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创新不足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扼制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咽喉。
“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中国经济面临四大挑战。一是量到质的转变,比较明显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诚信问题、发展方式问题。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三是人口健康结构大挑战。四是生态环境大挑战。而四大挑战归根结底是创新的挑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解决的是中国发展引擎的问题,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克强总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出现了60余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创新是多方面的,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但关乎全局的颠覆式创新才是根本。
中国30多年前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以及不再扼制、束缚市场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就是当时国家层面的颠覆式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应用则既是人类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技、文明成果,也是有史以来在全人类层面最为重大的颠覆式创新。
“国家发展到这一步,不仅要靠勤劳,更要靠智慧。”
“知识来源于信息,信息比知识更基础和更天然。”自远古以来,人类的信息革命一次又一次不断提升着人类的认知和智能,不断推动着人类在文化、科技等领域不断跃升,这是人类每一次信息革命最为重要、最为核心、最为根本的伟大作用。
互联网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学习的改变,通过互联网,无数人的学习能力可以变得很强大。信息通过网络快捷自由的流动,带来的是及时、全面的响应和更新,通过网络的超高效分享、交互和传播,能够大大加快各种创新的进程。
通过互联网,海量信息、知识、创想得以在极广泛的范围内自由地极速流动,得以便捷地深度连接、交互、碰撞、激荡、聚変,从而带来了想象力的飞跃,令创新空前活跃,不断迸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上世纪屈指可数的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1968年提出的伟大理论。
但是,“信息生产是知识生产的基础和来源,也是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科技、文化...等)总的基础和总的来源。”人类历史上历次科学科技革命也都是历次信息革命厚积薄发发展出来的产物。
人类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正在快速催化即将大爆发的知识革命、教育革命,进而还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科技革命及智慧革命的大爆发。
创新归根到底是效率和成本的创新。成本可行,能更快捷、更有效地转化出效益的创新才具有广泛价值。
从资源配置、利用和经济增长的角度看,首要的创新就是实现现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效益。
而互联网正在成就一种全面、动态、及时和最高效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能够事半功倍甚至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在不增加甚至大幅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和时间、精力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各行业各领域效率效益的跃升。它的不断发展正在或即将给所有行业领域都带来巨大的革命。
中国尚有大几亿农村人口,虽然被称为规模巨大的‘世界工厂’,但“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尚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庞大的中国人均资源一直紧张,还需要应对好几项迫在眉睫的艰巨挑战,在这两个领域即使能产生一些传统大创新,也得在很长时间以后,都只能是望梅止渴,远水救不了近火。
在张瑞敏看来,创新意味着必须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进行自我颠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引领下的信息革命正在替代前几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成为新时代的强大主引擎,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巨大历史趋势。
所以,顺应历史大潮流把对互联网最广泛、最充分的应用和大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先解决眼前的重要问题,对于整个社会就是最重要的大创新,也是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最优创新。
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在加速走上主要依托互联网的创新道路,互联网及互联网+已经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创新领域。
