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进化简史:人类那些精妙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上)
(2023-12-01 23:08:49)智能,是指学力、知识、智力和能力的总称。学力排第一,知识排第二、智力排第三,最终归结到能力上。
那么首先,漫漫宇宙中,智能是怎么来的?
138亿年前,宇宙诞生,在最初的时间里,宇宙只有“一片虚空”;过了数十亿年后,宇宙物质开始诞生;在约46亿年前,地球诞生;直到30多亿年前,生命开始诞生。
最早期的生命是一种极其微小和简单的微生物,在海洋中要么依附在岩石上,要么在海面上随波逐流,完全依靠阳光随机提供的能量存活,生存时间极短。
直到7亿多年前,有些生物种群进化出了能感知光线的感光点,开始逐步摆脱完全的黑暗,取得了微弱的生存优势,逐步成为了一类类的新物种。
到了约5亿年前,有些新物种更进一步进化出了眼点和甚至能初步成像的眼睛,并因此可以比其它生物更好更快地繁衍扩展。这个里程碑式的信息进化,是促成地球迎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关键因素。地球上在那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突然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的迅速起源、陆续出现,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存在的繁荣景象。
生命的进化史告诉我们,陆地上的一切脊椎动物其实都是从水里来的,用通俗的话说,都是从鱼变的。这是生命进化历程中的一个大事件。
约3.85亿年前, 一批生活在浅水的远古鱼类在进化原力的推动下,慢慢进化出了便于两栖生活的初级肢体和腮+肺双呼吸系统,其眼睛的体积更是逐步变大,直至在花了上千年后变大了三倍。
这是因为,这种进化中的眼睛可以穿透水面,在空气中得到更广阔的视野。在空气中,鱼类的视线要比在水下远70倍。而体积大三倍则带来了100万倍的视域。让它们能看到数量远超以前的,可以主动去获取的食物。而在水下,大眼睛基本上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它们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
在此同时,这些生物眼睛的位置也逐渐移从脑袋两侧移动到了脑袋之上。而更发达的视觉意味着它们不再只能够对突然来到眼前的事物作出反应,它们开始学会了如何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于是便慢慢地进化出了更高层次的思维系统和更发达的大脑。
从在海洋里过着安稳小日子(恒温、环境稳定)的鱼“变”成风餐露宿、挨饿受冻(变温、复杂环境)的陆地爬行动物,是一种冒险。
但在成功摆脱水的桎梏上岸以后,看着太阳东升西落,它们其实有了一种探险后找到新家园的“快乐”。说“快乐”并非人类想象出的感觉,科学家们在肺鱼基因组里已经找到了最早的抗抑郁基因,说明它们也经历了一次冒险后的心理进化。
能够聆听,也是生物进化进程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在约2.6亿年前,一种原始的点状听觉感受器开始出现于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至脊椎动物则进一步进化出了最初的耳——内耳。最初的内耳主要只有平衡功能,两栖鱼类在完成从水栖到陆栖的进程中进化出了中耳,内耳也逐渐复杂化,进化出了原始的基底膜。爬行动物时代之后,哺乳动物进一步进化出了耳郭。
从原始生物的感光点出现到进化出高级灵长类的眼睛,经历了漫长的7亿年之久。哺乳动物中进化出来的灵长类动物的眼睛系统,是集成了立体视觉和颜色视觉的综合性复杂视觉系统。这让高级灵长类能获得的有效信息,相比其它物种而言,要多得多。获得的信息的多样性、层次性和质量更是其它所有动物难以企及的,从而大大促进了智能的进化。
灵长类中的一些生活在森林边缘的类人猿,开始缓慢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进化。而逐步学会直立行走,正是人类进化的第一步。它更是帮助人类冲破了重重限制,第一次迎来了生命进化进程中爆发式的信息进化:
直立行走带领人类进入了一个新世界,视野变得空前的开阔,不仅可以一览无余,还可以仰望星空,获取到更为丰富多彩和更细致的视觉信息。
人类的耳朵也可以更好更多地获取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信息。
人类四肢着地时期长期被抑制的喉咙和嘴巴得到了解放,能够开始精妙地控制和配合。让初步具备了生物界最完整发声系统的人类能够发出愈来愈清晰的声音,为语言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群相互间的交流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与以上相辅相成的是,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协作、交流与思考的内容也不断增多,效率稳步提升。
这几项进化的累加,让最早期人类能获取到的有效有益的信息像滚雪球般不断增多,不仅大幅助力个体智能的增长,群体智能更是随之不断增长。
这次爆发性的信息进化不仅进一步大幅促进了智能和好奇心的发展,也促发了人类进行更多更复杂交流的强烈愿望。
早期的人类成长期漫长且脆弱,在行动上的敏捷性远不如树林中的近亲。而强敌环视伺的生存环境,也强烈要求他们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集体渔猎采摘到更多的食物。这就对他们的协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语言作为人类的第一个重要工具,必须被创造和发展起来。
语言,既是人类早期进行种种信息交流沟通的最重要工具,也是提升思维能力、情感联系和提升协同组织能力的最重要工具。正是系统性的语言的逐步形成及其使用,成为了早期人类进化的强大核动力和加速器,把他们从最高等灵长类中快速地升华了出来,并和整个生物界清晰地分离开来。一跃成为了开始逐步主宰地球的全新物种。
从生物界中进化出人类这个全新物种,是信息进化在近38亿年的生物进化阶段谱写的最美华章。
形成中的人类对周边的事物已经能产生全方位的深度知觉。借助于形成中的语言这个人类的第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群体进化中不断的交流思考这种全新方式,人类对汇集到的愈益丰富的信息进一步整理、提炼和加工,开始一点点地形成各种认知。
借力于一个个的认知,人类慢慢创造出了使用自然工具、制造工具、洞穴居住、保存并使用火、建造茅屋、用树叶兽皮制衣....等远古时期当之无愧的高精尖科技。
自远古生命开始的30多亿年前,制造生物身体的基因就已经存在了。因此可以说,生命的身体已经30多亿岁了。而系统化的认知进化才刚刚开始,可见依靠微小的基因来实现和发展信息进化有极大的局限性。
正是认知进化的出现,让人类开始在基因进化之外,开辟出了一条愈来愈开阔的进化之路,开创了生命信息进化的全新纪元。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通过认知进化,人类得以不断地去赋能自己,去探索世界并创造新世界。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拓展出愈来愈广阔的空间,让人类拥有愈来愈高的生存发展质量。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爆发的认知革命,正是推动智人从生物进化中快速脱颖而出并进而一骑绝尘的起点。
专属于人类——万物之灵长的时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