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6-05-26 17:44:06)
标签:

高考

地理

专题

考点

旷世晃影文综

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5·北京文综,6812]2014117日至12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第68题。
    6、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

B、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7、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禹王谷、铁塔公园

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

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

8、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6  7 8A

【解析】

试题分析:

6、该优惠政策利于吸引北京游客到河南省旅游,有助于对旅游目的进行选择;而不会改变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人数增多,游客的交通用时和用时都会提高;对旅游服务设施等级不会产生影响。故选A

7A选项中人文景观为主;CD选项中以自然景观为主;而B选项中既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景观。故选B

8、立冬为117日,小雪为1123日,所以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黄山昼短夜长,6点以后日出;南极大陆的极昼范围扩大。故选A

考点:旅游资源、地球运动

【名师点睛】旅游资源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遗址遗迹、建筑设施、人文活动等。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在太阳直射不同位置,所观测到的日出方位不同,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之外,其它地区均日出东南;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其它地区均日出东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都日出正东。

[2015·四川文综,128]201345,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http://s12/mw690/001Tzxa9gy71Zi3jBjB6b&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_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答案】1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45日荣归,航行时间在此之前.根据图中航线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  风带范围内,顺风顺水,A.非洲以南-南海之Ian在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不是顺风,赤道是无风带,也难利用,B.南海-台湾海峡时段,大概在春季,风力不明显,C.台湾海峡-青岛时段,季风不明显,不是利用风最方便的时段,D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是4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进入夏半年。青岛日出东北方向,A.昼长大于,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昼长较广州长,C错。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名师点睛】

材料中只告诉了到达时间,是帆船航行,说明要借助风力和洋流的力量。要根据图示航线的位置,判断所在风带,所经海区的洋流状况。所以要熟悉气压带、风带知识,洋流分布规律及特征。运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自转的意义包括地方时、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公转的意义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2014·课标卷23512]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http://s14/mw690/001Tzxa9gy71Zi5NI3Xed&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20116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解析】  材料显示了徐州的经纬度(约34°N117°E),地图显示了甲国的经纬度(西经6070°,赤道—北纬10°)

3、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南美洲。

46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徐州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23.5°N=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5°N-10°N=76.5°),因此A正确。6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徐州位于甲国首都北方、白昼更长,B错。太阳直射点为徐州的南方,徐州正午影子朝北,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国首都的北方,其影子朝南,C错。夏半年北半球(北极点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但具体方位角度不同。

5、徐州(约34°N117°E)与甲国首都(10°N67°W)共同位于北半球,徐州往东经度相差176°<180°,为劣弧、距离短,徐州往西经度相差184°>180°,为优弧、距离长。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航行、穿越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而非向西航行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考察能力】  定位能力:根据材料和地图:明确两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计算能力: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定向能力:通过计算经度差,确定最短航线(大圆劣弧)的方向

【地理原理】  地球运动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判断、  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地球的形状(最短航线)

【答案】DAC

[2014·广东文综,84]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 1/2     B. 1/3         C. 1/6       D. 1/9

【答案】D

【解析】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E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8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

[2014·浙江文综,114]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悉尼,5       B. 美国华盛顿,1

C. 南非好望角,9          D. 印度孟买,4

【答案】 11A

【解析】:11、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该地白昼在变短、黑夜在变长。澳大利亚悉尼在南半球,5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正在向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故选A.

[2014·山东文综,81012]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http://s8/mw690/001Tzxa9gy71Zi7g1xRa7&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B

【解析】: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高空气压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近地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风向偏转为西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C

【解析】:乙地位于600N附近,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应为冷锋。

10.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 为冬至日

C. 日落时间为18            D. 昼夜等长

【答案】:D

【解析】:甲、乙两经度相同,若同时日出应为春或秋分日。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014·大纲卷,788]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40分和6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7.  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8.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 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 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 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答案】7  8D