中国互联网对一个又一个行业领域的颠覆与重塑,给一个接一个行业领域带来了高效率高效益的革命,就更充分地说明,对庞大的中国而言,及时把大力应用、发展互联网放在最优先、最重要的位置,更是至关重要。
企业是经济社会创新的主体。亚马逊、京东、阿里巴巴实际上就是高效低成本的商业大创新。买货和卖货的人不须见面,不需要大量超市、店铺,大家在网上就可进行交易。
2010年,传统零售业老大苏宁集团张近东还在公开炮轰:“电子商务模式不符合商业规律,未来不可能成为主流消费渠道“。几年后,公司已经悄然改名苏宁云商,并随后和阿里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全面互联网化、全面开放了的苏宁转型成功后捷报频传,经营品类由数千个飙升到23万多个,原有1600多家门店只能覆盖中国一部分消费者,现在通过互联网屏幕就可以通达全球。
“只要在一个地方营业就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登陆,即使那些距离各种商业中心俱偏远、人员也稀疏地区的买和卖都可以通过网络轻而易举的实现。”这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边界,互联网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发展潜力之大,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一切时代。
创新不仅需要创意,还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大量的资源配套和整合,以及长时间的积累。传统条件下,创新链条长,时间长,见效慢,障碍重重,没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人力做支撑往往很难发展壮大,甚至大多中途夭折。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得怎样、创新转化的便捷、能否深入持久等,也直接决定了创新的活跃度。
各种资源要素的聚集,特别是高浓度高密度的聚集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世界的创新基本都集中在种种资源最为丰富、也更易于获取的最发达城市,这种局面也导致了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畸高房价、严重拥堵、城市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种种大城市病。
从全球经验来看,最有活力的是中小企业,80%的创新正来自中小企业。但是,上面所列举的种种限制恰恰正是中小微企业的软肋,这些软肋严重阻滞了他们快速地发展壮大。而借助可以“网聚一切”的互联网,基本上完全可以突破上面所列种种限制,使广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更容易,成本更低,发展速度更快。
大型公司往往在创新上存在问题,这是非常自然的。长期以来大型公司们也一直在改变公司内部结构、提升企业效率上努力下功夫,以确保创新的延续。但在传统条件下,如层级够多、时空壁垒的限制、随时沟通障碍重重等许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全球化、极致竞争条件下的密切协同与合作对信息交流沟通提出了最高要求,所有企业必须适应这个快速变化、速度至上的时代。要达到这一目的,大公司庞大管理团队的成员必须可以随时相互连接,以保持高效密切的沟通、快速深入地通达决策并保证结果。
互联网的高效、便捷、零距离和扁平化让即使分布在全球各地,彼此间遥隔万里的全球管理大团队也可以时时刻刻都能便捷地沟通、交互,如果有任何问题出现,就可以有人很及时地负责解决它。这和过去每个月或每季度才能开一次高管会议或董事会议是完全不一样的。
互联网是全球各产业价值链最卓越、强大的连接者和组织者,可以极低成本把原本高度分散的专业分工体系高效地组织整合起来,并助力企业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借助外脑,外力,形成全新的研发模式。
苹果、谷歌等巨头早就依托互联网构建起全球创新价值大网络,网聚起全球开发者大军。其巨大生态系统连接了数以百万计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使企业的研发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多、快、好、省,用最高效而低成本的研发产生最大的效益。
世界上之前根本没法有这样一个能够将上百万的创新精英都聚集到同一平台的强大体系,只有互联网才能带来这样的极致创新力。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正在迅猛拓展出一个极巨大的、可以全球分布的崭新发展空间。已经并还将源源不断地产生许许多多富于创新性和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合作模式,足够创新者们发挥想象力和施展才华。
海尔天樽空调在2014年1月7日荣获世界空调业内最高奖项“全球智慧空调领袖奖”,这款空调源起于67万多名网友和海尔研发平台的需求和创意交互,是海尔连接、整合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内的全球科研资源研发出的颠覆性空调产品。正是得益于海尔依托于互联网的全球研发资源整合平台,这个很有难度的技术研发仅仅用了一年,比预计研发时间缩短了一半。
中核总“华龙一号”的堆芯设计,通过互联网聚集了分散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500多台终端、上千人的力量同步集中攻关,效果出乎意料地显著。大连创客空间极高效地在全国网聚了28万个工程师,不仅让分散在中国东北地区拥有的3万台机床可以和更分散的需求者更好的对接,还正在对大批机床进行智能改造。这种紧密依托互联网,通过“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创新方式,在最大限度地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和智力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乘数效应、指数效应。以致让前来参观调研的克强总理异常振奋,击节赞赏。
