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

(2011-02-22 20:58:41)
标签:

实验报告

物理

教育

分类: study_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干涉仪的结构、原理。

2、观察等倾干涉、等候干涉条纹特点

3、掌握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单色光波波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过分振幅的方法获得相干光,如图A所示。

等倾干涉图样如图B所示

(1)和(2)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L AB BC AD cos(i) 2*d tan(i) *sin(i) =2*d*cos(i)

产生第k级明条纹的条件是:2*d*cos(i) k*λ

当d、λ一定时,若i0, ∆L 2*d k*λ,因此圆心处光程差最大,对应的干涉级次最高,每当冒出或缩进一个圆环时,d改变 λ/2,因此有 λ= *∆d /∆k.

根据M移动的距离∆d及条纹改变的次数∆k来测出入射光的波长。

 

三、实验仪器

主要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

 

四、实验步骤

1、调节激光光源,使光线以45°入射角照射到分光板G1的半透半反膜上。

2、旋转大转轮,使M1相连的指针想标尺的32mm处,此处最易调出干涉条纹。

3、微调转轮下的螺钉,使光源经M1和M2相互发射后所形成的两排像点重合。竖起毛玻璃屏,观察到干涉圆环,微调垂直和水平拉杆调节螺钉,使干涉圆环在毛玻璃屏中央。

4、始终向一个方向转动微调转轮,看干涉圆环的中心是否有圆环缩进或冒出。若有,则说明仪器已基本调好。

5、先调节微调转轮和大转轮,调整零点,将微调转轮按同方向转动,直到干涉条纹开始移动后才开始读数测量。

6、记下M1的初调位置d1,继续沿同方向转动微调转轮,圆环中心没缩进或冒出50个圆环,记录一下M1,的位置坐标d.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2

3

4

5

6

d(mm)

32.10938

32.11751

32.13409

32.15034

32.16637

32.18241

k

0

50

100

150

200

250

 

λ= *∆d /∆k × (d4 d5 d6 d1 d2 d3) (3*3* ∆k624.6 nm

E= (632.8 624.6) 632.8 100% 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