【解析】7、甲、乙两地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同时位于晨线上。根据日出时当地时间推算:甲地日出在6时以前,应该是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乙地日出比6时晚,应该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应呈东南—西北向,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8、据上题分析,这段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应该是冬春季节,此时墨西哥湾为夏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类似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故选D

[2014·福建文综,11128]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20142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112题。http://s10/mw690/001Tzxa9gy71Zi8vYBH19&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1. 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A. 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 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 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 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12. 次日泰山站

A. 日出正南         B. 太阳高度变大

C. 白昼变短         D. 极昼即将开始

【答案】: 11  12C

【解析】:

1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为地方时,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经度相同地方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当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泰山站(76°58E)地方时为12:00,泰山117°E为下午;东京141°E 为下午16:20左右,2月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于夜,所以夕阳西斜;纽约74°W为凌晨2:00前后;开普敦18°E早晨8:00前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2.次日为29日,相比于28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泰山站位于南半球,28日未出现极昼,29日白昼变短,所以该地未极昼,日出东南;太阳高度变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4·北京文综,128]北京时间201312210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回答第12题。http://s4/mw690/001Tzxa9gy71Zi9Bg5B83&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玻利维亚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西南山地垂直地带谱复杂

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2.卫星发射当日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答案】1 2C

【解析】1、图示玻利维亚东临巴西,西临秘鲁和智利;因山脉阻隔,不受寒流影响;图示平原地区城市很少;从而南部海拔高,纬度低,所以垂直带谱复杂,故选C

2、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附近;而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故选C

[2013·浙江文综,114]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维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答案】11A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根据题目叙述: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其中一个点位于晨昏线纬度的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与晨昏线重合,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不相邻两点可能同时位于晨线或昏线上,所以有可能同时出现日落。晨昏线太阳高度为0°,不可能经过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不可能与纬线重合;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则不可能为日期的分界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013·海南地理,15179]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45分。据此完成1517题。

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答案】15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日出的方位是正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应为600,而该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8:00,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30°,所以该地经度为90°E;根据正午时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说明该地纬度为30°S。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6.日志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为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答案】16B

【解析】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00,而此刻北京时间为19:45,则日落时船所在经度位于120°E经线的西侧约26°,约为94°E,与日出所在经度90°E相比,船往东方航行,东南或东北无法具体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连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答案】17C

【解析】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未发生显著偏移,30°S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风速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3·江苏地理,124]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http://s7/mw690/001Tzxa9gy71ZibmLT896&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答案】B

【命题立意】作为试卷第1题,难度不大,考查晨昏线的基本概念和极昼范围与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EF为晨昏线,且位于EF上的点P正值日出,故EF为晨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故排除AC两项;D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与图示不符,故排除,只有B项是正确的。(图1为地球的侧仰视投影图,经度不易判断,根据大陆轮廓可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度数为135°E,易求得直射点经度为135°W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 P 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答案】A

【命题立意】该题目考查中国各区域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涉及雨带推移、昼夜长短变化、农作物种植制度、河流汛期等知识点,中等难度。

【解题思路】根据第1题,太阳直射15°S,为北半球的冬半年。A选项冬小麦一般在910月播种,B选项为67月份,C选项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为冬至日,D选项塔里木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一年中流量最大为78月份,故选择A

【答案】1.B  2.A

【解析】1.根据题干叙述:图中EF表示晨昏线,图中P地正值日出,所以P点位于晨线上,则推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图中南极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直射点接近15°S;又因为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地方时为6:00的经线经度约为135°E,则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度约为135°W,因此本题选B.