“依托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传统条件下的产品、服务的迭代,链条长,周期长,反应迟缓。如今,通过互联网则可以采用敏捷开发、敏捷管理的快速迭代模式。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到使用,通过“上线-反馈-修改-上线”这样反复更新改进,通过互联网迅速、便捷地收集数据或用户的反馈即可知道改进的结果。这种方式可以以极强的时效性让产品和服务及时提升品质,并越来越靠近用户的需求。使商品和服务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消费者手里,都极高效极快捷,转化极快,费时极短,成本也很低。
以海尔馨厨互联网冰箱为例,凭借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与用户的实时交互,其软件系统从2015年6月研发之初一直到上市,数月间迭代的次数超过了300多次,而不断的迭代、不断的细节打磨也创造出了用户的极致体验。对传统制造业而言,这样的迭代速度和效果、效益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连接一切资源的互联网为创新创业者构建起了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巨大平台空间,为创新创业主体一站式获取、整合种种资源提供了低门槛、全过程、专业化、低成本的优质服务。使他们能以轻资产超高效地运作,比传统条件下的创新创业容易了数十、成百甚至上千倍。
用户需要的创新产品不易买到,创新者的好产品也不易到达用户,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各界创新者的大难题。互联网让创新者时刻可以对接广域大市场并和即使相距很远的用户群保持零距离,从而就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大化地转化创新成果,快速带来创新回报并放大创新回报。不仅使创新创业能尽快进入良性循环,进而还可推动创新成果便捷地实现产业化。
中科院打造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国科网城近日正式上线。“中科院企业有很多好产品,但销售数十年来一直是弱项。开建国科网城的目的正是为了针对这一痼疾,着手解决中科院内中小型科技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助力中科院科技产品转移转化。”
被互联网变平了的世界与以前比大不一样,数十亿人类基本上都在这同一个平台上。在互联网上,创新的强者恒强,可以赢家通吃,在市场竞争中能不断创新的公司通过互联网可以指数级地获得用户,只要你在某方面的创新上比同行更领先更快捷,广阔网络上的用户就会大规模地向你快速聚集、向你靠拢。
微小的创新也可以改变世界。创新虽小,但市场不小,互联网可以为针尖一样小的“微创新”也带来足够大的市场。这就使企业创新分工可以分得很精细很精细,既有利于创新者把各个领域细分后的创新做到极致,也为整个创新生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做出更好的服务。还可以使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参与发展。特别适合方方面面和先进发达国家差距都较大,方方面面都需要改进,方方面面都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发展中国家。
互联网可以强力赋能于哪怕最微小的个体,助力发展和梦想起飞,使得“小微企业大有作为,大企业可有更大作为。”这就使得大、中、小、微直至个体的形形色色的创新创业全都可以变得更容易、快捷和低成本。而且浓妆淡抹总相宜,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可各得其所,一类企业做生态,二类企业做平台,三类企业做产品。
这些有利、有力的条件大幅降低了创新创业门槛,极大地激发了亿万民众的创新、创业热情,大幅拓展着创新创业边界,使创新创业变得空前活跃。也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非常可行、迅速风行的理论基础。
全面互联网化了的海尔成功转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业大平台。短时间内,海尔平台上已快速网聚了4700多家国内外一流资源,1330家风险投资机构,103家园区孵化器资源,诞生了1160多个项目。海尔平台上的3800多个节点小微和一百多万家创客正在不断努力实践着资本和人力的全面社会化。有100多个小微年营收过亿元,22个小微引入风投,有12个小微估值过亿。这种“人人创客、小微林立”的模式驱动,让原来的传统企业海尔已经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型创新生态系统。
互联网时代,再好的“工匠”也必须拥有创新精神,用不断的创新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在全国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以快速便捷地创造出用户的全流程最佳体验,将资源整合的效率效益最大化,也一直是海尔等工匠们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勇于连接一切才能改变世界。
勇于开拓创新的海尔率先拆掉企业的围墙,“把海尔的围墙打开,和全球连在一起”,积极融入人类互联网这个生机盎然的超巨型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世界性平台,让全世界的资源都能为我所用。“现在全世界都是我的资源,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
全球发展中国家中,类似海尔拥有如此规模且成功颠覆创新的传统企业,目前尚仅此一家。
“在制造业利用互联网方面,我们步伐还需加快。”总理说,“中国已经是工业大国,但距离工业强国还有不小距离,这就需要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进程。”
中国这么庞大一个国家,增长点却过于集中,并且以大型国企为主,所以必然导致严重影响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产能过剩,使全球产能过剩雪上加霜。终于,过去依赖各种资源要素的高投入,依赖人、财、物的高消耗和透支,也高度污染环境的旧模式再也难以为继,“‘中国模式’的优势正丧失殆尽”。
经济学人智库最新评选出当下全世界十大会造成深远影响的危机: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居首!
