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意思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给这里的评介中(英文)使用the landed
gentry一词,翻译成中文“土豪”和当下很贴切。当年瑞典的这些“土豪”们可是有着非常高深的艺术细胞,不但造出精美漂亮的房屋,也赋予它独特风格的当地民族特色的装饰。这些土豪们在这森林密布,河水清幽之地,与世无争的平静祥和地度过了几百年幸福时光,这里是瑞典当之无愧的“桃花源”。
从近两千年前起,人们就开创了这样的生活理念,时至今日,这里依然保留着几百年前的老样子。不仅仅是建筑、装饰、生活方式,还包括纯朴可亲、勤劳俭朴的民风,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实难可贵。

昨夜我入住这里,为的就是清晨起来 👀
这个临近北极的夏日朝霞,以及霞光普照下的田园风光。
瑞典这里的乡村原野太美丽太清秀了,天空洁净湛蓝的让你绝对不敢直对地平线上的朝阳拍摄,太强的光线会刺瞎您的双眼,损伤你相机的珍贵镜头,我只有躲在树丛后,借助树丛遮挡住部分阳光利用树木的空隙拍摄。

上图是瓦尔斯塔庄园天然的门户。在瑞典的乡村,你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景象,乡村的公路在田园间蜿蜒,象情系两头的纽带,一头连着田野,在原野的地平线上消失;一头连着村庄,渐溶于绿树林中,天地间的一切是那么的清晰、和谐、自然。

红墙黛瓦是这里建筑房屋的主调,白色的窗棂嵌椎其间,既端庄稳重,又活泼可爱。
这才是真正的环保建筑:
建材取自周围硕大的森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红色的颜料是产自当地的氧化铁,当年开发铜矿的附加品,加上一些其它材料就形成了天然涂料......总之,建筑成本低廉,对自然的破坏极小,最关键的是可自然降解,来时从自然中来,去时回到自然中去。完全是一个自然的循环,是一个生命的轮回。
宇宙的运行规律不就是如此吗?
我们的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叙述了这样的观点,称之为“道 ”
。
我们的子民却几千年丢弃不予采用,仍各行其道,自以为是。
人家的子民没有“道”的理论指引,但却默默地做了1700年,潜移默化的融入自己的血液中,灵魂里。
所以人家才有蓝天白云,绿野仙踪。
而我们只有垃圾建筑,垃圾围城,垃圾食品,......更可怕的是垃圾文化。
实在无法展开来讨论的,因为太多遗憾,太过敏感,总之,我们找不到我们的魂,我们的根了。

美丽的原野,绿茵茵的如厚绒绒的地毯覆盖在大地之上,密布青黛色树木的群山和洁净的天空为背景,生活其中是多么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而我们却自己剥夺了这样的本应有的权利,尽管我们有老子,尽管我们有“思想”。
在中国恐怕只有新疆还有少数地方可以领略大地这宽广的景色。


农庄门口不大,红色的栅栏,线条明快;两面国旗十分醒目,随风飘扬。
我又感慨了:爱国不分南北东西,不分广场中央,国家在心里,时时处处!
我去过国内许多城市乡村,许多单位和机关学校,大部分没有国旗,要么有旗子也是挂上去再没下来过,风雨侵蚀褪色变质甚至损坏......。
值得欣慰的是我在国外看见许多中资企业和餐馆悬挂国旗十分普遍,五星红旗在那里也让人十分亲切。
我心里感觉在外的华人特别爱国,每每谈及祖国和家乡神采飞扬,喜形于色,热泪盈眶。
在国内,人们为什么就没有这些激情了呢?

尽管感慨很多,但我在此留影实在不是“到此一游”之意。实属无奈。我不是那种虚荣的人,因为许多“人”经常将我的博客搬家,据为己有,央视网的“舞台疯狂的博客”,新浪的“浮华人生”......
面对这样的“人民内部矛盾”你也只有如此,因为咱们毕竟都是同胞。
我的属下和我的孩子们都说要加“水印”,我说不必了!
我算什么?朗朗乾坤一尘土,生无音,灭无息!
神州大地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公安之坚,能堵得住毒品泛滥拐卖儿童的社会之痛吗?
纪检之盛,能制约贪污腐败、官商勾结的蔓延态势吗?
电信之大,能阻挡得了漫天的短信诈骗,骚扰电话吗?
城管之强,能治理得了满城电线杆上的街头小广告吗?
......
......和这些相比,当不劳而获成为时尚时,这抄袭个博文,不算什么。
但曾几何时?这些都不曾有!好怀念啊!
竖在田野里的路标,简约中透着智慧。


门口醒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让我赞叹!
一个家庭,一幢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全世界瞩目,全人类瞻仰。
这是什么样的创造?为什么?
我看过后,知道平凡与伟大、朴素与辉煌的关系了。

这个家庭手工制作的各种图案的靠垫,可以展卖。淡黄的木地板上用树叶铺就的世界遗产标志。
好有创意哇!

这是含金量颇高的世界文化遗产证书哟!

已改成餐厅的家庭用房,墙面的装饰别具一格,地面上铺开的地毯我们是否眼熟?所有宜家店里都曾遇见过。


这是土豪们模仿国王骑士厅而建的狩猎房,这里是男人们议事炫耀的场所。

几百年历史的旧门上挂着现代编制的亚麻桌旗,清秀淡蓝色的五瓣花巧妙的点缀其间,堪称相得益彰。强烈的时空对比让人过目不忘。

墙上斑驳的民间历史绘画,乡村感十足。

典雅的家具,虽然木料不是十分名贵,但也透着历史的沧桑。

络绎不绝的游客参观造访








瓦尔斯塔庄园位于耶尔夫瑟镇南部22公里处,临近于斯南河,是一处度假胜地。

院内桌上,一盆野地随意采择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院内的谷仓,如今改成习作室,供来此处参观的孩子们手工制作。
孩子们的认真程度超乎我的想象,一问,大吃一惊。原来她们都是随父母度假的孩子,在此期间很长,父母把他们交给这里学习手工制作工艺品,而制作的成品可以在这里寄卖。原来摆在这里的商品是这样来的。既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动手能力,制作技能;又传承了这独特的地域民间文化艺术。而且,又让孩子们从劳作中得到报酬,让他们明晰劳动创造价值,激励他们劳动的热情。
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真值得我们借鉴。
如果我们真正摒弃“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念,我们就会少许多社会丑陋现象。

这是于斯南河畔的度假营地,整洁,安静。人们自从有了度假的概念,就乐此不疲回归大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