2.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太阳直射点为15°S,在地球日期位于923日至来年321日之间,但不是1222日前后。A选项江淮平原地区冬小麦播种在秋季,符合题目条件。

[2013·安徽文综,28298]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底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2829题。http://s11/mw690/001Tzxa9gy71ZidJixs4a&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12  晴朗       B65   晴朗

C322  多云       D620  多云

29.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及区域定位。

28根据该地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推断出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5小时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而若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13时出现一波谷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选D项。

29根据当地昼长将近15推出当地日出时间为1215/2430左右后根据时差1.5小时推出其经度约为97.5°EA项。

[2013·山东文综,568]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http://s1/mw690/001Tzxa9gy71Zif1MWI60&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  B.9  C.12  D.14

【解析】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这两个时间段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时刻。而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此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也就是距离日出前后6点和距离午后两点中的时刻,即9点。

6.该日

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解析】从纬度上看,该地为北半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丙地位于回归线之间,为直射该地,当太阳直射北半球则越往北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甲在北,因此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而正午太阳高度是,谁距离直射点越近谁的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而图中显示甲、乙距丙地距离一样,正午太阳高度甲、乙相等,CD项错。

【答案】B

[2013·上海地理,(十五),8]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http://s12/mw690/001Tzxa9gy71ZigxRUvfb&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3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     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          7日。(2分)

3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2分)

3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      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2分)

3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2分)

3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南半球信风带向什么方向移动?该移动直接造成有的地方降水丰富,有的地方干旱少雨,分别举例说明原因。(6分)

【答案】(十五)(本题14分)

31.35

32.135°W11°43N

33.16°34′,56

34.延长,减慢

35.移动方向;向北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南亚地区降水丰富,因为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掠过暖湿的印度洋洋面,带来丰沛的降水。该移动会导致澳大利亚北部干旱少雨,因为该区在这一期间转为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所以干旱少雨。

【解析】

31、根据图中经度值的变化,可知图中极点为北极点,再根据题干的提示上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说明晨昏线通过极点A北极点之后,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322日,通过C点之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622题,B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所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7日。

3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45°W平方白天,则其地方时为12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则该邮轮所处的地方时为6时,比45°W6小时,通过计算可得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为135°W,根据上题的结论,B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所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7日,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赤道到北回归线的中间纬度,约为11°43′N

33、结合上题得到,通过B点之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11°43′N,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16°34′S;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56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34、根据上题的结论,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为57日到622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延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3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即为57日到622日期间,南半球信风带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也是向北方向移动,该移动会造成南半球信风越过赤道,偏形成西南季风,使得南亚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而澳大利亚北部干旱少雨,因为该区在这一期间受来自陆地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所以干旱少雨。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2012·天津文综,678]30届奥运会将于201272719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http://s13/mw690/001Tzxa9gy71Zii4dFWdc&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6A [解析本题考查日期和时间的计算。伦敦(零时区)时间为20127271912分时,东五区的区时为2012728012分,因此从67.5°E向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都为728日,故A正确;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北极附近为极昼,故D错误;图C伦敦时间为1时,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和日期分界线。

【思路点拨】AB两图为日期分布图,根据7271912分(零时区区时),可计算出,此时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是72°E经线,故此时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界线是72°E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A选项正确。CD两图为光照图,727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因此D选项错误;C图所示的伦敦此时为午夜过后,与题干1912分不符。

7.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7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伦敦奥运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巴西、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两地均昼短夜长;英国纬度比菲律宾高,因此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英国白昼最长。

【答案】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思路点拨】7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

[2012·大纲卷,678]6月上旬某地约5时 (地方时)日出 , 据此完成67 题。

6、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答案】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长的时空分布规律。由某地约5(地方时)日出可知,该地此日昼长为14小时。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河口附近。北冰洋沿岸位于高纬度地区,昼长远大于14小时,而位于中纬度的地中海沿岸最接近。

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 , 西北

【答案】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出和日落方向。日出和日落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北。

【解析】 66月上旬地方时5时日出,证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排除ADC项北冰洋沿岸不可能,这个日期北冰洋沿岸离极昼区都不远,14个小时的昼长太短,而地中海沿岸则刚好合适。

7题太弱智,直射点此时在北半球,故全球除极昼区和极夜区之外,都应该是东北起、西北落!