众人口中的产能过剩,其中重点也是由于产能落后所致,创新才是中国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国要想把过去过多依赖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更多依赖智力资源上,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人民群众的自由和社会状况的根本改善,不仅仅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马克思。
随着中国经济整体步入发展的“新常态”,极具创造力和价值潜力的人类互联网也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对互联网和现实有着深刻思考的克强政府顺势而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策,以直面应对中国即将到来的种种困局。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国蓬勃发展、非常活跃。仅在2015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即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多户。一年就新创438万多家企业,一批又一批创客大规模走上创业创新之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为经济创造出巨大活力。
在2016年的双创周上,受到“双创”成效鼓舞的克强总理进一步指出:“双创开展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项事业,是大众的事业,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事业。”
当然,“双创”的创新创业者中绝大多数都把企业的互联网化放在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最优先地位。
西方先进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全球创新高地,在许多领域引领世界。源于这些国家在教育、制度、文化建设上,有长达一两百年甚至数百年的长期积累和持续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在努力上人家也不比你差,而且在方向、方式、方法上也许还要更胜一筹。所以老人家邓小平早就无比感慨地说过:“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一日千里,赶都赶不上。”
在同一条传统赛道上,想以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做到和领先太多的选手并驾齐驱甚至赶超,只会带来巨大灾难和血的惨痛教训。现在,拜互联网所赐,历史终于给了中国与先进发达国家在一个极重大领域同步发展并可以弯道超车的非常难得的机会。40年前托夫勒就预言:第三次浪潮让原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先进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互联网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各国站在新一轮创新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
数百年来,中国曾屡次与世界创新革命、产业革命都失之交臂,长期大大落后于世界。互联网极有利于中国扬长避短,既把自身优势迅猛发挥至极致而又避开了中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解决的劣势。
今天中国互联网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的崛起速度,已经超乎世界想象。互联网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服务创新、业态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更多的中国企业则正在围绕互联网+如火如荼不断进行着各种更深层次的创新。这是数百年来中国唯一有一个巨大行业能在全球和最先进发达国家们做到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略为领先的竞赛。
“互联网浪潮使创新的周期大大缩短,过去10年全球在技术创新上所取得的成绩,超过了过去100年”。放眼全世界,都是如此。
互联网正在给中国以及全世界都带来有史以来最为巨大、迅猛的创新革命,互联网时代就是创新大爆炸的时代。
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充分融入世界性的创新革命大浪潮,对于中国的未来,都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中国务必要充分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珍贵历史机遇,全速发力、抢占先机,全面依托互联网来快速发展并大幅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助力和引领人类未来。
被誉为“创新之父”熊彼特在经济学上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熊彼特阐述清楚了经济社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亚洲举足轻重的财经大报《日本经济新闻》将马云、盛田昭夫等企业家视为“未来亚洲的腾飞”和“超越历史、跨向未来的关键”的根本之所在。
作为国策推出的“供给侧改革”本质上就是培育好的企业及企业家,激发企业家精神。李克强总理指出,这几年,我们出台的政策的重点是在供给侧加大改革力度,为的“就是放手让企业家创新”。
“速度是效率的问题,互联网更讲究速度”。对于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繁荣,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加速前进。“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搞依托互联网的种种创新中心,浪潮非常凶猛,我们必须要加快脚步。”
因此,如何及时优化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如何快速破除阻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成本壁垒,如何以国家力量积极、大力地支持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创造最有利于互联网企业、最有利于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愈来愈多的互联网企业家、互联网+的企业家们“甩开膀子干”,已经刻不容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