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2020-02-24 21:37:26)
标签:

小布头

孙幼军

分类: 杂记和随笔

《小布头奇遇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低幼童话类书籍,写于1961年,作者是孙幼军。它应该是我这一生读的第一本小说,我是靠它学会认字的。据母亲说,父母给我买了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很小,“大字不识一个”,每当家里来人时,我总会让客人给我念这本书,家里人很奇怪,为什么我总是要听这同一本书,后来母亲发现我已经把《小布头奇遇记》背下来了,然后我自己就按照记忆中的故事,在书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从而认识了书中的字。这是小小的我自己发明的识字方法。回想起来,家里还有很多适合低幼儿童看的书,我却独钟情这一本,选择它做了我的识字课本。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小布头奇遇记》封面和封底

“小布头”除了故事吸引小孩子外,书里的插图画得也非常简单有趣,我这个不点儿(还有许多跟我差不多年龄的孩子)迷上了这本书,直到半个多世纪后,对这本书中的许多情节仍然记忆犹新,虽然里面很多名词和组织结构(比如人民公社什么的)在如今已经不再存在,那些布偶玩具以及后来小布头一系列“历险记”中描写的现实中的小动物——小母鸡、五只老鼠的故事仍然给那个时代读过这本书的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除夕前夜幼儿园的玩具布偶和小布头                 苹苹给小布头在台灯座上搭了小床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小布头从酱油瓶子上跳下来,砸翻了苹苹的饭碗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苹苹从幼儿园的车上跳下来时,小布头逃走了

《小布头奇遇记》的回忆

四只老鼠在审问被压在石头下的小布头

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小布头的故事已经远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读过这本有趣的故事书?某日,在办公室里,有人来找同屋的同事,忘记他谈的是什么问题,他走后,我突然想起《小布头奇遇记》中四只老鼠打算分吃小布头时,鼠老二的打油诗,觉得刚才这件事与这首诗很应景,我脱口而出“吱呀吱呀吱呀呀”,没想到同事笑了,我问他,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他说,当然知道,这是《小布头奇遇记》里老鼠的打油诗。我问他,你也看过这本书吗?他说,当然看过,记得很清楚呢。显然,他也是《小布头奇遇记》的忠实拥趸,当时就跟我谈起里面那些有趣的的故事情节,也一首首背出五只老鼠的打油诗。我的先生,一个喜欢看战争片的人,也读过这本故事,他也对书中几只老鼠做的打油诗记忆犹新,尤其是鼠老二的这首打算“抢班夺权”的、鼠老四的“能吃饺子能吃面,香油能喝一大碗,点心能吃二斤半”的、还有故事中鼠老大关于什么是二分之一的歪解,说到这些,我们常常会笑到一起。

《小布头奇遇记》在多年后再版,在表妹家的书架上,我看到了新版的《小布头奇遇记》的踪影,表妹买了这本书,显然她也是知道这个故事的,并且把它买给儿子读,因为我和这个表妹的年龄相差较大,如果不考虑辈分,仅从年龄上论,那小外甥可以算是第三代的小读者了。

新版的《小布头奇遇记》仍然是原作者孙幼军先生修改的,他说他去掉了原书中一些过时的名词和内容,增添了小布头二进老鼠洞,和幼儿园里的布偶玩具重逢、跟四只老鼠打仗的故事情节,仍然是那么生动有趣,与前面衔接紧密,流畅,我几乎忘记了这个是原来没有的,看得津津有味。

在新版的《小布头奇遇记》后面,有作者写的后记,记录了好几段作者在不同场合见到已经长大的当年的小读者的故事。这些已经是父母辈的当年的小读者,知道这个老人是“小布头的爸爸”时,欣喜若狂的样子,让作者感到“真正带给我欢乐的是我的那些小读者。也正是他们,使我有勇气把这本旧作重新拿出来。当年,我是为他们写的这本书;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我也还是为他们,为这些已经不小了的‘小读者’才拿出它。”他讲到,这些“小读者”,无论是严肃的保安,还是表情庄重、不苟言笑,来去匆匆的女主治医师,又或者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在“小布头的爸爸”面前,都立刻蜕变成当年的小男孩、小姑娘,会津津有味地跟作者讲起书中连作者自己都记不得的细节,大声背诵作者自己也背不出的几只大老鼠的打油诗。可见这本书是多么深入当年那些孩子的心。

《小布头奇遇记》的作者孙幼军先生,已经在2015年去世,但他的《小布头奇遇记》却一直被千千万万的读者记得。一本好书,其生命是永恒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