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欣赏《夜的底线》
(2011-04-22 21:25:02)
标签:
好诗欣赏文化 |
分类: 诗评 |
生存的空间,关注着未来。在《夜的底线》这首短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诗人的睿智卓思,他
高瞻远瞩,以敏锐的目光,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想,道出了很多人想说而又无法确切表达的感悟,
令人击节感叹。
一条底线,倘若越过这条底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在交易场上,卖买双方都有一条成交底线,
超越了这条底线,卖买无法达成;在人与人的处世上,也有一条底线,如越过了这条底线, 就
不可能和睦相处,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人,包括动植物,在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上,也有一
条底线 ,如越过这条底线,事物就会走向其反面,就会枯萎,就会衰竭,就会死亡 ,这似乎是
一条铁律。
/在饥饿/它大口吃着黄昏/在深处/渗出残弱的哭泣”。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到,夜, 饥肠辘辘,大
口吞噬着黄昏余辉,日趋憔悴,有气无力,连哭泣也是那么残弱了,一点一点渗出它内心深处的伤
痛,巳面临崩溃的底线。诗的第二小节,诗人把三个意象(人、野兽、城市)并置 ,呼应前节,着
意刻划在大背景下,其他有性和无性之物,情况又是如何呢?“人在昏睡中/伸展着顺从的四肢/野
兽低垂着头/城市死一样静/它在枯裂”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憧憬,有性格的人,在浓重的夜色 ,巳
昏睡不醒,只能顺从接受命运的摆布;就连昔日凶悍的兽类,在漆黑的寒夜,也只能把头低垂了,
无法与现实抗争;城市,象征现代化节奏,寄托着人类美好生活向往的空间,此时也死气沉沉,失
去了勃勃生机,它在枯裂,难逃死亡的厄运。也许都巳抵达到了底线。诗的最后一节,诗人进一步
渲染夜的景况,强化诗人蕴涵的主题:“只有路旁的那盏灯/发着细弱的光/泄漏着/夜的腐烂”夜,
巳病入膏肓,它身上的脓疮开始溃烂,灯光下,泄漏着臭味……
因为任何事物,都遵循着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物极必反,黑暗过去是光明。既然底线巳到达 ,那
么迎来的必将是黎明的曙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取题为夜的底线,似乎巳暗示
这层理念,发自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并预示这一天巳为期不远了。
夜
在饥饿
它大口吃着黄昏
在深处
渗出残弱的哭泣
人在昏睡中
伸展着顺从的四肢
野兽低垂着头
城市死一样静
它在枯裂
只有路旁的那盏灯
发着细弱的光
泄漏着
夜的腐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