【答案】::6.B  7.C

[2012·江苏地理,346]北京时间20111131366,“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http://s5/mw690/001Tzxa9gy71ZijBhf674&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3.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答案:A

【解析】北京时间113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地区有极夜,但极夜范围较小,北极圈上没有出现极夜,因此可以排除②、④线;北京时间为1366秒,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时间为6时)所在经线大约为174°W,因此选A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对接时北京时间为1131时,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北京时间1时时,180°附近地方时为5时,图示①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在180°东边,大约为6时,符合“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

4.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答案:C

【解析】: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往往发生磁暴、极光现象,并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因此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太阳活动,C正确。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因此A错;流星和太阳辐射都不影响电离层,因此不影响信号接受,BD项错误。

4C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面的影响。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爆发时可以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

[2012·山东文综,4612]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21日返回到P地。图3P地所在区域当日的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http://s9/mw690/001Tzxa9gy71Zild0uYe8&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风向可知,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中③处于接近低压中心的低压槽,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易形成暖锋,产生连续性降水。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卫星云图需要远距离感知,可利用遥感技术;查询地理数据和选择考察路线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于科考队经过2个月的考察返回P地,返回时时间为421日,因此出发时时间为221日左右。221日与421日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则同一个地点这两日的昼夜长短相反。221P地昼长为11小时,夜长为13小时,故421P地昼长为13小时,夜长为11小时。

【答案】4.C  5.A  6.C

【解析】4.从图中显示该区域出现了气旋活动,③位于低压槽处易形成暖锋过境,所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5.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很敏感的仪器,在远距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条件下进行探测地物而获取数据信息。6.历时两个月考察,421日返回,即可推知221日出发,221日和421日正好关于春风日(321日)对称,221日昼长和421日的夜长相等,为11小时,所以421日得长为13小时

【考点定位】等值线(等压线)判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中昼夜长度变化。

[2012·大纲卷,678]6月上旬某地约5时 (地方时)日出 , 据此完成67 题。

6、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答案】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昼长的时空分布规律。由某地约5(地方时)日出可知,该地此日昼长为14小时。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河口附近。北冰洋沿岸位于高纬度地区,昼长远大于14小时,而位于中纬度的地中海沿岸最接近。

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 西北

【答案】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出和日落方向。日出和日落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北。

【解析】 66月上旬地方时5时日出,证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排除ADC项北冰洋沿岸不可能,这个日期北冰洋沿岸离极昼区都不远,14个小时的昼长太短,而地中海沿岸则刚好合适。

7题太弱智,直射点此时在北半球,故全球除极昼区和极夜区之外,都应该是东北起、西北落!

【答案】::6.B  7.C

[2011·四川文综,10118]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011题。http://s8/mw690/001Tzxa9gy71ZimC3bh77&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解析】该题以晨昏线为切入点考查了与地球运动有关的日期、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刻、季节、日出日落方位、河流补给等知识,图示区域在赤道以南,此刻,北京处于白昼,AB线以西是白昼,表明太阳直射22°N,是北半球的夏季,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太阳直射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昼越来越长,150°W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00,东12=1600,华盛顿(76°W,西五区)为2300,不与北京在同一日期内(或0点经线=60°W,从60°W向东到180°与北京在同一日期内,华盛顿不在这经度范围内。);太阳直射22°N接近622日,该季节全球太阳都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正值尼罗河丰水期,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答案】 10. B  11.D

[2011·山东文综,568]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http://s10/mw690/001Tzxa9gy71Zio7MSda9&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http://s5/mw690/001Tzxa9gy71Zipay6Uf4&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时推算及地球光照图的判读分析能力。由题干可知,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①处位于45°E,应为7时。又知,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应位于晨线上。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处昼短夜长,应处在冬半年,选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示区域环境特征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①处附近为暖流经过,该船为顺水航行;②处西风带,受西风漂流影响,不会风平浪静;④地处于回归线大陆西侧,受寒流及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主要为荒漠景观。

[2011·浙江文综,9108]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http://s10/mw690/001Tzxa9gy71ZiqGt3b09&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9、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MQ2,且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经过MQ1MQ2,且Q1Q2L2的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6月间

