体面的人来开例,作法子镇压,与众人作榜样呢。何苦你们先来碰在这钉子上?你这一去说了,他们若拿你们也作一二件榜样,又碍着老太太、太太;若不拿着你们一二件,人家又说:‘偏一个向一个,仗着老太太、太太的威势就怕,他不敢惹,只拿着软的做鼻子头。’你听听罢,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的众人的口声呢。”秋纹听了,伸了伸舌头,笑道:“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我趁早知会他们去。”说着,便起身走了。

再看探春的前任领导凤姐的反应:

凤姐因问:“为何去了这半日?”平儿便笑着将方才的原故细细说与他。凤姐儿听了,笑道:“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和别的一样看待了?”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正庶出是一样,但只女孩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说亲的时候,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庶出只要人好,比正出的强百倍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正庶出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正庶出的得了去。”说着,又向平儿笑道:“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背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不管前任领导凤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表面上她是认可探春的,不然怎么能一口气说了这些话呢!正因为探春这新官上任的头一脚踢得好,所以才有接下来的兴利除弊、大刀阔斧的改革,才免去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补助银子,才可能在贾府推行承包责任制。

虽然探春推行的改革和承包责任制没能挽救贾府的破败,但对于探春来说至少是一种努力,一种探索,可以说享受到了一些成就感。探春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榜样,是那个时代的曙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