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富有的河谷地

标签:
旅游 |
分类: 新西兰追梦 |
1861年,新西兰皇后镇(Queenstown)的周边地区河谷地里,移民们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矿石,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在皇后镇边的肖托佛河(Shotover
River)里,一铲下去就可以获得155克黄金,因此这里誉为当时世界最富有的河

这是航拍的肖托佛河连接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的湖口地区,青山绿水又盛产黄金。我觉得上帝不公!

这是河边由开采黄金而兴建的黄金小镇阿罗敦(Arrowtown),随着黄金开采的鼎盛时期消失,这里早已人去镇空,如今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要了解这个小镇丰富多彩的传奇历史,就上最著名的博物馆看看。

这是新西兰毛利原住民最喜爱的普纳姆(PUNAMU),实际上就是一种玉石。此玉质地坚硬、耐久,又适宜雕琢,是制作扁斧、凿子和兵器的上好材料。毛利人十分渴望得到这种玉石,为了它,他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穿越中央奥塔戈地区和南阿尔卑斯山,奔赴“普纳姆”的唯一产地西岸地区,获取玉石后再经瓦纳卡湖又返回东海岸,经过加工出售给北方部落。由于采集和加工的不易,因此这种玉十分珍贵。上图是毛利人拥有的世界上最奢侈的“斧子”。

这是新西兰真正的“金三角”,A处为肖托佛河谷地区,就是那个从1862年至今为止没能超越的纪录--一铲155克黄金的地点;B处是卡德罗那(Cardrona)河谷地区,是连接瓦卡蒂普湖和瓦纳卡湖(Lake
Wanaka)的高山河谷地区,也是新西兰最高的山路。这一地区也是重要的采金地;C处是当年的淘金者们喜爱的克卢萨河(Clutha)谷地区,因为这里给他们带来了巨大财富。

这里是当年毛利人采玉和淘金者采金穿越的必由之路——皇冠山脉(Crown Range Summit),这条号称新西兰最高山路很险峻,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选择穿行这里。途中山景秀丽,风光旖旎,山顶有一个观景台,海拔1076米,可以全景观赏卡德罗那山谷的美丽风光。


山顶的碑文上记载着两个欧洲人在1860年首次徒步穿越这个山口。

150年后一个中国人路过此地,哈哈!😄驾车没什么可炫耀的!

山下的阿罗顿小镇,如今是游客的天堂。这是经历了150多年疯狂采金岁月的洗礼后趋于宁静的最美保存最完整的采金小镇。其实,在150多年前,这个小镇也就疯狂十几年,因为全世界蜂拥而至的采金者太多,当时整个地区80多座金矿仅仅延续十年左右,旋即衰败萧条。许多城镇因而成为了空城,而阿罗敦小镇依然人来人往,这不得不归功于此地恢复的自然环境和临靠度假胜地皇后镇的缘故。

至今山坡树林之中,还有许多采金后遗留下来的设备和用具。


当然最好的了解这里还是到镇上的博物馆。当年的实物、图片、文字等布满了博物馆的个个厅室。上图是称金的天平和砝码。

金黄耀眼的黄金依然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当年金矿的实景照片,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的历史。






我不得不佩服国人,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此地也不例外。中国人的勤劳在这里是公认的,博物馆内专门有一展区纪录许多华人淘金者的故事。


华人在外淘金都会把赚来的钱寄回家乡,清政府为此派员在此设立许多钱庄督办。






这是新西兰毛利原住民最喜爱的普纳姆(PUNAMU),实际上就是一种玉石。此玉质地坚硬、耐久,又适宜雕琢,是制作扁斧、凿子和兵器的上好材料。毛利人十分渴望得到这种玉石,为了它,他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穿越中央奥塔戈地区和南阿尔卑斯山,奔赴“普纳姆”的唯一产地西岸地区,获取玉石后再经瓦纳卡湖又返回东海岸,经过加工出售给北方部落。由于采集和加工的不易,因此这种玉十分珍贵。上图是毛利人拥有的世界上最奢侈的“斧子”。


这里是当年毛利人采玉和淘金者采金穿越的必由之路——皇冠山脉(Crown Range Summit),这条号称新西兰最高山路很险峻,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选择穿行这里。途中山景秀丽,风光旖旎,山顶有一个观景台,海拔1076米,可以全景观赏卡德罗那山谷的美丽风光。






















前一篇:奥克兰王子港畔的奢华
后一篇:没想到湖泊能够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