【答案】9A 10B

【考查的知识点】光照图绘画;昼夜长短判断;经度估算;地方时计算。

【解题思路1

9、已知Q1M点东北方,若MQ1要同在晨线上,则晨线走向为东北—西南,为北半球冬半年。作图如下,Q1Q2之间经度差最大值为180°。Q1Q2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两点间最短路线大圆劣弧必过北极点,A正确。MQ1之间经度差必须是180°时,它们之间连线才会与地轴相交。Q1Q2两点0点“日出”,直立物日影朝北。

http://s3/mw690/001Tzxa9gy71ZituYdYb2&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http://s1/mw690/001Tzxa9gy71ZitzFbGb0&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0、若两点同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Q1点的地方时为12hQ2点的地方时为0hM点地方时为6h,不符合Q1Q2L2的地方时差不等的题意要求。Q1Q2两点经度差的取值范围不超过180°,角Q1MQ2不超过47°,可能都位于东半球,也可能在同一时区,也可能出现在16月间。

【解题思路2

9、根据题干信息,Q1Q2达到经度差最大,即Q1Q2分别与M的经度差最大,即其地方时差最大。根据M点的时间特点,可以推算Q1Q2的最大时差并得出最大经度差。当晨线经过MQ1时, Q1地方时为12点,与M经度差相隔90°,并画出左下图;当昏线经过MQ2时, Q2地方时为12点,与M经度差相差90°,并画出右下图。因此得知Q1Q2为同一经线圈。选A

B选项,MQ1的连线未经过极点,因此不会与地轴相交。

C选项,据图直接排除。

D选项,由于L2纬线是极夜,因此能够出现日影的只有在正午12点的时候,太阳方位在Q1Q2的正南方,因此日影位于正北。

http://s14/mw690/001Tzxa9gy71Ziw8WTj8d&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0、根据材料画出右图,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当晨线经过MQ1时,Q1日出晚于6点,昼短夜长;②当晨线经过MQ2时可以得出Q2日出早于6点,昼长夜短;③Q1Q2M的时差不相等。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答案即可。

A选项中,当如果都为晨昏线与纬线切点(必是晨线)M点地方时为6点, Q1地方时为12点(昼短夜长),Q2地方时为0点(昼长夜短)。Q1Q2M点地方时差都为6小时,不符合条件③,排除。

B选项中,∠NMQ2NMQ1的角度范围都在0°~23.5°,L2纬度越低,Q1Q2经度差越小,因此可以满足都在东半球的范围。

C选项的排除原因同B

D选项中,1月到6L2纬线从昼短夜长变化到昼长夜短,符合①②③等条件。因此排除。

[2011·江苏地理,344]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http://s2/mw690/001Tzxa9gy71ZixXU2d21&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3.三地按维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②①③        D. ③①②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加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3.B   4.C

[2011·天津文综,131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题。http://s5/mw690/001Tzxa9gy71ZizogC064&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1.下图 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1.【答案】:A 点拨:图中最亮的两个地区为天津市和北京市,亮的地区为城市区域,反映了城市空间形态;图中反映了两个城市的道路格局都是环行放射式。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答案】:C 点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正是春分日后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全球都是在18点左右日落,2030分到2130时段,天色刚黑,但不是特别黑,熄灯后不严重影响人们的活动。要达到此效果,只有在秋分日附近,故选C

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

3.这种商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生产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B.提高商品制造业的比重

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  D.调整了商业区的控件布局

3.【答案】:A 点拨:商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属于历史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它保持和发展了原有的城市地域功能。

[2010·上海地理,(十六))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8)http://s15/mw690/001Tzxa9gy71ZiAF9GSfe&690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TITLE="高考地理系列专题考点08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
    44.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45.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46.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

47.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48.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解析:此题对地球光照图的考查,由图上的经度可判断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西半球,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由昼夜示意图可知北半球昼长因此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地方时12时的经线,60°E. 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11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一轮圆月。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

10°,太阳直射点在10°N,此时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10°-31°=69°因此,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

答案:

44.西(1 分);61 分) 45.北(1 分);东经60°1 分)

46.111 分) 47. 21 分) 48. 69°2 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