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默尔斯塔德教堂村在吕勒河上游10公里处,这个村庄形成的原因是瑞典北极地区面积非常的大,教区的教民周末或宗教节日时来此做礼拜往返实在不方便,因此,就逐步建起一些小木屋,在此小住几日,不必匆忙赶路往返。节日之余,又顺便卖些自己家中的手工制作的小商品、土特产。这里于是有了北极地区第一个集市,久而久之形成了村落。时至今日,这里仍然保留中世纪形成的传统,不过,几百年的木屋已增加方便人们来此休闲度假功能;同时,它还是整个北欧地区沿革下来兼容宗教和行政两种功能于一身的村镇——木制教堂村和自治区。
这里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度假胜地之一。
1996年加默尔斯塔德教堂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赞誉:加默尔斯塔德教堂村是展现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传统教堂风格的独特地区。它很好的诠释了传统村镇如何在偏远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下更好的发挥信仰的力量,克服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人类生存挑战。

这是教堂村中醒目的介绍展牌,世界遗产标志醒目耀眼,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这是一张摘自网上的教堂村鸟瞰图片,清晰的展现人类活动的自然脉络。至今仍沿袭中世纪的格局围绕教堂向外扩张。
这是这座古老的石制教堂院落的北、西、东三座门,南面院落没有门,是教区的宗教广场兼集市所在地。

这是教堂朝南的入口,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巧妙构思。东、西方的建筑领域在建筑的入口处都遵循着异曲同工的面南原则,该教堂在南面有一堵围墙,隔绝了集市的喧闹,还教堂一片清净。又从教堂院子的东、南、西三面开门,弥补了人们进入教堂的不方便。

这个受罗马教皇钦典的教堂,处处悬挂教廷的嘉奖牌匾,大厅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灰白的墙面和木制的桌椅又显朴素亲切,拉近和教民的距离。

华丽的诵经台让人震撼,据说这是教廷特意嘉许的,从罗马千里迢迢运来。

整齐排列的管风琴,音色优美,几百年不变颂扬天籁之乐章。

圣坛上镂空雕刻着圣经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场景生动感人。最受人瞩目的是下方并列着耶稣和他的圣徒们画像,人物神态各不相同,许多人在这里都猜猜那位是出卖耶稣的犹大,以证明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穹顶美丽的棱状分割,自然区分不同寓意的宗教壁画。悬在梁上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穹顶为背景更加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

昏暗的诵诗台顶部还吊着一个在金色光芒照射下的和平鸽,不注意还发现不了。



教堂内真实的光线亮度,灯的感觉让人很震撼,真如人生航程中盏盏指路明灯。


从窗外射进的一缕阳光,正好照着椅上的圣经书,予以开启人们心灵的光芒。


不同时期主教们穿着的教服,精美绝伦。






最让我感动的是门口每天信徒们自愿采择来的鲜花💐,摆满了花坛。



几百年的木屋,虽有些变形,但没有一座倒塌,至今仍亮艳如新,令人称奇。我们新建的许多钢筋混凝土建筑却短短几十年就垮塌!我在村中漫步,看见很多老人在一遍一遍粉刷修葺木屋,我恍然顿悟,不是建筑的材质决定建筑的寿命,而是在人的虔诚的心。你不尊重建筑,建筑也不会尊重你。自然就犹如犹大背叛耶稣一样的下场,虽苟活生命,但遗臭万年。

我太爱这些木房子啦!红色的房子勾勒着白色的窗户框边,木制的百叶窗和轻巧的屋门设计精巧可爱。一座座浸透几百年人间大爱的屋子你是无论无何也照搬抄袭不了的。



窗前的小花,充满爱意浓浓。

这些就是新建的度假夏屋,仍遵循几百年不变的原则,和老房子融为一体。





由于大部分房屋都是祖传的,因此,这屋子有历史的脉搏和情谊。在这爱的夏屋,在这爱的下午,啧一口香甜咖啡,掅一块浓郁的🍮甜品,在浓浓爱的旧事暖意中度过一个下午的逍遥时光,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美妙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